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音乐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音乐教育专业技能教育研究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技能型课程的教学授课形式与专业音乐院校的授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授课者几乎是照搬专业院校的训练方法,但地方校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条件和专业基础强的学生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与专业院校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授课形式要量体裁衣、灵活多样,以便学生开展更丰富的排演活动。提高和重视对学生的人文情怀管理,培养其创新能力,切实营造氛围,引导学生避免走形式主义,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成材为核心,是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可以说,决定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教学观念的更新”。如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现在叫“音乐学”专业)中声乐课的教学在四年级学生因为要工作,频繁出现在各种各样的招聘会上,基本上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课程都不多;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提倡和实施多种唱法并存的声乐综合教学理念,演唱也不能只学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了,因为科学的方法只有一种,所不同的是演唱风格的不同,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和教师在学术领域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更应避免“重技轻教”的误导,要提出“横向优化知识结构,纵向实施因材施教”的声乐教学改革方案,“一对一”的授课形式固然能充分体现艺术教育生态的特点和规律,而将声乐课分为“声乐理论大课、声乐技能小组课和个别课相结合”,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教学和组织能力,更有利于教学和科研的合理发展,突出“师范性”。要提高地方院校音乐专业教育的质量,必须从教学入手,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及方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学积极性。   二、注重差异教学,填补常规教学中的缺失   音乐教育专业嗓音条件一般的学生,可以说上舞台独唱的实践机会是少之又少的,这样不但要求施教者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加强重唱、表演唱和自弹自唱等,还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大胆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现自己,体现公平的学习。那么我们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成。更重要的因素是由于招收入学时,学生的个人素质、学习经历并不完全一致,有一部分的学生在报考音乐教育专业时盲目性很大,存在各种利益驱动和片面的社会引导,觉得这是“热门专业”,而且毕业之后经济效益也不错,相比其他专业的报考,文化门槛略低,容易招收,家长们要求自己的子女只是为了生活而读书奋斗,期望子女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舒适的工作即可,并没有在理想方面给予更崇高的引导,有很强的功利性;音乐教育专业弹、唱、舞属于技能性很强的专业,有限的四年时间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话,能学的东西可谓是少之又少,再加上没有一些基础的训练,每门功课都要从零开始,学习真的很被动,容易产生乏味、枯燥,甚至厌学,出现逃课。那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关注、尊重由于生活境遇,特别是由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学习知识时的认知框架和行为的不同,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教学原则。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地方的基础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无论从师资、人才需求、学生素质等来看都是不允许的。   三、加强和实施分级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随着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扩招,招收入学的学生音乐基础条件参差不齐,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课堂培养人才的目的不再是职业音乐家,而是培养一代喜爱音乐的大众,实施分级教学管理有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从这个切入点,使学与教都能积极配合,降低门槛,先易后难,变“苦学”为“乐学”,改变“混学分”的学习状态,逐渐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喜好。更应提倡从进校的第一年开始就不间断地参加实习见习,将平时的学习以音乐会的形式,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向基层学校或其他部门汇报演出等,以演促学,激励和鞭策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与信心。另外,对艺术实践活动要及时整理、总结、查漏补缺,让每个学生从入学就开始想到入职,始终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大学的学习比中学的学习更重要,大学是通向职场的一个过程。   其次,在音乐学师范专业声乐课的学习过程中,把专业水平较高的高年级声乐主修学生以“传帮带”的模式在低年级的学生中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让学生彼此学习,双方都有更多的机会在专业上提高和锻炼,学生之间没有权威,又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创建一种更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学生之间的对话和碰撞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比如通过测试、考核和诊断学生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等方面把学生分成的2人一组或4人一组的小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弹歌曲伴奏,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学生课堂上演唱时对老师的依赖;特别是在钢琴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一味只弹作品或进行技术训练,不能单一按照专业院校钢琴专业的培养模式,要充分利用数码钢琴变复杂为简单,摆脱困境,注重学生的视奏、合奏能力的训练,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毕竟我们培养的目标是为中小学及其他学习音乐的学校提供合格的音乐师资,与专业院校培养音乐家教育(专业音乐表演、音乐理论人才)的目标是有差别的。从教育实习中我们就发现,在校的音乐学生和毕业生只会奏不会弹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包括专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如此。特别是钢琴即兴伴奏这一环节明显薄弱,由于即兴伴奏调的问题、不同键盘位置的问题、自身技术水平的问题、伴奏音型、伴奏织体匮乏的问题、和声学的问题等等,在面对钢琴的五线谱或简谱进行伴奏也同样感到束手无策、呆若木鸡,和实际的演奏或演唱判若两人,基础再差,想想四年的精心学习为何不能弹奏一首完整的即兴伴奏歌曲,实在令人疑惑。有些同学会抱怨没开这一门课程而导致自己的即兴伴奏不行,其实,这是钢琴即兴伴奏的思想观念意识严重妨碍了学生的能力展现。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习科目,要确实把艺术实践当做一门课程,光说不练、或者只是在综合测评上加加分。#p#分页标题#e#   再次,受全球后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自身的生存压力和多元文化语境的冲击(如图),扩大招生,两校合并,学校规模逐步壮大,从管理体制、教学模式等等诸多原由推诿,制约着面对新形势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有相当多的同学认为谋职的艰难和真才实学的重要性。更由于“市场成了衡量一切的尺度”,人们的眼光容易过于实际,难免会太看重眼前的利益,过于功利化,但地方院校的音乐教育不能一味针对人才市场、迎合市场需求,面向市场培养“适销对路”的毕业生。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的教育只有教会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从“知识人”到“能力人”、从“个体人”到“单位人”、从“自然人”到“职业人”的转换。   最后,受市场经济中厂家对产品“保质期”的规定及“售后服务”的启示,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作为地方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培训基地,要积极配合中小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社会力量,应该及时掌握和做好毕业生毕业3~5年内的工作反馈信息,这样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培养过程中的不良因素,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基础音乐教学工作,为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等工作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地方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要以纯粹的学问、纯粹的教育,沿着实践观点的指引方向,扩展和促进地方院校音乐教育迈出更稳健的步伐。让我们的实践更自觉、改革更到位、人格更完美、校园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