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鉴赏时的二次创作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书法艺术鉴赏时的二次创作,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书法艺术鉴赏时的二次创作

作者:吴岩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教育学院

一、艺术鉴赏时二次创作的普遍性

始于20世纪的“接受美学”认为:“整个艺术活动包括作者、作品和读者三方面。艺术家(作者)是‘生产’的一方,艺术作品是‘产品’,读者是‘接受’的一方,也包括对作品的批评。作品的产生只是艺术活动的最初阶段,作品的潜能和价值只有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提高到一个突出的地位。”[1]因而,要完成一次完整的艺术鉴赏过程,读者在鉴赏艺术作品时的“接受活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环节是读者对作品的审美过程,是读者心理上对作品的二次创作活动。这一活动普遍存在于艺术鉴赏过程中。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就是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物会有不同的见解。这种见解,实际上掺杂着许多主观因素。尤其对艺术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不同感受,是审美过程的必然结果。因为,审美是主观意识对客观现象的感受,每个个体在艺术品的审美过程中都会通过主观意识进行二次创作,不同的感受就是二次创作的不同结果。

一曲梁祝,由空间流入心灵,百人心头有百个江南,千人脑海有千对情侣;两截《富春山居图》,历人间沧桑分列两岸故宫,政治家感受到的是民族兴衰,商人观察到的是商机价值,老百姓鉴赏的是秀丽山水,艺术家体会到的是恬淡意境,大师领悟到的是东方宇宙观的展现。金风秋菊入画来,黄巢吟诵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黛玉问到“孤标傲世揩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同样是借物寓意,意境十分悬殊。艺术主于美,艺术鉴赏的本质是审美活动。面对各种艺术形式,人们通过感官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同,经过大脑组合、加工、再生成的审美感受和理解不同;鉴赏者本身的知识素养不同,鉴赏眼光和境界不同,“接受活动”的结果不同。可见,二次创作受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研究艺术鉴赏的二次创作,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详细探讨,才可以更清晰揭示审美过程中审美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和结果。

二、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特殊性

书法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是视觉艺术的一种。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读者在鉴赏时,也会在审美过程中形成二次创作。但是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鉴赏者审美活动的二次创作有其特殊性,也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的制约和影响。试给予详细分析:

(一)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的客观特殊性

1.书法作品鉴赏时间的延展性和空间扩展性不同的艺术形式决定了鉴赏者鉴赏时不同的行为方式。例如,音乐和舞台剧是实时展现的艺术形式,每一节艺术元素留给鉴赏者的时间都是瞬态的,延展性为零,只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才可以在时间轴上重现。建筑是空间展示的艺术,每一个建筑作品都有它的空间坐标,作品位移的可能性为零,也只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在空间转移重现。因而,这类艺术作品鉴赏时的二次创作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书法作品不同。一件作品在手,可以反复观赏,仔细揣摩,鉴赏时间可以延展;远观其章法如俯视森林,细品其结构笔划如亲近叶瓣花朵,鉴赏空间可以扩展。这一特征,决定了书法艺术鉴赏时二次创作具有先天时空延展优势。

2.汉字象形特征带来的建筑结构美汉字发端于生活的形象再现,先天具有象形特征。每个字在会义的同时都会触发人产生形象联想,不同字的组合也会给人不同的心理和感情感受。《聊斋志异司文郎》一篇,讲述了一个盲僧可以用鼻子闻出文章优劣的故事,此为传奇。但是,用眼睛去感受,却能感觉到文章的美和不美。这里的感受,不是阅读,而是把一篇文章当做画面,眼睛不聚焦而获取图形的感受。这种体验下,优美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美的感受最强;历代大家大师的散文次之;而官样八股文则会给人以枯躁的感受。这种感受的诱因很复杂,既有文章内容的朦胧信息传递会引起心理变化;也因为诗词有严格的句式结构,印刷排版后具有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感;还因为美好的诗词总是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而描述景和情的文字本身就是一个个象形的艺术画面,由此组合,形成总体画面后蕴含着美的基因。多种因素,使感受者美感顿生。请感受杜甫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不用阅读,宏观感受,眼前花鸟生动。再感受马致远的元曲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眼睛瞟过,顿时荒寒凄凉,秋风萧萧。因而,汉字的象形特征使书法作品由具备画面感的艺术元素组成,鉴赏中二次创作时在脑海里容易形成情景联想。

