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音乐教学系统引入地方戏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师音乐教学系统引入地方戏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师音乐教学系统引入地方戏曲

 

高师音乐教育作为唯一音乐师资培养体系,从建国初到新世纪,对我国音乐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体系下一批批音乐师资奔赴基层岗位,以他们所学,推动着基层音乐教育的发展,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然而,这种高师音乐教育体系,以注重音乐技能、技巧为教学特色,却忽视了音乐技能也是人类艺术精神结晶,技能的传习也是对人类文化的传承。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如何从根本上形成以民族音乐为主体的教学体系,还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作为地域文化的汉剧与高师音乐教育   湖北作为一个戏曲大省有着深厚的戏曲底蕴和土壤。与本土其它艺术品一样,汉剧也在这片土地上经历了一个由起源、形成到定型、成熟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蜿蜒曲折的过程中,湖北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民间艺术,自始至终都是汉剧前进的动力。经过诸多汉剧前辈艺术家的努力,汉剧获得较为完备的行当分工,将西皮、二黄这两种产生不同地区的曲调加以揉和而形成皮黄声腔体系,用皮黄声腔演绎楚韵汉调、历史故事、市井人物。汉剧在相当一段时间独占武汉及周边的戏曲舞台,汉剧也具有了湖北地域的文化特点。   (一)汉剧中的地域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通卷•湖北卷》明确指出,三国文化是湖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显著的文化特点,体现在湖北汉剧中。“湖北汉剧首创的皮黄关羽戏,不仅在戏曲舞台丰富了三国文化,而且把三国文化以汉剧的形式从湖北传到北京,汉剧红生不仅唱响湖北还北上搭徽班,其代表人物是湖北崇阳人米应先。他常年演出京城,其拿手戏就是关羽戏。他的表演风格影响了京剧,成就了京剧的关羽戏”。[1](p90-91)京剧把“关羽戏”发展到高峰,是受湖北三国文化的影响。汉剧的唱腔在京剧的唱腔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文化的共存的关系。如果没有湖北三国文化的底蕴,汉剧是不可能在京城扎根。没有汉剧音乐底蕴,成就不了京剧的声腔发展,汉剧已成为湖北地域文化的一个符号,成为湖北地方音乐资源库。   (二)高师音乐教育的思维创新。   汉剧浓郁的地方文化、独特的音乐构成,如何走进高师音乐教育?首先是理论的创新。半个世纪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理论,已经走过了西化教育和外来教育体系的路子,实践证明这样的理论体系对传承中华文化,培养有民族自信心的音乐人才具有自身的缺陷。“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有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理论的创新,有加强文化建设的大环境,这些条件为突破现有的高师音乐教育理论带来了契机。特别是高等教育体系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思考和溯源,更有利于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构建。音乐存在文化中,音乐是文化中的主要部分。”[2](p56)我们选择汉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曲,进入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不仅是地域文化与音乐教育的结合,更有利于民族音乐教育理论的实践。   (三)高师音乐教育的民族化与文化传承。   地方戏曲为地域性艺术形态和传统文化,有着深厚、广泛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审美价值,也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资源,地方戏曲的学习、利用,不仅是音乐文化传承和民间音乐保护的途径之一,也是不同地域教学特色的展现。地处湖北的汉剧作为地域文化的符号,进入本地高师音乐教育体系,从地域文化的传承、区域特征定位具有前瞻性和实践意义。地方戏曲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综合体,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作为当代音乐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作为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肩负着一个国家和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它不仅是民族音乐文化的依托和载体,更是当代各种音乐文化最重要的传承领域,代表不同地域文化的地方戏曲引入高师音乐教学的研究,仍处于思辨性的探索、尝试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化和制度化,缺乏理论与实证的结合论述。要建构真正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民族音乐教育体系,将地方戏曲纳入高师音乐教学体系之中,使高师音乐教育的民族化与文化传承结合起来。   二、作为艺术文本的汉剧与高师音乐课程   回顾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成就不可低估,但缺乏民族性课程设计,这是制约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传统的高师音乐教育模式,课程设计,以抽象的知识概念问题引入,教师讲解新概念、定义、定理,进行逻辑推导与论证。而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无疑是要使受教育者理解感悟到某一艺术所蕴含的基本意义。因此,作为艺术文本的汉剧本身已具备了丰富的艺术语言,汉剧艺术家用精湛的技艺展示了对生活的感受,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载体。艺术教育的本质说,能够满足人们在艺术语言中引起共鸣和能抒发情感是艺术教育的目的。汉剧的艺术文本作为高师音乐教育民族课程资源,课程设计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它的民族音乐价值。   (一)民族音乐史的补充。   我们可从汉剧的形成历史,参照高师民族音乐史学课程,围绕汉剧音乐构成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社会发展几个知识点来丰富我们的课程设置。这些研究可以延伸到音乐与别的交叉学科的领域。在2004年《中国戏剧》第七期中,关于“二黄”定位的学术之争,汉剧理论家方月仿先生与足文寿先生的论战,从汉剧的声腔、秦腔的声腔对中国整个皮黄系统地的影响,进行了历史演变的梳理。