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艺术教学的传承与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毋庸置疑,21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物质世界里,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在精神领域中,科学与知识的发展更促使人类不断迈向新的高峰。身处在这样的知识时代,打破思维定式、追求创新和变革成为当下最主要的文化基调。作为传播知识和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教育机构,高校应确立创新教育的总体思路,并积极有效地付诸实践。 一、教育的传承与发展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新始终是推动思想与文明不断向前进步的精神动力。在创异与求新的自我要求中,人类穿过了荒蛮的远古,始终向新的可能发出挑战。在21世纪这个知识和人才竞争的时代里,创新人才更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对创新的大力倡导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主旋律。为了应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不断地调整认知思路,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和各项政策,以保证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汲取更多新鲜元素,进一步全方位、高质量地快速发展。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力量,当代高校教育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新时代建设者的重要使命。因此,积极地思考高校教育在创新时代的发展之路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强调的是,符合时展教育理念的创新教育应在一种“传承与发展”的方向指引下才能走上创新之路。创新性的核心思想在于,从新视野、新角度、新方法的思维模式入手,摒弃教育中被格式化、标准化、规范化,进而被固定化的思维定式。但是,创新教育的“新”并不完全是与传统的断裂,而是在现有教育体系基础之上的发展和超越。应该说,现有的学科门类和现行的教育规范等基础性的教育体系,是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合理有效的结构和内容。我们当然不能满足和局限于既定的教育模式,但是创新教育并不是对传统的否定,因为没有传统的教育无异于无根的实验,很难保证长久和稳固的发展。 因此,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创新教育,是在发扬传统、继承传统基础上的自我更新和超越。换句话说,今天的创新教育的导向定位就是在传统的继承中寻求新的突破和发展。 在人类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艺术教育作为最早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在提高人生境界、塑造完美人格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高校的创新教育中艺术创新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的艺术创新教育就要从更高的水平上,培养未来专业艺术从业者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品质,使艺术从业者能够紧随时代脚步、把握前沿脉搏的敏锐度和创新意识,并在我国现阶段由传统型教育向创新型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贯彻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的宗旨,同时担负起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推动中国艺术教育观念、技法和制度等方面的重要任务。在创新品格的培养中对传统继承的体现表现为艺术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训练人的艺术技能,还应该有更丰富的内涵,还应当承担起为祖国建设培养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具有艺术综合素养的新人这个重要使命。然而在不断更新审美标准和内涵的同时,艺术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创造性地发挥和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教会学生如何在低级趣味与高尚情操之间作出正确选择,决不能丧失艺术形式对人类心灵的滋养、品德的熏陶以及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坚持,也不能丢掉勤奋、仁义、奉献的美德。艺术教育中创新品格的培养目标就是在继承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社会的艺术与文化生活向更加先进的方向前进。 二、启发与自主性的教育培养模式 开展和推动创新教育,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和社会的呼唤,是当下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创新教育要以培养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增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重点,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就需要实施一系列的创新举措,要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落实到大学教学的每个教学环节中。要实践创新教育,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树立一种以启发、引导为主,以锻炼和发挥自主性为根本目的的培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更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为了实践创新的教育培养模式,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必须对现有的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作时代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在教学中“精选内容、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始终保持授课内容的前沿性与前瞻性。在艺术教育领域中,不但要掌握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成果及科研成果,并不断参与创新。把最新的表现技法、表现形式、最新的理论学说、科学研究成果以及最新研发的工具、器材等具有时代性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学科发展状况和最新资讯信息,使学生不再满足一种静止的、被动的学习态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水平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本学科“时新”的知识平台上,才能不断探索,有“新”可创。第二,要改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该认识到,高等教育阶段不单纯是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夯实,更是专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的重要阶段。高校教育不能再延续中小学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以教师授课为主的被动式学习模式。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更应该体现出一种自主创新的独特优势。因此,在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应该重点引导大学生学会充满激情地感受生活、感受世界、感受时代的发展与变化,从而培养他们体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艺术能够真正成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把艺术教育从被动式的接受和学习知识的行为转化为自主的观察世界,进而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从而独立解决问题的培养过程,最终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中建立独立学习的兴趣,发挥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教育目的的效果。 三、多样与开放性的教育路径选择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必须从宏观上选择一条多样性和开放性的发展之路。创新绝不是空洞的想象,它是在扎实与广博的知识的碰撞中迸发出的智慧的火花。一种创新精神的培养也绝不是短期的行为,也不可能具有一蹴而就的效果。高等教育体系必须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制定相应的政策路线,为创新教育能够顺利展开创造良好的氛围。事实表明,单一的学习环境不能提供多样性的选择,这就势必造成视野的狭窄,阻碍创新性的发挥。高校创新教育培养的是一批具有较高文化、较高水平、涉猎广泛知识的人才。因此,高校除了要对教学环节进行改进,更应该从整体上建立一种积极、活跃、自由、兼容并蓄的创新软环境。换句话说,高校倡导的创新教育所营造的氛围应该采取多样性的知识选择、活跃的学术交流与开放的学术视野。#p#分页标题#e# 如果从高校创新教育的路径选择角度思考当代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这种开放性和多样性应该系统地体现在多个具体的方面。首先,艺术教育多元化的的专业设置。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的形式正在不断地翻新,艺术专业的种类也在不断地激增,社会发展要求促使高校艺术教育要培养出更多创造型、复合型的艺术专业人才。因此,艺术的专业门类应该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和细化。其次,教师构建多元化的知识背景。随着艺术专业的细化和发展,原有的艺术门类衍生出来许多新兴的专业。因此,要求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师也要不断夯实艺术基础性知识,不断更新、拓展自身的知识储备。最后,做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课程的设置。艺术教育中的许多专业都具有一种跨文化的特征,例如,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较深厚的绘画知识和功底以及计算机专业的相关知识。因此,艺术专业可以尝试设置文艺理论、心理学、市场营销学等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专业之间也可以共同开设一些任意选修课程。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多样性的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及资源共享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培养出适应新时期需要的艺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