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体育锻炼行为和社会认知理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锻炼行为的概念界定 从现阶段我国成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来说,尽管动机是多样的,但是,绝大多数成人参加体育活动的第一位的动机或目的都是为了健康,因此,锻炼行为首先是为了健康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其次,大部分人从事的体育活动大都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虽然广播操等锻炼形式是在工作时间内进行的,但是就其活动量和持续时间在所有体育活动中所占的比例来说占较小部分,因此,锻炼行为是主要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身体活动。 体育活动要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征,否则不可能产生应有的健康效果,因此,锻炼行为是具有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等特征的身体活动。 因此,我们将锻炼行为界定为:锻炼行为是主要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以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一定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的身体活动。 2影响锻炼行为的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CognitiveTheory)认为,人的行为受许多先天因素的影响。但不同的是,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认为,环境刺激并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唯一因素,一个人的行为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人类行为既受制于环境,也影响着自身的生理状况、认知评价及周围的环境因素;人是具有思维能力的有机体,具有自我指导的潜能,个人的认知因素对行为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引起人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认知理论是条件操作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综合。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人因素、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的。也就是说,行为、环境和个人因素相互作用、双向决定,这种互为因果的模式,叫相互决定论。行为因素包括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等,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环境、工作场所、场地设备、家庭器材等,个人因素包括认知、情感、生理等。这种相互决定论的概念假设,个人既是他们行为的中介又是行为的主体。个人是行为主体,是指个人是行为的发出者,个人是行为的中介是指,外界环境要影响和改变行为,必须通过影响、改变个人这个中间环节才能达到目的。 行为可以是个体发出的行为,也可以是群体发出的行为。笔者以社会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个体行为的角度分析影响成人锻炼行为的因素。 2•1个人因素 锻炼行为是参加锻炼的个人所发出的行为,即行为的主体是人,因此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保持。为此在分析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时,首先要研究行为主体对锻炼行为的影响。个人因素是与行为主体自身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影响锻炼行为的最直接的和主要的因素。个人因素包括人口学因素,知识态度和信念,心理特点和行为技巧等因素。 2•1•1人口学因素锻炼行为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体所从事的行为,因而锻炼行为反映了行为主体的某些特征;反过来说,行为主体的特征也决定了其锻炼行为的特点。分析行为主体的人口学特征与其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如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是研究锻炼行为最基本的工作,有助于了解其锻炼行为,进而控制和指导锻炼行为,为健身工作服务。 2•1•2知识、态度和信念这里所指的知识是指与锻炼有关的一些知识。知识是形成态度和信念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引起行为变化的必要条件。因此,如果人们参加锻炼主要是为了保持或增进健康的话,那么对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的知识则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一般而言,拥有锻炼知识越多的人,对锻炼认识越全面而深刻的人,越有可能从事体育锻炼,并长期坚持。态度和信念也影响锻炼行为的开始、变化和保持。 2•1•3心理特点成人所进行的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人们也不例外。人们所参与的体育活动和锻炼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它受人们的心理因素所驱使,这些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习惯等。因此,影响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因素当然也应该包括这些因素。 2•1•4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是个人相信他们能成功地执行一个行为的程度,它区别于结果期望。结果期望也是社会认知理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结果期望是对行为结果的信念。例如,参加锻炼的人也许期望健康状况的改善,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同,或者期望把锻炼的结果作为体验自我满足的手段。锻炼的结果可划分为即时的益处(如紧张水平的降低)和长期的益处(如身体形态的改善)。 2•1•5行为技巧锻炼所获得的健康益处是建立在人们经常性地进行体育锻炼这一前提之上,偶尔的锻炼是不可能获得这种健康益处的,因此锻炼的坚持十分重要。为了能长期坚持锻炼,人们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行为技巧。 长期地重复一种锻炼项目,人们可能由于单调而对之逐渐失去兴趣,最终放弃锻炼;人们进行锻炼都有一定的动机驱使,有一定的目的和目标,如果锻炼一段时间后,目的未达到,目标未实现,那么可能会因失去信心而放弃锻炼。为此需要采用一定手段的进行自我激励,如自我动机、目标设置、自我强化、过程的自我监督等自我控制的技巧。 2•2项目因素笔者所作的调查表明[1],中国科学院知识分子参加散步和跑步锻炼的人的比例最高,其次才是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他们选择散步和跑步进行锻炼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首先,散步和跑步(即走和跑)既是人类最基本的身体活动形式和活动技能,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活动方式。