他们的学术之争给民族音乐史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社会学等学科提供了一个艺术文本到理论文本的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振兴民族与民风离不开文化教育的根基,而大学肩负着重要使命,民族的生存,是以学术作基础的。”[3](p663)因此我们的高师音乐教育更有理由把以汉剧为代表的地方戏曲纳入民族音乐理论课程的设置中。   (二)音韵与音乐结合的典范。   汉剧的音乐非常优美,而且极具丰富,很值得音乐家们重视和研究。它独有的9腔18板作为它的音乐特色,为我们提供了音乐与语言之间音韵结合的艺术典范,汉剧的声腔是与湖北一带地方音韵、四声戚戚相关。其音调的基本音型在形成声腔的过程时,显得挺拔、豪迈、委婉、舒展的地方特色,因此被京剧及许多地方戏曲广泛采用。京剧中的湖广音,实际是武汉话,更具体的说就是汉剧的去声字,是由它升华和演变而成的特有腔体,以及由这种特有的腔体而成的演唱和伴奏来体现。这种戏曲音乐以字音为音乐动机的旋律走向,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依字行腔的美学原则,特别从音韵角度看,它更具有中国传统的审美性。为高师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创作模式和理论作曲体系民族化,开创了另一个领域。#p#分页标题#e#   (三)中国传统唱法的活化石。   汉剧的行当,角色分工严谨细腻,根据人物的年龄、性格和艺术特点的异同,分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十大行当。各行当的唱腔不仅讲究而且发声方法各有特点,一末、“膛音”,三生、、六外采用“边夹膛”四旦、七小、八贴用假声,五丑、、九夫用本嗓、二净、十杂以本嗓与变音并存。汉剧风格各异的唱法不仅形成了系统,还具有学术价值。我们高师音乐教育的声乐课程,民族、美声一统天下的模式,是造成风格遗失、个性雷同的源头。如果你聆听陈伯华大师的《宇宙锋》,《柜中缘》你一定会惊叹她有声音溯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功底,难怪她被誉为:中国古典花腔女高音。汉剧的博大精深,是高师音乐课程开发的文化、音乐、文学的富矿,它进入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是音乐教育民族化的有益探索。   三、高师音乐教学变革与地方戏曲   为使音乐教育能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的要求,我国出台了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中,特意提到“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4](p128)戏曲是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作为中华音乐文化的瑰宝,进入中国音乐教育的圣殿应是理所当然的,地方戏曲进入师范院校的音乐课堂,也更是顺理成章的。而新课标的出台也给高师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   (一)课程理念的超越与转换。   在课程概念上,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也是艺术实践课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地方戏曲不仅是艺术文本、也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课程。它可成为在教学实践中发展教学内容和建构课程。首先,戏剧艺术的特殊性需要懂得它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目前,高师音乐教育是师资培养和输出的唯一途径,将地方戏曲引入高师教育,是加强未来高素质音乐教师培养的可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传统文化不在下一代身上退化消失。音乐教师不仅是人类科学知识的授业者,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其次,具有“国粹”之称的京剧,不是从天而降,凭空而来的。汉剧与徽剧合流才有了京剧成型的物质基础。它最具代表的声腔、皮、簧等都来自汉剧与徽剧。因此戏曲艺术进校园,应该有地方戏曲的身影。它们才是中华戏曲艺术的根和源。再次,作为教材的京剧,样板戏唱段,并不能代表中华戏曲艺术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丰富多彩的传统戏曲、风格各异的地方戏曲,更能准确的反映戏曲艺术个性魅力,完整地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二)戏曲音乐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案。   新课程体系中增设了戏曲音乐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新课程在结构上的重大改革。由于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是音乐学科课程教师,缺乏戏曲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训练。目前中小学出现无人教戏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状况,更说明高师音乐教育需要戏曲内容,也给地方戏曲的传承开辟了一个新途径。地方戏曲作为高师音乐课程如何设计?地方戏曲的种类繁多,艺术的个性也不同,不同的剧种代表着各自地域文化。如何有效地把代表不同地域文化的地方戏曲,作为教育资源进行合理梳理,让它符合教育的规律,对高等教育的从业者是一种挑战。因此,根据高校分布地理位置,以湖北汉剧为例,有意识的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对传统文化予以一定的倾斜,改变我们在选择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课程上存在的软肋,能够弥补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不足,可根据现代教学思路提出以下设想,解决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师资的矛盾。一是建设一支开放的师资队伍。以客座教授吸引对地方戏曲有研究的专家、地方戏曲艺术家、知名的教授到高校进行地方戏曲课程的传授。同时高校的授课教师进行旁听和培训,用社会资源完善师资知识结构,形成一条合理的师资队伍。二是实现平台资源共享。学校办学不能闭门造车,要与地方戏剧院进行密切联系,善于利用当地地方戏曲资源,地方戏剧院进入高校,并依靠高校的科研力量,提高地方戏曲的品位。同时学校众多生源是地方戏曲潜在的观众群,学校请地方戏曲知名的演员到课堂普及戏曲知识,不仅解决高师音乐教育体系知识的缺失,还扩大了地方戏曲的影响,培养一大批青年戏曲票友,成为地方戏曲扩大影响的理想阵地。   (三)地方戏曲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它不仅要求教师善于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地方戏曲课程的教学质量,而且要求教师能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地方戏曲课程,并将传统的地方戏曲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为一体,实现地方戏曲课程教学时空开放性、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资源形态超文本。