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及音乐风格间的关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及音乐风格间的关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人文主题与知识技能及音乐风格间的关系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音乐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不再是单一的发声、视唱、节奏、学唱歌曲它正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更新而变化的更加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了人文主题知识技能、音乐风格三条线索的各种内容。纵观各册音乐教材的内容,人文教育是条大的主线,音乐知识技能隐含在里面,不同风格体裁的音乐作品穿插在里面,是两条暗线。我们如果把这三个概念搞混,那就会在课堂上出现明明感觉思路是对的,可是上出来的课却总是“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因此,弄明白三者的概念及其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1人文主题的概念   人文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百度百科上这样介绍“:人文涵盖了文化、艺术、美学、教育、哲学、国学、历史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重视人的文化”,这一句话鄙人觉得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谓宾结构,强调“文化”。第二种是名词结构,强调“人”。但不论哪种解释,都脱不开文化与人。真正的教育也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把发展人的素质,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看作教育活动的轴心和归宿。在花城版十一册教材“校园歌曲”一单元中,根据小学生即将毕业的时段,以一首校园歌曲《校园里的小白杨》,来表达学生对小学时光的回忆和留恋。一首《外婆的澎湖湾》表达了对美丽的外婆的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勾起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这就在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音乐知识技能的概念   音乐知识技能在音乐学科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人们感知音乐是通过音乐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音乐语言由其自身特有的语言——旋律、节奏、曲式结构、和声等许多要素构成,并以多种方式结合成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塑造音乐形象,揭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情感的反映。“识谱”是学好音乐课的基础“,视唱、视奏”是迈入音乐之门的引路人。如果音乐课只单纯地教学生唱歌,只教学生唱歌词而不唱“乐谱”,这就好比语文课的识字教学只教学生说话,而不涉及“文字”一样。记录语言用文字,记录音乐用乐谱。换言之,人们感知音乐是通过音乐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乐谱”这个中介,就无从谈人们对音乐的感知,更无法涉及人们对音乐所应具有的表现能力。   3音乐风格的概念   在音乐范畴,风格指的是各种音乐要素——旋律、节奏、音色、力度、和声、肢体和曲式等富有个性的结合方式。这些要素的特殊结合方式能产生一种显著的或独特的音响。音乐风格随着历史时期的更替而不停地改变着,但是这些改变是持续的。我国的国粹京剧由明代的昆曲发展而来,后经道光年间,四大徽班进京,昆腔、徽腔,四平调、梆子腔等大融合,让京剧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后经徽腔、昆腔、秦腔合流,正式形成了京剧。音乐风格也有着明显的地域性,民族音乐尤其如此。复杂的地理环境与多样的人文背景造就了民族音乐丰富的内容与多彩的艺术个性。青海“花儿”曲调丰富,音乐高亢、悠长、爽朗。陕西“信天游”,曲调开阔奔放,感情炽烈深沉,具有浓厚的抒咏性。   4三者间的辩证关系   音乐新课标确立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实践的理念,强调音乐审美和情感体验。那我们在课堂中应怎样看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   (1)人文主题、知识技能、音乐风格三者应该有相互对立的一面,是不能混淆的。人文主题强调人与文化。知识技能强调乐理知识,唱歌技巧等,音乐风格重视音乐本身。如果把人文主题相同而音乐风格截然不同的音乐强扭在一起,显然是不行的。有一节课是欣赏管弦乐曲《剪彩波尔卡》,这节课让我深受启发。关于这这节课课本上有个听赏提示,内容是:为纪念某铁路通车,作曲家写下了这首带有描绘色彩的《剪彩波尔卡》。于是有位老师就根据这条提示在拓展部分安排了欣赏韩红的《天路》。于是学生就被老师从遥远的奥地利波尔卡民间舞拽到了中国的西藏流行歌曲。是的,两首歌曲都是为了纪念铁路通车,但是风格却有天壤之别,怎么可以放在一起讲呢?显然这位老师没有弄清人文主题和音乐风格的区别。   (2)人文主题、知识技能、音乐风格三者是统一相互渗透的,决不能片面强调一点,忽视另外两点。在一堂音乐课里面,人文主题是明线,知识技能和音乐风格是暗线。有时候人文主题和音乐风格相连,音乐风格又与知识技能紧密联系。只注重明线,没有知识与技能,就无法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没有音乐知识技能内容,忽视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实施音乐教育就成了空中楼阁。但如果过分的强调知识技能和音乐风格,没有了明显人文主题,音乐课堂会表现为知识的掌握和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过分的强调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把本应是生动而鲜活音乐课变成了枯燥乏味的音乐理论课、专业技巧训练课,使学生丧失了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也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人文主题、知识技能、音乐风格三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进而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更好地领略作品的人文主题。贝多芬,德国音乐家,古典主义音乐的终结者,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人。《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的顶峰之作。歌曲《欢乐颂》在不同版本的音乐教材里出现,由于《欢乐颂》旋律简单易记,同学们无一不会唱,也因此,同学们记住了贝多芬的“自由平等博爱”,也因此同学们记住了法国大革命。一节好的音乐课,都能很好的紧扣主题完成教学目标。如果不能,就好比学生写作文,再怎么语言生动优美,不扣主题都是白搭。这就需要音乐老师的统筹安排,恰当选择。人文主题、知识技能、音乐风格在一堂音乐课里,缺一不可,三者都有各自的分量和作用。人文主题是牵引,知识技能和音乐风格是重要学习内容,只有正确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成功的完整的上好音乐课。#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