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我国的体育课程教学现状

 

高校体育是连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当前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教育的思想正在普及,体育教学应该朝着发展学生个性、调动学生主动性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方向发展。本文以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体育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对体育教学如何进行改革进行了分析。自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校体育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提高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把体育教学改革继续推行下去。   一、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观念陈旧,形式单一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时间一般设定为两年,教学内容包括排球、篮球、足球、健美操、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等,教学理论内容包括体育锻炼方法、体育竞赛规则、体育运动技术及体育卫生保健等,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整体教学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这是违背素质教育的出发点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和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对体育教学的忽视   目前,体育教学在部分高校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体育工作者对体育教学的工作热情锐减。高校体育教学队伍呈现出优秀人才匮乏和现有人员过剩的现象,一方面当前急需的人才引进困难,原有人才流失严重,造成教师队伍结构不稳;另一方面现有人员过剩造成富余人员流动困难,并且评估机制缺乏合理性,人才无法合理优化和配置。   (三)体育理论教学滞后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模式,体育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理论知识传授所占的比例,单纯强调提高学生体质,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的观念无法在学生心目中深入,体育意识淡薄,缺乏自我锻炼意识,导致观念滞后。体育理论知识对体育技能起着辅助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高,缺乏理论知识势必会影响学生技能的掌握。   二、体育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体育大词典》中对体育的定义为:“以身体练习(体育动作)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灯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全面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供运动成绩水平,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的本质是强身健体,因此,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身体结构的不断完善,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健康状况。健康的体质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把体质的发展放在首位。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是学生掌握体育竞赛技能、体育运动习惯和培养正确的体育观念的关键时期,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发展的中心环节,也是我国实现国富民强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环节。体育教学要以定义为发展前提,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不忘学生个性的培养。   三、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确定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身体健康为目标,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体育能力的锻炼。体育教学改革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定终身教育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使他们不仅在学校,而且进入社会后都保持健身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坚持体育锻炼,把其当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体育教学改革还应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为教育目标,将健身知识和健身技能、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二)体育教学改革要满足学生需求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划,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满足了学生对体育教学多样化的需求,活跃了教学气氛。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日益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完善的时期,他们有着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较强烈的独立意识,教学过程中主动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对体育教学存在较高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体育知识的渴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他们不仅要求掌握体育技能和技术,还要求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这些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头脑,有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对身心健康的渴望。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竞争的加剧,使人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病,大学生开始认识到健身不仅是在校期间的学业需要,也是以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3.对体育娱乐的渴望。   娱乐本身就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大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也是为了愉悦身心。体育教学的娱乐性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成为体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高校体育除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对体育认识的提高,培养健康意识,并掌握相关的体育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努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生命的延续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