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个性品质的影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锻炼对个性品质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体育锻炼对个性品质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方法   1.1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经历了从萌芽到独立再到生活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发展过程,且日臻完善、不断进步,其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也日益密切。知识经济的来临则使这一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人们不仅重视体育锻炼对人产生的生理作用而且开始对心理的甚至社会的适应功能日趋重视,对个性品质及其与社会的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更为重视。   1.2研究方法   研究个性品质的发展不仅要用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而且更加需要用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生理的等   2.1体育锻炼对个性影响的运动心理研究现状及其测量手段的发展   以往有关体育运动与健康个性的研究,局限在竞技运动方面,研究的手段主要是采用特制理论对运动员进行选材和运动成就的预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实践领域的扩大,研究领域也随之从竞技运动扩大到体育教育、体育娱乐的范围,研究手段也从单一走向综合,开始采用生理、语言符号、运动行为和社会的等综合、联系的和发展的手段。笔者认为体育锻炼影响健康个性的因素或途径主要有生理、行为控制、注意、信息加工、逻辑思维、自我概念、自我意识、需要、兴趣和动机等动力性因素,甚至还有有关社会性别角色方面的因素,因而在运动心理的研究领域,体育锻炼影响个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体育锻炼对生理和运动活动认知方面的作用   体育锻炼对人的生理方面能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对人的身体形态、器官系统机能、运动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其实,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的作用也正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揭示。它一面可能过生理生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可通过提高人的认知,使人产生积极的心理变化。如运动心理家认为积极的身体活动可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自我身体的评估,进而产生更强的自尊心;提高的自尊心又会强化锻炼者对活动的知觉,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研究者研究了身体评估、身体活动和自尊心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身体评估与自尊心存在明显的相关(~t~,1976)。这样,我们可以将评估和自尊心的发展作为促进个性发展的途径。   2.1.2体育锻炼与人的动力因素的关系   人的工作、学习离不开广泛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而体育锻炼一样需要这方面的动力因素;反过来,体育锻炼也可以培养和丰富人的动力系统,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运动心理发展史和体育锻炼心理告诉我们,人们参加体育锻炼是有多方面需要的,除了一部分人出于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显示能力的目的外,更多的是为了改善体型、增强体质、结交朋友、寻求快乐、成为社会群体一部分。这些丰富多样的目的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多方面的需要,也反映了体育锻炼的多功能性。   为了探明体育锻炼的动机对人的作用,心理研究工作者提出了能力动机理论、成就目标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假设,并指明了全面的包括个体差异、客观环境和动机指向的综合的研究发展方向。其中能力动机理论认为,主观有能力感和内部控制的个体在活动中会付出更大的努力并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而有些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认知、心理能力、自我价值和希望未来成功方面,都比不锻炼者高(州ss,1990),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控制点应作为健康个性的反映指标之一。   2.1.3体育锻炼对塑造社会行为的作用   我们都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培育人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和协作的社会行为。如Hel~ch和S沐nce(1977)的研究发现学校的男女运动员具有科学家一样的高成就动机。另外,根据性别范式的研究发现,女子更喜欢体现美的个人项目(体操、游泳、乒乓等项目);而男子更喜欢体现力量和竞争的项目(足球、篮球、击剑等项目)。为此,有人认为锻炼也是塑造社会行为的主要场所。这里比较明显的是竞争和协作的社会行为、高成就动机和性别角色的培养。   2.1.4体育锻炼促进人的社会化   我国的体育社会学家认为体育是人类社会的组成部分,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学理论认为所观察到的行为能力被强化,并能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来,这是个体通过模仿、仿效和不同类型的学习而社会化的。社会化的过程比较重要的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受个人、其他人员和社会环境的特点的影响。体育锻炼的研究表明社会化与体育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Webb(1969)竞技可勺11练人职业的、政治的和社会生活的角色意识。   结合个性测量研究手段的现状和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采用下面几项指标进一步进行探索。   初步研究结果   为了探明体育锻炼对人的个性的影响,笔者选择了武术和乒乓球两个项目对青少年儿童的控制自觉多维度的作用。结果表明(见下图),两个项目的儿童内部控制多高于外部未知方面利他人的控制,在躯体内部控制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长期参加武术的儿童(半年以上)在认知未知方面和躯体他人控制方面,低于乒乓和短期活动的儿童(半年以下),显著差异分别达到0.037和0.045。说明体育活动在躯体活动控制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心理方面的影响具有差异,其中武术在降低认知未知方面和躯体他人控制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乒乓球在提高人的反映力和观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另外,根据理论和研究的结果,我们同样可以了解到群体项目其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