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歌唱语言的训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音乐剧歌唱语言的训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音乐剧歌唱语言的训练

要坚持横隔膜向下,两肋向外扩张的感觉,呼气要慢和匀。同时要训练呼气时的停顿,并逐渐增加停顿的次数,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呼吸的控制能力,为演唱长乐句服务。每个乐句结束后要学会彻底放松身体,为下一个句子做准备。经过长期的对呼吸的训练,使横隔膜得到锻炼,能够迅速地调节舞动时气息运用,使这个呼吸的循环轻松自然地完成。其次,初步掌握上述呼吸技巧后,可结合简单音型进行乐句训练。1.连音均衡呼吸练习。要求口腔放松打开,缓吸缓呼,音量不宜过大。逐步扩展音域,体会在不同声区的呼吸状态。2.运用不同的元音进行跳音的气息训练。可采用半急吸或急吸,要求腹部的肌肉反应灵敏有弹性,吸气动作要迅速敏捷,为演唱快速乐句作准备。这种吸气方式要求短时间内吸气要充分,吸气量不要太多,锻炼横隔膜和呼气器官的灵敏反应。发音时字头要结实,有弹性,声音短促有力,呈颗粒状。随着音高的上升,可采用不同的音型或音阶来训练。3.长音的呼吸练习。按照不同的音区,不同的力度,调整吸气的速度和吸气量。可进行渐强渐弱的练习,锻炼学生在各种状态演唱时的呼吸支持,增强呼吸的持久性和控制能力。再次,选择不同风格的曲目进行强化呼吸的练习,充分运用所学的呼吸技能来表现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到了中高年级时,要选择一些音域较宽,速度及情绪变化较大的作品,边唱边舞,强化学生动态演唱的训练。这时要强调换气技能的训练。换气也是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剧中的不同人物有喜、怒、哀、乐、爱、憎、忧、惧等多种情绪的变化。演唱者要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换气方法。我国古人在《唱论》中总结出“偷气,取气,换气,歇气,爱者一口气”等诸多换气方法,各种方法都与人物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音乐能力的训练

(一)音色的训练

音乐剧的演唱方法与演唱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人物的演唱要根据戏剧情节和性格特点,在音色、音区、力度、速度、表演诸方面产生较大变化。演员要具备一副好嗓子,音色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1.强化自然声和中声区的音色训练

音乐剧的演唱特点是音色亲切、自然、结实、明亮,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有着一定的区别。自然音区是音乐剧演唱训练的基础,在唱好自然声区的基础上再向上向下扩展音域。加强中声区的训练,重点是在正确呼吸的基础上,获得较深的气息支持,使喉部、咽部、颈部的肌肉放松,让所有的发声器官的动作能够灵活地配合,掌握和调节控制能力,产生自然松弛的,结实有力的,集中明亮的,亲切优美的音色。同时还要加强呼吸的耐力和持久力的训练,使发声器官在高强度,大负荷的演唱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延长演唱的寿命。

2.起音的训练

发声开始的那一刹那称为起音。起音分为“激起”和“舒起”两种。激起时的声带要紧密坚实地并拢,歌唱时要根据所发音的音高音量和情绪等因素,调整好发声器官的状态,然后控制好横隔膜有弹性的运动,以合适的气流冲击声带而发出集中明亮且有力的良好声音。对于强声的演唱多以激起式起音为主,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发声技能。训练时要在舒服的吸气后在哼鸣的基础上转化为“啊”母音的练习,还要结合强声的跳音及跑动音阶的练习。起音时要用巧力,不推气,不漏气,保持音色的纯净。声音要求圆润、清晰、富有弹性,有声带的整体振动感。可以用五个元音为发声的基础训练,并组合成简单的乐句,在不同的声区,以不同的力度速度反复练习。随着声区的升高,要求口腔内部柔软地张开。随着力度的增强,气息的支持也要随着相应地增强。舒起是在发声的时候,采用少量的气息冲击声带的边缘,使声音舒缓地发出。舒起的起音方法应注意吸气要慢而深,发声时不要有声带撞击的声音,每个元音之间的转换要柔和流畅。口咽腔的柔和状态贯穿始终,声音音色要自然柔美。

3.共鸣的训练

起音练好后要注重共鸣的训练。通过头腔和口腔的腔体共鸣,使声音的音色更加丰富,音色的变化更加多样。充分掌握共鸣器官的调节能力,做到高中低三个声区音色的协调统一,找到整身歌唱的感觉。使音色更具魅力和表现力。

