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电影创作的叙事特点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微电影创作的叙事特点,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论微电影创作的叙事特点

一、微电影创作的限制性

(一创作主体限制

即使有少数不知名的专业团队逐渐参与到微电影的创作中,但是微电影创作团队的草根特征和业余精神是不可抹杀的现实存在。胡鹭的《三枪前传》《杨梅树之恋》等模仿作品在网络上很受欢迎,李洪绸的《大学生同居的事儿》也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此类草根导的作品,注重个人风格,而在个人风格的深层体现的是群众的参与。这种参与一方面扩张了微电影的创作主体范围,另一方面也使作品的创作质量受到了限制。于是从画面清晰度、录音水平、镜头运用、故事结构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业余水平。

(二)创作目的的限制

微电影的兴起和商业广告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起初是商业广告的变形和创新,同时也让电影和广告形成了一种新的融合。但是微电影中的产品宣传不再成为干扰故事的元素,而是成为电影的主角或者线索。但是其产品宣传的目的永远是第一位的,广告效果高于故事的优劣。而在现实创作中广告和故事总是会发生冲突的,但在广告微电影中往往都让位于前者。于是在这个意义上商业目的形成了对艺术创作的限制。例如凯迪拉克的微电影广告《一触即发》,只是汽车追逐和汽车功能的展示,而对故事的刻画可以说省略到了极点。类似的例子还有三星、尼康等公司推出相机系列微电影。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微电影都和广告联系在一起,许多青春、励志和公益题材的微电影也取得了成功。但是商业广告一方面从微电影诞生之初就对其产生了限制,另一方面也从投资环节限制了微电影的独立发展。

二、微电影创作的叙事特点

像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创作的力量往往来源于规则和环境的限制之中。在质料、动力和目的的诸多限制之下,微电影也在初步展现其自身的艺术魅力。逐渐形成了自己模糊的艺术风格。至少现阶段的微电影在叙事手法上表现除了一定的相似性。

(一)冲突的夸张与铺垫的淡化

一方面微电影的题材选择符合上述特点,另一方面在叙事方法上微电影也在经历从大到小的变化。所谓“大”叙事往往注重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通过对冲突的详细刻画表现人物性格和时代特征,这样的叙事通常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模式,叙事较为完整。人们在了解冲突的同时,需要了解冲突产生的背景,注重情节演进的逻辑性。而“小”的叙事则恰恰相反,开端与结局通常大幅度的压缩,发展过程几乎省略,而用几乎所有的时间集中的夸张和展现高潮。这种“小”的变化主要由于叙事时间受到了巨大的限制。因此,观众对故事的背景就一无所知,对人物性格的了解往往也是不足的。如上文提到的《一触即发》,观众对为何追逐、谁在追逐并不知晓,打斗场面虽然激烈,也只是汽车的单纯展示。故事在其中没有起到必要的作用。同样作为汽车广告的微电影《66号公路》甚至通过一分多钟的时间来表现内部冲突,这是具有非常大难度的,于是我们看到在影片中用了更多的字母和旁白来传达主题,而画面几乎不再承担展示叙事的作用,而是完全的产品展示。即使是时间较长的非广告类型的微电影也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异常成功的《老男孩》。《老男孩》的故事相当完整,但作者并没有在故事背景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这一方面依赖于创作团队的专业的叙事手法,另一方面《老男孩》交代了一个目标受众群非常熟悉的环境,几个典型的场景就让观众回想起了一切。其主要的笔墨花在了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以及“比赛”这个作为高潮的情节之上。

(二)悬念设置的必要性

悬念的设置主要通过叙事模式的调整和镜头语言的运用来完成。悬念的设置能够有效地提升观众的观影兴趣,在悬念揭示的同时观众的审美期待会得到满足。对于篇幅和故事受到诸多限制的微电影,悬念的设置显得尤其重要。悬念设置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适度缺失,这与微电影在时空上的限制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对于微电影来讲,信息的缺失具有必然性。也就是说把这些具有必然性的缺失合理巧妙地转化为悬念就成为微电影的重要创作手段。第一,微电影信息的缺失主要在于故事和人物的背景,而故事的高潮总是花费笔墨去尽力渲染的。所以在故事情节的设置上,故事和人物的背景就需要成为推进情节的重要元素。在电影《老男孩》中,影片的开篇就直接从比赛现场开始,通过简单的问答让观众了解了基本的信息,同时针对事件的核心冲突“年龄与选秀”通过对话直接提出了问题。这时人物的背景,高潮之前的发展就成为观众心中的悬念。随之而来的对于主角童年生活的描绘也满足了观众的期待。第二,微电影的时间限制要求在叙事中必须尽量的简洁,被省略的部分也能成为构成悬念的核心元素。电影《老男孩》中,对于主角童年生活的叙事中省略了“包子”剪断电缆的部分,而在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把这个信息告诉观众。这种叙事方式在设置“悬念———满足”模式的同时,也非常合理的交代了“包子”这个角色的人物性格。

(三)近景与特写叙事

在传统的电影画面语言语法中,叙事的任务往往由全景和中景来承担。而近景和特写由于主体的过于突出往往用来进行强烈情绪的渲染。但是在《微电影》创作中,这种传统的法则被改变了,这主要源于微电影创作收到的空间限制。至少至今为止,《微电影》的播放平台主要是网络,观众主要通过20寸左右的电脑屏幕甚至更小的手机屏幕来观看微电影。这种狭小的观看媒介和传统的电影银幕有巨大的区别。远景画面在小的屏幕上几乎无法读取有效的信息,于是在创作中远景画面几乎处于缺失的状态。当然,有些远景画面会以简单线条的方式呈现,来表现情绪。相应的全景和中景在小的观看屏幕上传达信息的能力也降低了,于是近景和特写承担了叙事的最主要任务,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抒情作用。在电影《老男孩》中,描述主角校园生活的片段就连续用了10个镜头来描述教室里的生活场景。10个画面讲述了4个独立的情节,当然这四个情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这10个镜头中有4个近景画面和6个特写画面,这是一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微电影叙事。

三、当下微电影的传播效果

微电影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传播手段和受众群体都有较强的局限性。同时创作团队的草根特征也使微电影的整体创作质量处在较低的水平。微电影的传播现状在客观上降低了观众的审美期待,同时也满足了观众对于简单直接的审美要需求。有人认为微电影的开端是2006年胡戈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虽然这种说法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很多观众对于微电影的认知停留在“网络恶搞、个人DV创作”的阶段,同时微电影自身的发展也未能彻底分脱离这个阶段,于是观众对于微电影没有过高的审美期待。这也是专业团队制作微电影的能获得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微电影没有走进影院,免费观看微电影的同时,也降低了观众对于微电影的观看注意力。可能在吃饭、聊天、游戏的过程之中就把电影看了。所以,一方面观众对于微电影的审美要求较低,另一方面微电影在主题和影像上也在实践观众对于简单直接的需求。这些特征在《一触即发》《66号公路》等广告微电影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微电影传播的这种现状并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不利于其艺术价值的提高。这种状态的改变一方面依赖于专业电影制作团队的参与,另一方面也需要逐渐摆脱商业广告的影响。

本文作者:卜速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