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国内体育学习中的德育渗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加强德育,素质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两种素质上。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学科所含德育因素自然、有机、不留痕迹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体育课教学是活动的课堂,比其它学科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结合教学内容,发展学生个性心理 当今社会发展无处不存在竞争机制,而体育课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恰恰能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种竞争机制的存在,完美的个性心理品质是个人能有所追求的保障,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就是说成就大事业,要对个性心理品质进行刻苦磨练。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如在跨栏跑的教学中,通过刘翔勇夺奥运会金牌破世界纪录为国争光的英雄事例,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熏陶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然后讲解跨栏跑学习的意义作用,让学生懂得只有经过不懈努力,才能战胜自我,达到增强体质和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目的。再如在体操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志软弱胆小犹豫不决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针对实际情况设定一定障碍,降低难度,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完成,获得成功,培养他们勇敢、果断、顽强的精神。 二、利用恰当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每个人都有对成功的追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有成就感,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不懈努力进取,才有可能成功。同时要让学生知道每个人的竞争意识是不可缺少的。而广大中学生那种争强好胜,对未知的追求、探索精神,正形象地表现在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和体育运动各个项目中。每个学生都想在竞争中获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利用这种良好机制,在体育课中运用游戏比赛、教学比赛、测验比赛、体育达标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加强学生自信心及毕生信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竞争心理是成就感的反应,其以自尊心为基础。体育课教学内容中都具有强烈的竞争性,而每个人都需要成功,都希望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抓住每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斗志。 三、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体育教学内容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是需要同学们团结协作,共同完成的集体项目,如接力跑和球类项目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这些课程内容的特点,要向学生强调全局观念和集体的力量,着重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抓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针对少数学生个人英雄主义表现,及时给予纠正,讲清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提倡和表扬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学和同伴出现的失误,提倡互相鼓励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技术好的同学积极帮助技术差的同学,共同进步、提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与他人共处、合作的意识和精神,让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脑海中形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到榜样对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用体育英雄事迹来教育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熏陶他们的情感,来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荣誉感,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 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用教师的行为和形象感染学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德育示范作用 体育教师的举止言行、仪表服饰、神态气质和习性,无不作为信息传导于学生大脑,反馈于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大部分时间在室外进行,课堂空间较大,学生身体活动及心理活动受外界影响较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外界环境因素不利的情况下,就更应起到表率示范作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课堂德育示范效应。如在进行跑的练习中,为了学生能有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教师要主动清理跑道、整理器材,使学生们在无意识中自觉培养起爱护场地、器材、学校公物的良好品质;在冬天上体育课时,寒风刺骨、黄沙弥漫,而教师笔挺的身姿、洪亮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在感召那些稚嫩的心灵;在夏天,迎着炎炎烈日,教师认真讲解动作要领,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帮助学生进行练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优良意志品质。教师这种以身作则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甚至终身难忘的印象,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不可能通过某个人、某件事就能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目的。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牢记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首要地位,抓住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和学生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思想品德施以良好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为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