3.书体多样性带来的丰富线条我国书法的历史,典型地体现了中国艺术史的演进脉络。同一个字,篆隶行草,书体不同,线条变化丰富,形成了不同结构艺术单元的组合,为鉴赏者的想象提供了无限空间,也为鉴赏者二次创作提供了各种可能。晓风残红中,这位写来,魏碑古意,意如金戈铁马;那位挥毫,行书太极,宛若广袖轻舒。不同的书体,不同的心境,创作出不同的空间曲线,留给观赏者不同的感受。二次创作油然而生。

4.章法布局蕴含的画面特征书法作品的章法,整体谋篇布局,是艺术家艺术修养的真实体现。对于受过一般美学教育的书法创作者,或许可以轻易地掌握均衡、对称、比例、旋律等西方美学的基本原理,并在作品中加以运用。对于深悟中华文化精髓的大师而言,作品章法揉和笔墨形成的空灵、充实,飞动、宁静,含蓄、妙得,淡若芙蓉出水、繁至错彩镂金都会成为鉴赏者丰富的灵感触发点。而整篇墨迹跌宕起伏形成的音乐旋律和节奏,都使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艺术体验,形成不同的二次创作结果。自古以来,国人讲究书画同体。不仅因为笔法的通用,也因为书法作品的画面感。而章法的讲究和经营,更增强了书法作品画面感的丰富和层次,以至于蕴含音乐节奏、建筑空间美。因而,书法作品讲究的章法,也是促使鉴赏者可以丰富二次创作的客观因素。

(二)书法艺术鉴赏者二次创作的主观因素

1.书法艺术常识的作用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了数不清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长期的艺术实践也一直伴随书法理论的探索和创新。一般而言,书法理论有探讨创作技巧的体系、有探讨创作依据的体系、也有探讨鉴赏理论的体系。书法理论在促进书法创作的同时,也培育了大量谙熟书法规律的受众。文化的传承,教育的接力,养成了中华民族喜欢书法、懂得书法的文化基因。不论田野农人还是厅堂士子,皆能谈书论道:或评价字体的间架结构、形象美技巧;或探讨作者创作依据———师法自然或有感而发;或品味作品的气韵生动或神采飞扬。每个人对于书法理论和书法常识掌握的深浅多寡不同,观赏作品的出发点不同,由此得出的主观感受、情景联想和评价结论不同。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唯有书法作品,审美的差异会非常大,也意味着,鉴赏者二次创作的结果纷繁复杂。其实,评价一件作品或一个书法家的水平,也是读者大众鉴赏作品后二次创作得出的文字简约概括。受不同理论指导,结果是不一样的。大约在东晋晚期至后期的近百年间,王献之创造了一种新的有活力的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王献之的声望几乎到了独尊的地步……。此后唐太宗批评王献之“字势疏瘦”,“笔踪拘束”,并称过去对他的赞扬是“誉过其实”,而认为王羲之的字是“尽善尽美”。[2]在此,唐太宗是依据书法创作技巧理论品评王献之的字。后来,人们公认王羲之为书圣,主要评价是针对《兰亭序》而言,从“韵高千古”到“翩若惊鸿,矫若游龙”,[3]依据的是鉴赏理论,注重的是气韵和神采。因而,不同鉴赏者掌握和领会的书法常识不同,鉴赏作品时在脑海里产生的体验就不一样,由此得出的感悟就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鉴赏者书法常识的不同积累造就了鉴赏者二次创作的不同结果。#p#分页标题#e#

