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情感设计的意义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想象与情感设计的意义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想象与情感设计的意义探究

作者:肖玲 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想象情感设计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

(一)想象与情感设计在演唱艺术中的作用想象与情感设计是指在演唱艺术中通过对作品进行分析理解,精心设计和构思的演唱画面想象与情感,以完美艺术形象表达作品的情景和意境,使作品与演唱艺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在演唱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是激发想象的动因和源动力,反之想象也具有刺激着情感的深化作用。黑格尔曾指出:“创作就是艺术想象活动,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3]。高尔基说;“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4]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对大脑中已储存的记忆表象通过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思维心理过程。艺术想象在人类创造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源自生活,以生活中的经历为材料,这些来自日常生活的经验升华后逐渐被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才使这些精神层面的创作具有了情感。而情感又是推动想象展开的动力,最后传达作品感情纽带的是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在艺术作品中出现的能诉诸人的感觉和感情,使人想起人和人的生活的感性形式。”[5]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把自身生活经验、情感体验通过具象或抽象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来的特殊形式。艺术形象可分为:视觉、文学,听觉和综合艺术形象。其中文学形象最具代表性(也可称为“想象艺术”),依靠文字语言为媒介来塑造形象。文学形象是一种间接想象的艺术形象,它通过语言媒介凭借想象来塑造艺术形象。歌曲演唱也可以说是“想象的艺术”。每一首歌曲都由词、曲两部分组成,歌词决定了一首歌的内容、主题思想,而音乐则表达了一种意境,最后通过人声作为媒介传递给观众。如歌曲《映山红》源自电影《闪闪的红星》,歌曲描写了抗战时期,某夜夜半时分,在山上茅草屋内,当冬子问妈妈爸爸和红军何时回来时,这位母亲发自肺腑唱起了“夜半三更哟……”。而当这首歌脱离影片背景在舞台上单独演唱时,观众就会随着演唱者的歌声想起那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因此可以说艺术作品的原型都来源于生活形象,但又不等同于生活的原型。所有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生活的情感积累,并通过艺术想象把这些积累化为艺术形象,再经过精心设计呈现给观众。

(二)想象与情感设计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声乐训练是一门很抽象的艺术,教与学都必须通过想象再转化为形象或语言最后达到完成技术训练的目的和作用。声乐训练中,教师会使用一些启发性的语言或肢体动作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启发学生理解歌唱发声的技巧,使学生根据启发、想象参与到思维创作中。如在技巧训练中的吸气环节教学上,老师为启发学生说;“想像一下百合花的气味,然后用鼻子闻闻看。”这时学生的脑子里就会想象闻花香时的情景,再把这种想象运用到吸气动作中来。在作品演唱训练中,想象与情感设计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家乡……”,演唱者就要展开想象的空间,根据歌词提供的材料,想象着每当看到桃花盛开时,就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演唱者内心就会浮现想象的画面。类似这样的想象,实际上就是演唱者把抽象的概念,通过想象为日常生活中具象的某个生活场景、动作、或行为直接运用到演唱中来。这种想象转变的手段可以使问题快速得到解决。可见想象与情感设计对声乐技巧训练、作品演唱训练具有指导性作用。并且贯穿于训练的始终。

(三)想象与情感设计在表演中对心理素质的调节作用声乐艺术的最终目的是演唱者把一首首声乐作品通过艺术加工呈现给观众。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演唱者在舞台上表演时会出现怯场的现象,有的演唱者在老师琴房或自己练习时都唱得很好,只要一上台就出现唱错歌词、高音破音,有时甚至出现突然失声等严重后果。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主导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一是专业技巧、技能因素。二是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因素。专业的技巧、技能在长期努力训练中会得到逐步解决。获得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演唱者不可忽视想象与情感设计在演唱中所起的作用。作品演唱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过程。想象与情感设计在整个演唱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时有演唱者在演出前对作品没有一个事先的想象与情感设计就贸然上台演出,有时台下可能一些突发因素,手机铃响、小孩哭闹等等,台上的演唱者就会分神出现音唱错、忘歌词等问题。如果对作品事先有整体的想象与情感设计,上台后完全化为作品中的人物,进入作品画面或意境中去,忘却现时的一切,紧张心理就迎刃而解。更不会受到突发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想象与情感设计在克服演唱紧张心理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6]

想象与情感设计在《问云儿》中的运用

(一)《问云儿》的创作立意、分析

1.作品简介《问云儿》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徐景新作品,原为影视作品的插曲,但因其旋律清新淡雅、乐思凝炼精致、技巧上融民族美声唱法相结合,为诠释者提供了相对广阔的表现空间,以其出色的艺术品质从一首受众广泛的影视歌曲升华为更具艺术内涵、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的艺术歌曲,无可厚非《问云儿》最初是作曲家为电视剧所需剧情而创作的。但这首作品真正被大家熟知,是2002年第十届青歌赛参赛选手邓蓉演唱这首歌曲并获奖后脱颖而出。它有着广泛的传唱性。也成为很多参赛选手参赛首选曲目之一。

