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语文课堂上的渗透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音乐在语文课堂上的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音乐在语文课堂上的渗透

 

音乐,酷似一个魔环,恰当地应用于语文教学中,将折射出耀眼的光环闪现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上。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此种手段的具体操作。   一、歌词构图法。   即利用歌词配合曲子在学生的头脑中绘出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融汇于课文中对照学习,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如学习《草原》一课,可搜寻一些描绘草原风情的歌曲,辅助教学。初始,老师可引吭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学生听后描述歌词所呈现的画面,体会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形成“草原”的初步印象,激起学生了解草原的浓厚兴趣。阅读课文之后,再让学生想想课文与歌词所描绘的画面有何异同,增添了哪些景物,补充了哪些内容,思想感情是否一致等等。通过对照学习,“草原”的轮廓逐步清晰,景物愈显生动,大多数学生均能口头描述草原的独特风貌,仔细品味文中精彩的用词、组句,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另外,学习本课第一段时,还可以借助《敕勒歌》让学生体味草原的广袤、优美,再对照此段反复朗读,均能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   可以说,此类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起来最直接,最浅显,易于学生接受。老师如果能经常学些歌曲,即兴用之于课堂,既能帮助学生的学习,又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丰富课堂知识。   二、旋律想象法。   即利用乐曲的旋律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会课文中有关音乐场景的描写。如《月光曲》一课,当兄妹俩深深陶醉在贝多芬悠扬的琴声中的时候,而学生却很难感知、认同。于是,我先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的描写,然后闭上双目插上想象的翅膀,置身于那间小屋及贝多芬的身边,随着乐曲的旋律去感受课文精彩的文笔。放音键按下后,教室里只有浪漫、柔和的钢琴声飘扬,萦绕在学生的耳畔,激荡在学生心海。放音结束后,学生争先恐后地畅谈各自的听感,内心渐渐由一片茫茫然向作者的认识靠拢、引申,深化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在听音乐时适当加以诱导,定立一个较为明确的想象空间,教学效果会更显著一些。   三、曲调渲染法。   即利用曲调形成的情境,创设某种课堂氛围,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当哀乐在教室四起,学生无不为之动容,悲痛之情油然而生。在此种情境的感染下,学生能慢慢品味出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悲悼之情,深情地朗诵。这类形式比较灵活,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去配置。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段梦幻音乐,渲染课堂气氛,使整个教室形成一个适于学生想象的童话空间,帮助学生去理解小女孩心中的渴望和悲惨的遭遇。   四、配乐朗诵法。   即朗读课文时配置某些情调相似的音乐,学会在音乐中抒情。这是一种许多教师采用过的方法,但真正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此法,却绝非易事。这要求老师有较强的朗诵能力,并能充分利用音乐的陪衬尽可能完美地再现作者的感受。把握得好,可以锦上添花,把握得不到,反倒画蛇添足,毫无美感而言。关于这方面的技巧,老师一方面可多听一些配乐诗、散文的朗诵;另一方面需要多摹仿、训练。熟能生巧,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老师均能较好地驾驭这种形式。   五、对比欣赏法。   即把题材相同但旋律不同的乐曲放在一起,结合课文的不同内容对比欣赏去理解课文。如学习《草原》,从中感受草原牧民骑马迎客的欢快沸腾的景象;接着在欣赏第二自然段与第四、第五自然段时,我们可试着欣赏一段欢快活泼的乐曲《赛马》,从中感受草原牧民骑马迎客的欢快沸腾景象;接着再欣赏一曲优美抒情的《草原夜色美》,让学生体味蒙古牧民和汉族兄弟载歌载舞的愉悦之情。同样是反映草原风情的歌曲,但旋律不同,放在一起对比欣赏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再阅读这几段学生就会品味出不同的描绘神韵。   实际上,音乐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以上仅是几个典型示例,算是抛砖引玉。教师如果能经常实践,久而久之,将会熟练而艺术地应用这种形式,真正使文学美和音乐美有机地统一在教学中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