不管是工作或是学习人们都离不开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因此易于普及。其次,散步和跑步对锻炼的场地器材要求最低,因而所受限制最小。只要有空地就可以进行,甚至在街上也可以进行。第三,进行锻炼时要求锻炼者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也最低,且活动的量和强度易于控制和掌握,因而适合于各类人群开展锻炼。第四,在现阶段的我国,人们体育消费意识和观念不强、生活水平还不高因而体育消费水平也有限的情况下,几乎不需要什么花费的散步和跑步成为人们锻炼的主要手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第五,以科技人员为主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分子以脑力劳动为主,他们的时间观念较强且比较珍惜时间,因而比较喜欢散步和跑步这种易于安排的锻炼项目。第六,散步和跑步易于以个人锻炼的方式进行,不需要同伴,因而更灵活,便于将锻炼安排在一日之中。#p#分页标题#e# 不同的体育项目有不同的特点,对练习者的技能和体力有不同的要求。如选择游泳进行锻炼,练习者首先至少要会一种泳姿,其次要有进行游泳的地方,如游泳池或江河湖泊海等客观环境条件,其次需要具有一定的体力水平。离开了这三个前提,行为不可能发生或者不能持久。选择其他项目进行锻炼也有类似的情况。 中国科学院男女知识分子在选择锻炼项目上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例如女性较男性更喜欢参加健美操(广播操)、交谊舞体育舞蹈,而男性较女性更喜欢乒乓球、足篮排球等。也就是说,女性较男性更喜欢参加有助于塑造美、带有柔性的项目,而男性则较女性更喜欢较激烈的、有对抗性、有乐趣的、带有刚性的项目。如果相对更适合于男性的项目,如足球,让女性进行锻炼,或者相反,相对更适合于女性的项目,如健美操,让男性进行锻炼(尽管不应该是如此,但现实中的确是如此),那么,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有组织的锻炼课(如健美操班),如果运动强度超过锻炼者感知的强度(觉得强度过大),不方便,不合锻炼者口味,或者收费过高(超过了锻炼者所能承受的限度),那么,锻炼者有可能退出这种锻炼。然后,也许会重新选择别的项目进行锻炼。 由此可以看出,项目因素也是影响人们锻炼行为的因素。相比较而言,哪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锻炼花费较小、对个人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要求相对较低的、以个人方式的项目比较易于受人们接受。总之,项目因素也是影响人们锻炼行为的因素,它影响人们锻炼行为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等要素,也影响锻炼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保持。 2•3环境因素人总是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因此这些环境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制约作用和影响作用。就环境与人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环境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根据环境的性质,可以将环境分为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影响锻炼行为的环境首先是物理环境,例如,是否具备人们喜欢的项目所要求的场地和器材,参与该项目所要求的经济花费是否超过人们所感知的水平;其次是社会环境,如某一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是否形成了锻炼的气氛,即人们是否认可或崇尚锻炼。 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在家庭内部更是如此,因为家庭内部的人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也最亲密。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体育锻炼行为也是如此。家庭内部成员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可以分为平辈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夫妻之间、弟兄之间、姐妹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非平辈之间的相互影响,如父子之间、母女之间、父女之间、母子之间。一个家庭成员的锻炼行为是对其他家庭成员锻炼行为的一种暗示和支持。另外,家庭成员由于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之中,一般存在着家务事的分配问题,因此,一成员参加锻炼,如果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不支持的话,那么其锻炼行为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如同学、同事、朋友、邻居等,这些社会关系也对锻炼行为也有相当的影响,尤其是亲密的好友更是如此。因此,在分析环境因素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时,不能不分析人际支持这个重要因素。 本人所作的研究表明[2],家里其他成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也即是说,家庭成员之间的锻炼行为会相互影响;家里其他成员支持其锻炼的人更有可能参加锻炼;好友支持其锻炼的人更有可能参加锻炼。 3影响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健康行为学认为,以增强体质和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体育锻炼是健康相关行为,是预防与保护性行为,是有利于健康的、外显的、基本的促进健康行为[3]。国际上著名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家格林(LawrenceW.Green)将影响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相关行为的因素分为三大类[4]。 任何一种行为均受上述三类因素的综合影响,还因为行为的多面性,这种多方位的作用显得特别重要。具体到锻炼行为,也有同样的情况。影响锻炼行为的倾向因素可能是人们对锻炼价值的认识,由此产生的需要、动机等;促成因素可能是一定的场地器材、时间、经济基础和锻炼技能等;强化因素可能是锻炼者参加锻炼加后身体的舒服感、自信心的提高、体型的改善、健康状况的提高或者人们的赞扬等。就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分子而言,尽管参加锻炼的人的比例较高,但是能达到相当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人的比例并不高,原因可能主要是促成因素的问题,即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缺乏等。 前面所讨论的与锻炼行为有关的因素都可能对某一个体的锻炼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样一种因素对不同个体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不过我们可以从特殊中找出共同的东西,以利于了解、控制和预测人们的锻炼行为。 4锻炼行为的综合影响模式 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主要理论,对影响锻炼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影响其锻炼行为的因素也许不尽相同,其中有些因素是主要的,有些因素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