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绛彩瓷的艺术特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浅绛彩瓷的艺术特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浅绛彩瓷的艺术特色

 

瓷器是中国一项重大的创造。瓷器以其特有的精湛技艺和绚丽装饰,带给人精神的舒悦与美感。从唐宋至明清,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产生的瓷器瑰宝,经由“陶瓷之路”传送到世界各地,对世界物质文明做出了伟大贡献。清末民初时期浅绛彩瓷的辉煌,文人画家的作用功不可没。也正因为受到文人画审美趣味的影响,才有了后来景德镇陶瓷绘画艺术的繁荣和辉煌。   一清末民初的浅绛彩瓷   “浅绛”原是中国山水画的术语,指元代文人画家黄公望创造的一种水墨画,即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以淡赭、花青、藤黄等颜色渲染而成的山水画。中国画里的“绛”色就是赭红色,其颜色多由间色组成,又染以浅色,故名“浅绛”。什么是浅绛彩瓷?清末民初在景德镇出现了一种釉上彩陶瓷,叫“浅绛彩瓷”。它是以一种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已烧好的白瓷胎上绘制纹饰后,染上浅淡的赭石与极少的水绿、草绿、淡蓝等色彩,然后入火经700℃左右的低温烧制而成。特点是在釉面上作画,色彩格外鲜艳夺目。画面用色薄,色调清淡柔和,艺术风格与纸绢上的浅绛山水画大致相同。题材除山水之外,还包括花鸟、人物、走兽等。清末民初,无论是日用品瓷器还是陈设瓷器上都流行浅绛彩瓷,它首次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诗、书、画、印”表现在了瓷器上,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浅绛彩瓷属于民窑产品,盛行于市民阶层与中小官吏。由于浅绛彩瓷具有深厚的文人绘画风格,加上文人画家用精彩技艺所描绘的清新淡雅画面,使一些上层官僚喜欢用其作为馈赠礼品。   二清末民初浅绛彩瓷的艺术特色   清末民初文人画家的艺术个性从浅绛彩瓷的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清末民初的浅绛彩瓷体现出陶瓷艺人的精湛技艺及其高度的文化修养。无论是从画面设计、勾画到渲染全部是一人完成。   1题材广泛,体现浓厚的文人画特征   浅绛彩瓷的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及清供等各类吉祥图案,并采用宋元明清及同代绘画名家的纸绢画为摹本进行彩绘,体现了陶瓷艺人浓厚的文人画特征。山水画取材于黄公望、倪云林等人。一般选取有云山飞瀑、山间农舍、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渔舟风帆等幽静林亭一类的小景。画家用一层褚石、一层花青来形象地表现出远山的层次感,景色中的人物则采用非常醒目的红色或青色点缀。如程门的作品充满十足的“文人画”书卷气,他擅长山水并且构图完美,画面生活气息浓郁,用笔劲秀,自然天成,表现出一种令人神往的逸趣。王少维的浅绛彩瓷作品笔墨清淡、优雅,他用淡赭等色渲染景色,使画面产生极强的艺术效果,与水墨山水画同出一脉。   人物画题材包含了许多历史人物及历史故事,并模仿唐伯虎、任伯年等人的画风。体现文人趣味的高士图有“太白醉酒图”、“渊明爱菊”、“竹林七贤”等;描写民俗文化、反映百姓生活的有“麻姑献寿”、“渔樵晚归”、“垂钓图”等;仕女图以工笔重彩为主要表现形式,有“少女春困”、“弹琴”等;如在汪晓棠的作品中,仕女造型优美、纹饰描绘精细、衣褶如行云流水、姿态轻盈、设色鲜艳明快,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花鸟虫鱼题材,以传统寓有吉祥之意的图案为多,师法元人华秋岳等的笔法和构图,如“安居乐业”、“富贵白头”、“三星高照”、“祥云飞燕”、“绶带海棠”及“果蔬图”等题材,象征祥和美满的幸福生活,折射出人们的人文价值观。在艺术的创新上,晚清浅绛彩瓷艺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使浅绛彩瓷彻底改变了瓷绘艺人图案死板、分工细的做法,并多借宋元以来画面色调儒雅的文人画稿在瓷胎上进行书画,使文人画的风格得以充分彰显。   2诗、书、画、印完美结合清末民初,由于文人画家的参与创作,他们把自身的文化素养、欣赏爱好、审美趣味都溶入到了浅绛彩瓷中,首次将中国画表现在瓷器上,使浅绛彩瓷的文化气息更加浓郁。