2.曲式结构分析第十届青歌赛参赛选手邓蓉演唱的《问云儿》与之前电视剧中的插曲在旋律上变动较大。在曲式上曲作家加入了引子和尾声部分,《问云儿》为三部曲式,结构图如图1。

3.歌词解析《问云儿》由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女士于1998年为其电视剧《苍天有泪》第一集中的一首插曲而写的词。琼瑶女士的作品大多以表现唯美、浪漫的故事为主,《问云儿》歌词也毫不例外沿用了词作者清新、浪漫、飘逸极富诗意的创作风格。《问云儿》前半段是规整的四句歌词,连续四个“问云儿”突出了一个“问”的主题,后半段歌词则使用不规则的散文诗句形式,借云传情,通过没有情感的云儿传递内心无限的思念之情。

(二)想象与情感设计在作品中的运用1.《问云儿》主题定位当演唱者面对一首新作品时,在情景设计上各个方面都要先有整体设想和定位。针对上文词曲创作背景的分析,笔者把《问云儿》的主题设计定位于“思念。#p#分页标题#e#

”全曲都是以“思念”为主线,把内心的“思念”寄托于漂浮不定的云儿,期盼云儿能为自己分担内心的思念之情,寄希望于云儿将自己的思念带给远方的人。同时也是托物寄情分散自己内心积压的情感。有了主题的定位,还要把握好作品是用第几人称来诠释。然后才进入到作品的演唱练习。根据对《问云儿》歌词、曲式的分析,笔者把整首歌曲分三部分来进行内心情感设计再到具体表现手法进行细化阐述。

2.作品设计与诠释1)《问云儿》引子部分的想象与情感及内心画面设计内心画面是演唱者根据词曲描述的内容而产生的内心音乐形象,也是演唱者通过声音描绘的音乐形象传达给观众后产生共鸣,最终引起观众内心或脑海中想象呈现的听觉形象。作品《问云儿》演唱者首先要设计运用什么样的音色、技巧来达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风格。不同风格的作品在音色、技巧上的运用都有所不同。通过实践,笔者认为《问云儿》在声音上的设计以“飘逸、空灵”来表现较为合适。引子部分曲作者只用了两个衬词“啊”和“呜”来表现。在演唱“啊”音前,演唱者就要事先注入自己内心的视像画面,要让这个“啊”字有内容、有情节、有故事,也就是要对整个引子事先有一个内心情感和景象画面的设计。如第一个乐句“啊”情感设计成内心想托云儿带个口信给远方心爱的人。演唱第一个“啊”母音时,内心就要带着一腔思念之情,眼前有一片天空的画面,眼睛在一个寻找云儿的状态中游动。到第二个乐句的“啊”可以根据前面第一句的情景渐入上升到在天空中找到云儿了的画面转变,并且情感上跟云儿有一个交流。第三个乐句的“啊”旋律上是一个八度的跳跃,就可以设定“我”要把内心的愿望、想法告诉云儿。第四个乐句的“呜”设计看着漂浮的云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它的身上。有了情感画面的设计后,在声音技巧上也要事先安排,演唱引子部分第一乐句时,情感设计是在寻找天空中的云儿,在声音的运用上就要从内在出发,眼前好似看着天空的画面控制着气息和音量由弱到强,带着内心设计好的情感唱出云儿由远至近飘过来的感觉。“啊”和“呜”这两个衬词。

在演唱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纯净,每一个乐句换气的气口都要有一个事先的安排,要随着旋律的律动情绪带动声音往前涌动。经这样一设计,引子部分的内在情感就清晰了,带着这样丰富的内在情感要求和期盼,加上演唱技巧的安排来演唱的引子,就会让整个引子演唱起来有血有肉,不会虚空。2)正曲ABC部分想象、情感设计与诠释引子后面是四小节的柱式琶音伴奏肢体,音响上带给人是一副云儿飘动的画面。进入正曲A段,曲式上是2+2+2+3结构,词作者连续用了四个“问云儿”来突出内心对远方的牵挂,“问云儿你为何流浪?问云儿你为何飘荡?问云儿你来自何处?问云儿你去向何方?”四个“问”在演唱时要设计出四种不同的语气,内心似乎真的看见眼前画面里的云儿并亲切地询问。“为何流浪?为何飘荡?来自何处?去向何方?”表面上是在问云儿,实际内心是在借云儿抒发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只有知道云儿要去哪儿后,“我”才能把真正的目的向云儿诉说。四个“问”内心情感设计可用起承转合的感觉来诠释,并且每一个“问云儿”之后情绪千万不能下泄,而是要为下一个问云儿铺垫,要有递进的层次感。四个疑问句的演唱,演唱者要特别注意声音的强弱对比,第一句稍弱mp,第二、第三乐句力度逐渐增强mf,第四乐句旋律速度上有一个渐慢的处理。在演唱上也要控制缓慢、渐弱控制音量,紧接着进入B段。根据乐谱提示,B段速度渐快、旋律更活跃,伴奏中和声虽未做改变,但织体上使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在节奏上加密,使得此处的音乐情绪与A段形成鲜明对比。

