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欣赏教学内容及特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选好题材和内容 在美术欣赏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许多时候会增加一些欣赏内容。在学生欣赏的题材与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要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易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的作品。为此,可采取以下方法归类:1.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题材。2.把所要欣赏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3.可以选择学生自己创作的优秀作品,作为补充材料。 二、引入多媒体 欣赏本身需要有强烈而直接的视觉感受。而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图形功能、丰富的色彩和逼真的音响效果,能以多种方式传播信息,并能提供友好便利的交往方式。对美术欣赏课有重要的辅助教学作用,在教学演示上达到了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1.变抽象说教为形象演示。计算机可以将课件制作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在教学中,对于点、线、面、体的理解,以前只能枯燥地讲解,现在通过计算机的帮助,教师可以成功制作出简易动画,演示点到线、线到面、面到体的整个运动轨迹,并运用在画中的不同位置来观察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构图。 2.营造美的气氛。在欣赏教学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校正教材中图片在色彩上的偏差,调节画面的对比度、饱和度、清晰度,还这些图片以本来面目。在欣赏过程中还可配上适当的背景音乐,收集与作品内容有关的材料背景,制作成VCD格式的文件。如在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时,可以先播放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风光电影片断,再慢慢按时间顺序出示经过调节的艺术大师的作品,再配上音乐讲这些画家创作的小故事。使学生较容易归纳、理解画面中的严谨、宏伟、庄重的艺术风格,通过对比也能欣赏到文艺复兴时期新油画的出现在色彩上进行的改革风貌。 3.增强欣赏效果。美术欣赏课有很强的直观性,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数码投影仪,就可以将作品清晰地放大展示,让学生在欣赏课上能够真正地“欣赏”。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幅长卷,现在的图片资料在书中显示得很小。在制作课件时,可以让它分段显示,再进行长卷的浏览,这样一来,学生对画面的每个细节都了解得很清楚,连韩熙栽面部的那种彷徨的表情都能观察到了。 三、规范教学流程 欣赏要达到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作品内在艺术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对艺术形像的审美感受能力。欣赏教学过程须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为此一般可采取以下策略形成可操作的欣赏程序,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作品,避免欣赏的随意性。大致的环节为:1.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3.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 4.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如欣赏色彩时渗透“色调”的概念,在欣赏构图时,讲解一下“构义”的含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 四、广泛联系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我认为永不过时。因此把美术欣赏引入生活,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具体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艺术作品的魅力,让学生产生兴趣,这也是美术教学法不可缺少的。如我在中国民间美术鉴赏教学中要求同学们到老人家里,亲戚家去搜集旧的年画、剪纸、民间玩具、草编、竹编等,从报刊杂志搜集有关图片资料,并按类别、作者、创作年代、风格等整理出来,加以文字说明。同学们在搜集过程中亲眼见到民间艺人熟练的剪纸工夫,不用草稿,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就出来了,生活这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课堂教学,学生获得甘醇美酒般的民间艺术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劳动群众质朴、热情和醇厚的情感,深深打动了同学们的心,这是无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