另外,浅降彩瓷还开创了瓷画上题写诗词、干支年月与作者署名的先河,有的还在落款处绘有印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成了浅绛彩瓷独特的审美形式。程玉庭于清代同治壬申年制作的《山水人物花鸟》六方壶,题款(1)“祈闾钟山程玉庭作”,(2)“壬申秋末于昌江画,仿元笔意,庆懋叔祖大人雅正,封侯玉敬赠”,字体遒劲有力,笔画的粗细、曲折、方圆、横直交替产生出和谐的画面。此壶上六幅瓷画用笔细致灵秀,勾皴染点于一体,赋彩淡雅明净,富有诗情画意。其中两幅山水画,画面萧敬简远,意境野逸空阔,有元人山水画之风格。人物画“福在眼前”中,儒士席地而坐,凝望眼前飞来的蝙蝠,神态逼真,内心充满了憧憬之情。   汪友棠《九美图》提梁壶,题款“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乙亥之秋月,子苹仁兄大人清玩,汪友棠作”,融诗于画,化画境为诗境,此图属汪友棠仕女画中上乘之作。九位美女婀娜轻盈之态毕现,且各具面目,清丽淑雅,中间二位美女对弈,二位美女旁观,引得一抚琴美女执扇而望。右侧一美女吹笛,一美女击鼓,又一读书美女为笛声所感染,凝神倾听。右侧一美女托香腮,独自对着案上画稿侧头静思。整幅画面将意境、构思与诗和谐般融为一体,充满了恬静的气氛和柔美的情调。以上两幅作品完美的将诗、书、画、印这一文人画的特殊形式美,表现在了画面中,既丰富了画面的形式美感,又深化了主题,使作品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总之,文人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共同构筑了文人画的精髓,浅绛彩瓷具备了文人画的特征,强调诗画相融,而浅绛彩瓷画面上的书法又与绘画的笔墨相融,使画面整体,给浅绛彩瓷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三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对浅绛彩瓷的影响   文人画与其它艺术门类相融合,提出“化境”的品格是文人画的宏大气象。反映了中国传统绘画精髓,具有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及独特的传统绘画审美风格。唐代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他的山水画《雪溪图》的构图由近景、中景、远景组成,描写了具有特殊风格与情调的自然景色,仿佛让人感受到了雪花飘落和行人脚步的声音,将观者致身于一片宁静的山村境界之中。其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对后世文人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宋苏轼等在王维的文人画基础上,强调以书法入画,并发展了水墨技巧。到了元代,文人画进入了兴盛时期,著名的文人画家有后世所说的“元四家”。这一时期诗书画印始成一体,诗情贯穿于画意之中,成为典型的文人画风格作品。明清两代,文人画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出现了徐渭、石涛、八大及扬州八怪等著名画家。浅绛彩瓷的题材涵盖人物、花鸟、山水、虫鱼等各类画科。而上述这些文人画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审美形式,对晚清的浅绛彩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瓷画家摹仿历史著名文人画家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纸绢绘画为粉本,以釉上彩料直接在白瓷胎上绘写富有诗意的画面,因此,浅绛彩瓷笔墨放逸、气韵生动、刻画传神、色彩淡雅、层次丰富,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晚清浅绛彩瓷代表人物金浩的作品比较完美,善长人物、花鸟、山水。花鸟学明代画家邹一桂工笔,又学蒋廷锡写意画法,山水仿明代文征明、沈周等吴派山水。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浅绛彩瓷艺术推向了巅峰,浅绛彩瓷画家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与瓷绘技艺,使浅绛彩瓷在中国瓷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浅绛彩瓷迎合了当时社会的需要,因此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喜爱。