歌词“在你翻山越岭的时候,可曾经过我思念的地方?……”这几句歌词我们可以把情感设定为“人与云”的沟通了。而内心的情感设计就是要找一种跟云儿对话的感觉,就是“我”在与云儿面对面进行沟通。并把内心的目的告诉云儿。在演唱B段时,要注意吐字清晰,但又不能把每个字咬死,要让气息控制声音流动着往前送。特别注意要用一种说的感觉来演唱B段。带着一种稍稍急切的心境进入下一段。C段分为两部分8小节为两个乐句的抒情段落4+4结构,后10小节4+6的结构,进入C段内心情感设计就是把“我”的“思念”告诉云儿,让云儿传递给远方思念的人。“告诉他。

唯有它停留的地方,才是我的天堂。”C段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尤其“啊”的处理在演唱时不能只当一个衬词来唱,内心一定要有内容,要把内心无限的思念之情全部融在这个“啊”里。接着把内心积压的思念之情在“告诉他”这一乐句中全部迸发出来。演唱时注意无论是情感上、情绪上、技巧上都要达到激动、饱满、高涨的顶点。在声音的运用上,要把握好一种空间的感觉。之后缓慢往回收。最后目的是告诉他“唯有它停留的地方,才是我的天堂。”这一句在乐曲中重复演唱是表达“我”对他的思念的主题。在情感处理设计这一句的时候要注意第一句与第二句的不同,第一句“唯有……”是托付云儿的真正目的,第二句“唯有……”就是与云儿即将分别依依不舍的嘱咐。3)尾声部分想象、情感设计与诠释尾声10小节三个乐句,3+4+4结构。与引子材料呼应。尾声部分无论是从速度还是表情记号都是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情绪。如C段的速度是58,在C段乐谱上的表情记号是f—mf—P(“强—中强—弱”)的走向。而到尾声的速度就只有44。表情记号一开始就是P(“弱”)直到结束。此段旋律的材料与引子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但在内心情感、意境的设计处理就要与引子完全不同。引子是以寻找云儿为核心。而尾声则是以依依不舍告别云儿为内心的情感设计为主线。尾声第一个乐句设计成目送云儿慢慢飘远,中间有一个跳音,设计仿佛是云儿飘远时忽隐忽现的画面。第二乐句设计目送云儿真的远去、远去直到飘向天际看不到了。最后一个乐句可设计成,哪怕看不见云儿了,还是要对着云儿飘远的方向送出最后诉说与叮嘱。尾声的演唱,音色上与引子基本一致,但情感情绪完全不同,尾声部分要注意用气息控制音量,又要让声音传得很远。整首作品一定要把握音色统一。声音要像飘逸的绸带一样给人以光滑飘动的感觉。每一句都要有一个整体的句感,事先一定要处理好轻重缓急。把握好整体的流畅,并且要把握声音感觉一直是在一个圆圆的通道里,忌讳声音忽前忽后。当然,整首作品要一气呵成,情感的设计是递进层次,但主线不能断,哪怕是间奏部分演唱者内心情感也要随着间奏而变化。这样才能真正赋予一首作品丰富的情感。[7]#p#分页标题#e#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待每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不仅要有扎实的演唱技巧和解读音乐文本的能力,还要对歌曲的整体风格与情感表达有准确的理解和全面的设计。只有将理解作品、领悟作品、设计作品三者统一时,才能将词曲作家的精神、情感、立意进行自我体悟,转化为自我的真情实感,才能将声乐作品生动、真实的传达给观众,进而,将单纯的歌曲演唱真正提升为至臻完美的歌唱表演艺术。“对于声乐作品的诠释,科学的发声、音准的掌握、气息的控制固然重要,但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唱歌不仅仅是唱声音,比发声更重要的是唱音乐,比情感。只有把自己心灵的感情融于歌声中,做到‘人歌合一’用心歌唱,用真情去表达才能真正地演唱好歌曲,才能打动人们的心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