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播学视域下的留守儿童微电影,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守望》通过留守男孩读一封致父亲的信贯穿始终,信里充满了他对父亲的思念和盼归。《一米阳光》讲述了女生借宿农家,遇到了和奶奶相守的小乐;小乐将对父母的期待寄托在女生身上的故事。《稻草人》里,女孩丫丫和奶奶、残疾叔叔生活,长期缺少父母关怀的她只能偷偷和稻草人为伴,诉说心里话。还有《守望的天空》、《新年愿望》、《触手可及的远》等。故事多由事实改编而成。导演们通过不同角度的诠释和讲述,以个像来映射群像。这些孩子希望将自己伪装起来,隐藏起来。他们外表或乖巧,或调皮,或坚强。但即便很亲近的人,都很难洞悉他们内心渴望之强烈。这些会在一封信,一篇作文,几句梦话,一把无生命的稻草里发泄出来。
一、引导受众价值观念的形成
受众接受需要态度的确立或转变。“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变化”被称为“说服性传播”效果。但这种效果受到主题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多方制约。
主题好坏经常决定着微电影的成功与否。主题是将创作者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作品体现出来的。留守儿童微电影期冀以“缺失爱”来“唤醒爱”,以“爱”之主题,借诉诸感情之方法,达到给受众“注射”的类效果。《我想要爸爸妈妈回家》里,女孩煜煜希望找到肉给病重的爷爷过生日,同样贫穷的余老师只能泡方便面让她端去;回到家,奶奶却告诉她爷爷已经去了;悲伤之余,煜煜和伙伴相约去找父母回来;在山路上,煜煜差点掉下山崖,幸好被游客和追来的余老师救起;他们还帮煜煜安葬了爷爷。影片里一些本来无关的人物,却被导演安排闯进故事。他们身上承载着受众的视角去聆听并反作用于故事,影射了导演引导受众价值观的意愿。从影片评价来看,受众价值观念的引导效果基本一致,或感动,或同情,或联想自身经历,或期望社会关注……
二、“语态”传播的行为转化
语态,即话语形态的简称。影片创作者将自我意图以一种话语形式传达给受众,并带有明显的个人姿态。这种话语姿态是为了实现最终传播效果,呼吁受众形成集体行动力,实现影片意图。《幸福微笑》里,赵晓娟的母亲进城打工,她被迫放弃读书,照顾年幼的弟弟,还代替多病的舅舅演出赚钱。最终好心人把姐弟俩接到城里与母亲团聚。影片首尾呼应,是一辆宝马车载孩子进城的画面。这便是导演带给受众的行为引导。
受众能否做出行为反应,受到“选择性接触”的影响。首先,传播者主要为公益组织、青年导演和大学生,作品数量少,品质不高,极易被浩如烟海的商业影片湮没,影响力微小。其次,微电影传承了电影的娱乐性,从受众心理来看,受众更希望在压力之余,通过微电影来获得短时的脑力休息和娱乐消遣。受众关注少,自然很难产生行为效果。
从网络评价看,有人会以“力挺公益”、“我们在行动”等话语发出呼吁。但在这个多数沉默约等于整个社会沉默的时代,个人或少数团体的呼吁行动难以引导全社会的行为方向,也难以撼动务工和留守现象继续存在的大局势。
“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壮大,微电影将这一题材纳入是有益的尝试。但这种尝试尚不成熟,传播效果欠佳,急需剖析问题,变换策略。内容上加强纪实风格,去除表演的矫揉,增加深度和真实感,以更符合受众心理定位。制作上加强明星效应,明星是引导受众选择的标签,其专业表演更易将影片情绪传染给受众。传播上加强媒体合作,尤其是与电视媒体的合作;电视媒体对政府和社会具有强大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微电影作为公益影片,借助权威的媒体平台,更易消除传播不确定因素,打消受众疑虑。
本文作者:郜琪 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