清末民初的浅绛彩瓷,其艺术风格质朴简练、生动秀丽,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对浅绛彩瓷在设意取景、构图、笔法等方面影响很大,其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分页标题#e#   1注重意境之美   文人画家对清末民初的浅绛彩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文人画特别讲究画面的意境,追求内在情感、精神的表现,尤其是元代以来,追求以神韵写意为最高境界,运用笔墨抒发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如明清画家石涛,擅长画山水和花卉。其画面构图新奇,笔墨刚劲、洒脱。画山水,朦胧的山色、萧疏的树影,简陋的亭阁、闲逸的雅士带你进入平淡静穆的境界。其淋漓而雄健的风采与浅绛彩瓷的风格一致。   2强调以意构图   浅绛彩瓷在意境、构图等方面都受文人画家的影响。浅绛彩瓷采用传统文人画的构图方式,摒弃了前期瓷画中题材繁琐并且绘画形式弱的风格,以意构图,选取能表现万千事物精华的典型结构,注意运用布局、空间进行疏密的处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如清末浅绛彩瓷名家俞子明的,以“抚琴盼友”画面为主题的浅绛彩瓷罐,画面构图采用近景写意手法,画中两棵松树相互一直一斜的对应。另一棵松树的树干只画了上半部并与主树相交,一主一次、显示出画面的层次感,虚实相映表现出松树挺拔向上,生机勃勃的气势,可谓有“顶天立地”的感觉,主树干两侧采用似梅花斑点的画法,干中间采用勾勒技巧来表现树的疤痕。而最为精彩的是画中的人物,一个高士宽衣免冠,面带微笑的坐在一块大石板上,左手捧着一卷书,右手抨着胡须,用期盼的目光注视着前方。一个小童,作者只画了半个后脑勺,下半身被松树遮掩,正怀抱着琴弦朝着高士方向走去,小童仿佛听到了身后有毛驴的铃铛响,急忙回眸观望,高士和小童朝一个方向望去,这一瞬间被定格在了画面上。好似将要看到久别的老友朝这边骑着毛驴匆匆赶来。画外似有画,人物眉目传神,正对应“抚琴盼友”的主题,整个画面,诗、书、画、印结合完美,表达了古代高士追求“世外桃园”的内心境界。空间及人物关系处理得十分得当,主次分明、疏密得当,相互衬托、神情呼应,显示出作者匠心独运的艺术表现手法。   3追求笔法用墨   浅绛彩瓷画师在笔法用墨及设色用料上,画法大胆泼辣,线条酣畅洒脱,不受任何拘束,以简取胜,用最少的笔墨高度概括表现生动的物象,耐人寻味。这些特点都是借鉴传统绘画的设色用墨,吸收了文人画家笔法用墨的风格,可谓浓淡有致,层次丰富。它吸收了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创造出“色分五种”的方法。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山石、树木、房舍和人物所产生出的多层次效果。如画山水小景,仅一个山坡、一条小溪,两棵垂柳,几只水鸟,淡淡几笔就描绘出了幽静秀丽的大自然。   4擅用题记   浅绛彩瓷艺人对文人画家非常推崇,我们从浅绛彩瓷的题记中可以看出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对浅绛彩瓷的影响。如“仿子久山人笔法”、“仿元佑老人之法”、“仿新罗山人笔”“、仿八大山人”“、仿宋人”、“仿元人之法”,程门《山寺图》题款云“拟桃花庵主画法”等。浅绛彩瓷艺人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审美观、创作情趣溶入瓷器中,并以书法题诗于画面,继承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形式,将文人画在瓷器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另外,浅绛彩瓷艺人将文人画中类型众多的书法,如篆文、隶书、楷书、行书用金文等融入到浅绛彩瓷中,使浅绛彩瓷在布局上充满艺术趣味,丰富了浅绛彩瓷艺术的内涵。   综上所述,清末民初文人画家参与浅绛彩瓷的创作,在文人画的基础上,通过文人画家的努力,在瓷器上将“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发挥到了极致,构成了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审美形式,使得该类瓷画充满了文人画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