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音乐课中情感管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音乐教学是很抽象的教学,需要凭听觉去感受和把握乐曲的内涵。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重心理教育,特别是注重情感效应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和作用。 如何很好地调控学生的情感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情景创设———情感调控的铺垫 恰当的情景创设可以营造与音乐作品相适应的气氛。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被调动起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情景创设的手段多种多样,可以听一些与课堂教学情绪相适应的乐曲,讲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看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图片等。 1.听乐曲 在学习歌曲《白发亲娘》之前,预备铃声一响,我就开始给学生播放歌唱家演唱的歌曲《白发亲娘》。歌唱家纯净、圆润的音质,深情、投入的演唱情绪,把学生引入了如醉如痴的境界。尤其在听到歌曲的高潮部分“娘啊,娘啊,白发亲娘。”我看见学生的眼里大都溢满了泪花。当音乐逐渐减弱、消失,我走上讲台轻轻地说:“请同学们打开第七单元,今天我们学习声乐歌曲《白发亲娘》。”这时学生的情绪已经在音乐的感染下充盈了整个身心。 2.讲故事 在欣赏十六单元《黄河大合唱》之前,我先给学生讲述黄河岸边的抗日故事,并观看电影片段《黄河绝恋》,用黄河儿女英勇顽强,抗击日本侵略的故事激励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后,再去欣赏《黄河大合唱》,学生情感在故事的感染下自然升华。 3.看图片 学习《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首歌曲,课前我搜集了大量关于新疆的图片:新疆人的服饰、天山的牧场、马奶子葡萄、香甜的哈密瓜等,放在多媒体里让学生观看,引起学生对新疆和吐鲁番浓厚的兴趣,达到把情绪调动起来的目的。 二、教师引导———情感调动的主导者 情感调动的主导方面在教师。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无论课外自己心情如何,都不能把消极的情绪带进课堂。教师面带笑容、亲切自然、满怀信心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就会感染学生,使他们也心情愉悦。整个课堂气氛就容易和谐,师生关系就会融洽。 1.教师要有爱心和责任心 爱学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让学生懂得爱无处不在,生活和世界是美丽的。 教师首先要感受这些,然后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和学生做朋友,思想上与学生保持一致,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 2.教师要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 音乐教师要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文学修养。 教师要用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悟来启发学生去感受和理解,这就要从音乐的表现角度来陈述乐曲的意境。所以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自己的知识、见解和阅历再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 3.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投入情感,而情感的调动和投入需要激活、推动和转化。激活、推动、转化学生的情绪方法很多:①设问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积极引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然后就设问和自己的回答做表演,教师再对其回答、表演进行点评,从而推动同学的情感发展。②竞争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把竞争机制引进课堂,产生动力效能,使学生的情绪饱满、高涨,提高教学效率。③启发法:教师通过一些提示,从脉络上引导学生去理解感受。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本身就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知识层面对同一首乐曲的理解不同,因此,需要用启发的语言来引导,而不是用“金玉之言”来灌输。④联想法:联想可以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可以比较容易地把握住情感。⑤沉思法:作品欣赏两遍后可以留出一点时间让同学们思考,不同于联想的沉思是更加深刻的想象,使学生感悟更多的东西。任何情绪最后都会归于平静,沉思可以使他们沉静下来,去酝酿更丰富的情感…… 三、学生参与———情感体验的主体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针对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参与的特点,尽量采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如:学习节奏,可以让学生拍手、跺脚、点头等去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等节奏型的区别。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表现、主动参与,发挥他们的特长,往往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无论老师怎样启发、讲解,主要的目的还是要使同学们与音乐作品产生共鸣,所以,他们的参与和感知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