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优化音乐教育质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媒体优化音乐教育质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多媒体优化音乐教育质量

 

面对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世界面临挑战。教育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是当今教学手段的重大变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诸多先进性,使得它倍受教师的青睐,它给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带来冲击。新的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教师应该学会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为音乐课堂开辟一条新路。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存在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等差异,在多媒体环境下提供教学资源、设置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多媒体环境的特点与优势   多媒体环境的特点与优势主要有:提高课堂效率,优化知识结构,增加知识容量。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改变传统教学的开拓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改变过去严格按照教材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教授,把更多的、更丰富的音乐内容传授给学生。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最大的特点是在时间、空间、地域上不受限制,同时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呈现大量的声、形内容及丰富而复杂的具体内容。教师只需在课前把来自不同渠道、不同储存介质、不同类型的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进行综合处理做成教学课件,课堂上按教学程序展现在大屏幕上,使教学命题清晰地揭示出来。同时有声有色、生动形象的教学过程更便于学生复习、巩固和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自由地下载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如:音乐图片、音乐文化扩展资料、不同版本的音乐欣赏音频、视频等进行艺术创作。教师和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在课堂上平等地交流,互相补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互相探讨。这样就给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使他们有机会大胆地设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保持独立见解,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充分发挥。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   (一)情景设计,诱发学习兴趣   音乐课堂教学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师首先应该创设与课题相应的特定场景和音乐情景,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获得愉快的感受和体验。兴趣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倾向,凡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都能诱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动机。兴趣是来自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新事物的好奇。多媒体集文、图、声、画于一体,与以前“一本教科书,一台钢琴,—支粉笔,一台录音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往往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种与其他学科所不同的情景。   为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改变了原来的教学过程,在新课的导入中借助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   如歌曲《映山红》的教学,先播放电影《闪闪的红星》的画面,创设歌曲的演唱情景:宁静的深夜,潘东子甜甜地枕在妈妈的怀里,妈妈用轻柔的歌声唱着“夜半三更盼天明,寒冬腊月盼春风”让学生从激动活跃的状态进入歌曲的特定情境中,那轻柔甜美的声音仿佛把大家带回到美好的梦幻般的憧憬之中,让学生从生动的画面和特定的时代体会歌词的真正含义,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这一课的特定情景之中。又如识读乐谱、视唱练耳等基础素质教学中,教师将具有趣味性、科学性的软件(EarMaster)运用在教学上,使传统的枯燥乏味的视唱练耳课变为游戏性很强,难易程度可调的课程,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精力集中。由此可见,我们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促进了学生的情感、想象、感知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视、听、唱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它对启迪智慧、触发想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音乐实践中的创造过程,在歌曲创编、和表演的综合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播放背景音乐,根据情绪和表演内容:如:鸟鸣、流水、狂风呼叫、雨声等自然界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为学生的表演增添色彩,提高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在每一个学生聆听、体验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自主地去模仿、探究地去学习音乐,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多媒体的运用使音乐形象更鲜明,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具体化,如在欣赏女声独唱《英雄赞歌》时,运用多媒体可以把电影《英雄儿女》王成的英雄形象和与敌人搏斗的壮烈场景展现给同学们。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使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感受音乐。音乐的情感与艺术形象完美地结合,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更明朗和准确。   多媒体教室能给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音乐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把具体的音乐形象化为合理情感,准确地运用在演唱的这一环节中,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录音、录象设备,将演唱者的歌声和表演过程录入电脑,并以波纹的形式让学生“看”到和听自己的声音,在屏幕上指出哪一句唱、奏得好、哪一句尚有欠缺,观看自己的表演,辨别正误,加强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   (三)交流、合作、探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音乐教学,学生更多的是听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不多,主体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心理学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愿望和需要。   多媒体手段在音乐课的研究性学习上的运用能够较好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及群体合作意识。如在在讲授《中国民歌》课本有关内容之后,以藏族、傣族、苗族、高山族等6个民族为例。教师可以将所学习的知识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搜索引擎或相关的网站全方位、多角度上网收集各民族民歌的起源、背景、特点等。将它们归类,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将各民族的民歌改写成各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如:二重唱、小组唱、合唱等。学生深情并茂地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师组织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和课本知识进行互相评价,在参与交流、合作、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我国各民族民歌的丰富多彩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这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该模式不仅重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也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p#分页标题#e#   三、反思:教师应合理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运用于音乐课堂的教学,具有传统音乐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教学手段的排斥,更不能用多媒体技术完全代替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正确使用多媒体处理好与其他普通教具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将课堂作为课件的展示台,就会使课堂气氛僵化。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表演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时就可以不使用多媒体,就以范唱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用甜美的充满情感的演唱就可以打动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因此,教师要充分、正确地利用多媒体,真正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师应将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善于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传递更多、更新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真正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