2.中华审美意识的作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西方人是不同的。西方人历史上对于逻辑、物理、数学和实验的长期关注,养成了定量分析和逻辑推理的习惯,进而形成了理性的思维模式,建立起以数理关系和谐为基础的美学理念,注重和谐、均衡、对称、比例、节奏。对于中国人来讲,对自然、宇宙、社会等事物的宏观关注和定性思考,形成了诗性思维模式,注重的是艺术作品的气韵、格调、空灵、飞动、含蓄。因而,在品评书法作品时,自然会注重作品的气韵、格调、空灵、飞动、含蓄等美学要素,进而产生联想和感悟,形成中国式的美学思维结果。所以,中华审美意识的养成,是鉴赏书法作品的前提,其次才有可能在鉴赏时产生二次创作。如果一个人缺少中华审美意识基础,仅有学校里学习的美学原理知识,以此去鉴赏书法作品,最可能的结论是:计算机打出的字、计算机排版的字是最好的,其次应该是描红本上的字。因为,计算机里的字、描红本上的字最符合西方审美意识中的比例、对称、均衡原则。而中国人鉴赏书法,基本境界是写字的基本功和书法技巧;次高境界是作品的格调和气韵,是作品透出的神采,所谓跃然纸上、神采飞扬说的就是这个境界;再高的境界是把作品和人生、自然联系起来,窥视作者的意气,兴比自然的场景,体会作品的意境,获得美感、意义和境界享受。这样的过程,实在难为西方文化背景的人。

3.中华文化素养的作用鉴赏书法作品,进而二次创作,鉴赏者本身的中华文化素养起着关键作用。古人形容王羲之的字“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没有中国文化素养的人,想破脑子,也不可能在脑海里建立起这八个字的情景联想,进而体味作品的神韵。因而,中华文化知识积累越多,用以联想和兴比的素材越多,产生的情景联想越丰富,意境也越深远,评价也越贴切。关于人们对事物的喜怒哀乐,鲁迅先生有一段名言:“自然,‘喜怒哀乐,人之情也’,然而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先生在这里说的是人的身份不同,喜好不已。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教育程度的差异变小了,经济水平高于鉴赏书法需要门限的情况出现了。但即使这样,在书法爱好者群里,中华文化素养的差异仍然是很大的。就出现了书法评价话语权的问题。一些文化大师,总是可以悟得更深,感受得更多,体味得更丰富,联想得更贴切更形象,所发出的品评体会就自然容易成为社会标准和共识。这实际上是这些文化大师鉴赏作品时二次创作被社会认可的一种现象。就像赞美菊花,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寓情寓性,后有“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之赞叹。不知前情,哪有后意?在书法鉴赏中,前情就是对中华文化素养的沉淀,后意就是对于书法作品评品滋咂后的赞叹。

(三)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概念和形象描述

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的概念,作者的意见应该是:鉴赏者面对书法对象,调动感官和心理活动,通过感受、意会,启发热情,形成共鸣,超越作品本身信息获得更高层面艺术感受的再创作过程。形象的情景是:鉴赏者面对书法艺术作品,凝气息神,品味领悟,眼神随笔画流动,情绪和墨迹起伏,如见舞姿翩翩、如听琴瑟和鸣,思辨汹涌澎湃,情景联想因作品内容和墨迹触发而纷繁变化,而后定格在一个恰如其分的联想画卷或意境感悟,并以一段贴切诗性的文字描述出来的过程。三、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的例子以长安三大“雅气和辉,图腾如鸿”作品为例如下图所示的四尺整张(136cm×68cm)书法作品,是吴三大先生1999年初夏于兰州创作赠与作者的作品,挂于作者房间,有幸时时鉴赏,一日妙悟,心得供大家参考。