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授课形式应体现多样性与灵活性的原则。一是借助现代技术成果,丰富地方戏曲课的授课形式。随着电脑与因特网的普及,我们找到更好的传承地方戏曲的手段,为高师音乐教育打开了另一扇门———网络视频的运用,使课程的授课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我们将迎来“明星授课方式”的变革,特别是大课或讲座等等。比如入门汉剧我们可请享有声誉的汉剧名家讲授,所有的讲授可由网络、有线电视或直接下载的方式向所有的学生开放。这样就有大量的学生同时收看,不失为一种非常经济的现代个性的授课模式。二是技术的变革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传统的授课模式,在大众教育的背景下,老师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的爱好兴趣,选择汉剧不同的行当。计算机课程软件技术的出现,老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喜好,在虚拟的空间,走进汉剧、穿行时空,使教师和学生近距离与汉剧等地方戏曲互动成为可能。   四、课程评价体系对地方戏曲资源的再认知  #p#分页标题#e# (一)课程评价对民族文化回归的导向。   泰戈尔曾经说过:“音乐和美术是民族自我表现的最佳手段,没有自己的音乐和艺术的国家,只能永远当哑巴。”柯达依也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高师音乐教育在执行教育部《中国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中明确指出《中国民族音乐》是以中国各民族、各地域的各种体裁形式的音乐(主要是传统音乐)为教学内容的一门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熟悉和理解中华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保护传统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提高人文修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这对促进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音乐教师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标准的设置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指导,高师音乐教育在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音乐师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相当长的时间,靠流行于不同地域的地方戏曲作为载体进行传播。如湖北的汉剧曾经影响长江沿岸的一代代群众,那些忠义的三国人物、侠义的故事,许多人没进校园却通过汉剧的传播,受到道德的熏陶。湖北人的直爽,仗义,与地方戏曲弘扬的地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化归属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的课程改革对民族音乐有了新的要求,课程的评价在对高师音乐教育传统音乐文化的课程资源利用具有很好的导向性。作为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我们课题组深入湖北高师的几个点,如武汉音乐学院、三峡大学、黄冈师院、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调研本土音乐课程的现状,感受到了民族音乐课程的复苏和地方戏曲资源的丰富。课程的开设呈百花齐放态势。如武汉音乐学院的———汉剧声腔及表演艺术;三峡大学的———长阳南曲研究;黄冈师院的———黄梅戏鉴赏课;湖北大学———地方戏传播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研究等等。这些课程改革预示高师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文化的回归和发展趋势,也为汉剧等地方戏曲进入高师音乐教育体系提供了一个好的时机。   (二)多元的评价是推进特设地方戏曲课程的保障。   《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人们都感觉到评价不仅在实现分类的选择上发挥着作用,更多的是通过评价来更清晰、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和了解他人。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评价就像路标,为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指明方向。高师音乐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始就要有明确的理论支撑,传统的单一的课程评价标准,通过实践证明,不能利于高师音乐教育特设课程的实施。地方戏曲在高师音乐课程中出现,是体现高师音乐教育地域特色的特设课程。多元评价是体现艺术教育个性化、差异化的学科特点,强调了地方戏曲作为课程资源在课程设计中的可利用价值。保障了地方戏曲特设课程的实施。地方戏曲课程的实施,体现课程设计中的灵活、互动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了教师的特长,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湖北汉剧在华中地区高校的盛行,就体现了这一原则。   教学成果是学生展示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成绩,从而产生成就感,满足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以激发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同时,教师利用评价手段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反思与总结,帮助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可能擅长于特殊的智力方式学习,因而人类的知识表征与学习方式有许多不同的形态,个别差异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用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必定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取而代之的方法应该是多元评价,用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来衡量高师音乐教育特色课程。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人的主体精神,才能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才可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功能。多元教学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是地方戏曲在高校音乐教学体系中特设课程的保障,同时也是一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