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页环境下的音乐艺术学习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专题网页环境下的音乐艺术学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专题网页环境下的音乐艺术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网络教学给传统的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可以在音乐教师设计和制作的专题网页环境下主动探索、协同学习、共同创造文化艺术。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是音乐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学习、探索中国民族文化,能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本文结合《瑶族舞曲》一课,谈谈专题网页环境下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新收获。   1、变引导为探索学习,延伸文化   音乐艺术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欣赏音乐作品,必然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自然知识、风土人情等。因此可以说,音乐教育中的欣赏学习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小百科全书”。传统的录音机根本解决不了如此庞杂的问题,音乐教师的知识储备也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我在教学《瑶族舞曲》一课时,学生只对我介绍的瑶族风俗有几分热情,他们欣赏音乐时兴趣却不高。我带领学生借助网络走进令人神往的瑶寨,领略到中国少数民族瑶寨的美丽风景,倾听到富有民族特色的瑶族音乐和器乐,观赏到婀娜多姿的瑶族姑娘和粗犷豪放的瑶族小伙子跳的瑶族长鼓舞,亲眼目睹瑶族人民敲击神奇的“中国第一长鼓”的情景。如果没有网络,学生又怎能了解到瑶族特有的音乐文化呢?在学生欣赏《瑶族舞曲》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任意点击《瑶族舞曲》中的片段进行欣赏。   有的学生喜欢欣赏优美抒情的音乐片段,有的学生喜欢倾听活泼欢快的独特节奏的音乐片段,他们各取所需,自由选择,反复聆听。在专题网页下,学生通过初步探索,在幽静的山谷画面和独特的瑶族音乐相结合的音画欣赏中,领悟到了瑶族舞曲那空灵、宁静的特点与瑶族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民族舞蹈有很大关系。他们逐步对陌生的瑶族文化产生了兴趣并由浅入深地对瑶族文化艺术进行了探究。此外,通过专题网页,学生还很快地熟悉了一些瑶族的风俗习惯。这样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2、变个体学习为协同学习,探究文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只能让少部分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及表演,而无法让每个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音乐表演。而网络学习具有得天独厚的信息传递优势,既可以在师生之间交流,还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在反馈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   不同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准确而协调地和同伴完成音乐活动。这时,音乐活动的展示已经不再是音乐特长生的天地了,而是集体参与共同欢悦的场景。因此,网络环境下的音乐学习既是学生在合作中的探究,也是学生在探究中进行合作。   3、变说教为创造性学习、开发文化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例如,小学中、高年级即兴性的“综合创造性”活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以往我在教学《瑶族舞曲》一课时,只能根据《教师参考资料》一书给学生作简单介绍。虽然瑶族艺术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但由于地域的闭塞,独具特色的瑶族艺术无法传播、发扬。无论我怎样反复阅读教参、反复向学生介绍《瑶族舞曲》是描绘瑶族姑娘那婀娜多姿的舞姿,但都无法唤起孩子们的美感。   花衣斑斓的瑶族服饰根本看不见,粗犷的长鼓声只能通过模拟来了解。近来,我借助网络进行备课,学生通过网络走进瑶寨,仔细聆听了民族乐器演奏的《瑶族舞曲》,看到了瑶族山区的优美风景,有的孩子还通过网站欣赏并学习跳瑶族长鼓舞;从瑶族时装秀中还看到了花衣斑斓的瑶族姑娘的刺绣和蜡染衣物的情景,孩子们在视听结合,声像一体的网络环境下取得了很大的收获。因此,网络环境下的欣赏教学,既是学生共同学习艺术的过程,也是学生共同创造艺术的过程。   总之,网络所具有的信息量大、资源广、获取快捷等优点,是现代音乐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资源。皮亚杰曾指出:人的知识既不是对客观世界的被动的反映,也不是天赋的,而是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所以,我们应当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研究和开发专题音乐学习网页,为学生探索学习、协同学习、创造学习提供有利的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建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