粗观此幅作品,内容意义饱含着对被赠人修为和做事的美好期许,笔墨气韵生动,肆意流畅。夜深人静之际,平心静气之时,屏息凝视,彷佛如睹白衣胜雪者随气韵舞动。仔细品味,满篇真气灵动,每一个字都跃然纸上,尤如一幅幅画面,而每一幅画面都蕴含着一个中华文明传说或故事:起首一个“雅”字,左右结构,仿佛左边一个出行人,昂首前行而又不时回头;右边老者拄杖跪坐挥手,恰如木兰从军别家出行的情景。心里称之为木兰从军。第二个“气”字,以繁体字“气”写出,仿佛一人飘带飞舞,身体飞旋,势如苏秦背剑。恰如“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情景再现。取名为公孙舞剑。第三个“和”字,右侧口字,宛若石几,左侧一人仙风飘然,长衣鼓动,手点棋子。使人联想起许多弈棋论道的传说。因为陈抟老祖与宋太祖赵匡胤以棋局赢华山的传说最为传奇,故取名为陈抟落子。第四个“辉”字,繁体写出,仿佛二人相向行礼,右边一人茅盖之下木柱之侧拱手行礼,左侧一人鞠躬问候,使人联想到皇帝于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联想画面中皇帝贵为人君,但向智者请教时亦毕恭毕敬,符合中华尊师重教之传统;广成子出家之人,茅屋泥墙但神气弥漫,举止谦和而又得体。两人的身份举止,惟妙惟肖。取名为皇帝问道。第五个“图”字,繁体写出,外面的“口”如翠竹轩窗,中间一女子入神抚琴。恰似大观园潇湘妃子幽思再现。遂取名为黛玉抚琴。第六个“腾”字,左侧女子乐师弹跪姿敲击,编钟悠扬,右侧一女在被人举起,翩翩起舞,娇羞之下,侧首流波。使人联想到传说中的赵飞燕掌上起舞的传说。故取名为掌上飞燕。第七个“如”字,仿佛林风和畅,鸟鸣松吟,一僧仰卧,专注聆听树木问答之声。幽静禅意,直入心绪。取名为禅林听松。最后一个“鸿”字,仿佛一女子衣云佩水,飘飘而行,衣带流长,水花追随,皎若太阳升朝霞,灼若芙蕖出渌波,娴定出神。暗许名为洛神佩水。妙悟之后,每每出神面对,便觉满篇人物活灵活现,如随逝水交替浮现,如进时光隧道以通古幽,我在画外?我在画中?皆不知也。以上妙悟所得,算是我对先生这幅作品的二次创作。其前因是先生用笔点划饱满,侧锋落下连贯起伏所形成的字形具有形象感,后果才有个个字的画面联想。若面对其它作品,二次创作的结果或许就不是画面,或许是一段音乐旋律,或许是一段太极剑舞。但是,前提是喜极而美化。因为可爱而美丽,情人眼里出西施,都是一个道理。也正说明了读者鉴赏时二次创作的情绪前提。#p#分页标题#e#

三大先生有此佳作,偶然中有必然。先生创作时本文作者在场,原来并没有创作安排,只是和亲友随意畅谈。谈锋触及,先生咏颂起长篇古词,以证艺术见地。吟罢,不能自己,挥毫泼墨。当时创作了三幅作品,这是第二幅。头一幅,是一幅草书,后一幅是一幅狂草。这一幅行书恰好在激情勃发之间,心神通灵之时。巧得一幅笔墨酣畅,神采肆意,意通幽古,字字如画的佳作。

四、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的意义

书法艺术是中国的国粹,每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为内行的鉴赏者。浸透在书法艺术氛围之中,内省,陶冶心性情操;入世,以修养之身和谐社会关系;与异邦交往,打开一扇世界了解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艺术特征的窗口,有益交往。通过书法艺术的鉴赏,收获一般艺术鉴赏的知识和规律,对其它艺术门类的鉴赏水平也有很多益处。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可以养成读者独立的艺术判断能力和更高境界的艺术享受能力。而书法艺术鉴赏二次创作结果的传播,对于普及书法艺术审美知识也有许多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