(二)音准、节奏感、乐感及音乐听辨能力的训练

上述几点是音乐的基本素养,对于既歌又舞的音乐剧演员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在大幅度的动态演唱时,音准节奏就很容易出问题。必须加强在边舞边唱时保持准确的音准和节奏。为适应多种节奏型的演唱,教师要选择优秀的有代表性的节奏型曲目来进行训练。乐感和音乐听辨能力的训练重点是能够准确分析音程的转换,节奏的特点,旋律的走向,音乐主题的陈述和再现,曲式结构,高潮的推起,力度速度的起伏变化等。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深刻了解,增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演唱的表现力。许多学生缺乏对和声音响作用的认识,教学中应加强和声基本知识的训练,懂得和声音响的感情色彩功能。如大三和弦是明亮,刚强有力的,小三和弦是柔和黯淡的,减三和弦是幽怨伤感和恐惧的,增三和弦是扩张有冲击力的。使学生能够通过和声色彩的变化准确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甚至可以使演员的肢体语言表现的更加细腻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当然,音乐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学习和声,不象学作曲的学生那样要弄清和声的连接和功能的序进等复杂问题,只要能够听辨和理解不同和弦的音响效果和感情色彩就足够了。

多种音乐风格的作品演绎的训练

音乐剧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强烈的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的大众音乐文化,它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既有保留了歌舞和音乐戏剧风格的“音乐喜剧”,也有用音乐来表现剧情和人物的“古典音乐剧”,还有“叙事音乐剧”、“摇滚音乐剧”、“概念音乐剧”、“史诗派音乐剧”等。我们要认真了解和熟悉西方音乐剧史,通过图书、图片、音像等资料,了解每一部音乐剧的时代背景、人文特点、风俗习惯、艺术特征,较好地把握每部音乐剧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与思想内涵。为我们准确地表现每一部作品的音乐风格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音乐剧风格的多元化发展,音乐剧的声乐演唱也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据我在国外接触的一些音乐剧作品来说,音乐剧通常有五种演唱类型:“轻歌剧风格”“更加口语化的轻歌剧风格”“角色感很强,很夸张的演唱方法”“喜剧的,不是很夸张的,有角色感的演唱方法”“用全真声的自然演唱方法”。这些方法有的与传统声乐教学有相同之处,作为声音训练完全可以使用。但是由于对音乐风格和语言的要求不同,就使发声的方法和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必须遵循本文在前边提出的两个基本方面进行训练,学会各种演唱方式,用不同的声音去塑造人物。让学生养成自己分析人物的习惯,了解每一首歌是在什么规定情境,什么心理状态下演唱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演唱方式,什么样的音色,这些都要作出精心的安排。比如同是一个年龄段的少女的演唱,有的需要采取传统的美声唱法进行演唱,有的则需要用富于气声的演唱方式,有的使用哀怨伤感的音色,有的则使用放荡不羁甚至沙哑的音色去演唱。更有特点的是有的角色用一种近乎绝望的声嘶力竭的声音去演唱……这些丰富多彩的演唱方式,都用各具特色的声音塑造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震撼力,这就是音乐剧声乐演唱的魅力所在。除独唱外,剧中的重唱和合唱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重唱和合唱对戏剧情节的推动,讲述故事的发展脉络,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声乐课的重唱和合唱课也是音乐剧声乐课的一个重点。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互相交流的能力,建立角色之间的戏剧冲突,塑造鲜明的人物感。重唱的重点是音准、节奏、音色的对比,音量的平衡等等,要做到人物形象要鲜明,各声部的声音均衡,特点突出,相得益彰。合唱的训练基本同于重唱,此外更加强调音色统一和动态下演唱的协调,平衡和较好的持久力。

歌唱语言的训练

歌唱艺术是语言的旋律化,优美动听的歌唱都是以清晰感人的语言和风格各异的旋律完美结合,共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音乐剧多元化的演唱风格,形成了以清晰吐字为目的的发声腔体和独特的演唱技巧。当前,我国在学习和演唱国外引进的经典音乐剧的作品时,多数是以英语为演唱语言的。在演唱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歌唱语言吐字和发音含糊不清,不够规范,语感生硬不够流畅。我们用英语演唱的曲目很多时候对于母语是英语的朋友来说,根本听不清楚,或者模棱两可,有时甚至闹出笑话。所以,学习好英语的语音和味道是训练的重点。英语的结构和语言元素是很清晰的,根据其结构形式,我们要在演唱时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分析英语字和单词的发音音素,根据歌曲的风格和感情,安排好关键词的中心部位及正确的咬字发音的方法,这样才能完美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和形象。第二,了解音节在吐字发音中的状态,注重每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力求做到音节与声音的完美结合,准确找到逻辑重音和元音的位置,做到清晰干净。第三,处理好单词、词组、短句、长的复合句之间的关系,明确语言逻辑,连接成一个语义连贯的整体,并突出语言重音,使正确的语感和歌曲的旋律起伏完美结合,力求语言通畅,色调变化协调统一。对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歌唱语言,我国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和多年总结出来的语言规律。正确地把握这些汉语语言规律,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让我们共同努力,开辟出一条中国原创音乐剧的蓬勃发展的道路!(本文作者:杨靖 单位:北京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