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龙虎山的造型艺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座宝库。弘扬、完善这座宝库的是一代又一代华夏人的职责。在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中,道教美术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道教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道教美术是以宣传道教教义与道教思想为内容的一种造型艺术。它包括道教绘画、道教雕塑、道教建筑等。中国道教美术可谓历史悠久。以道教故事为题材的道教绘画,自晋代画家顾恺之始,历久不衰,画家辈出,顾以龙为题材作道画。中国道教雕塑相对集中于三个主要区域:早期主要在陕西关中一带,中期主要在四川、重庆,晚期多在山西。前面遗存多是石刻,后面多为彩塑。 一、龙虎山——中国道教发祥地 江西龙虎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此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张道陵是东汉人。他是道教的实际创立者,是中国道教史上著名的张天师。 二、龙虎山道教美术 (一)龙虎山道士画家方从义 方从义,生卒年不详,字无隅,号方壶、不芒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贵溪(今江西贵溪)人。元代“放逸”派画家,龙虎山上清宫道士,奉正一道。工诗文,善画山水,初师董源、巨然、米芾、高克恭,极潇洒。其画高耸,树木槎枒,支横岭岫,舟泊莎汀,墨气冉冉,品之逸者也。方从义生活的元代,蒙古统治者对汉人实行野蛮的统治,汉人的地位摆在第三位。废科举,大批汉族文化人失去了进身之途,有的闭门隐居,有的遁迹山林,有的加入释道。方从义从小苦读诗书,热爱画事。但报国无门,便拜龙虎山正一观道士为师,加入释道。参道之余,还勤习绘画。 1.登山穷源,方能造境。 在元代画坛上,许多画家热衷于临摹前人的作品,赵孟頫提出的“作画贵在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的复古思想影响下,不少画家不愿意投身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只求“师古人”,一心扑在临摹古人的作品上,结果很多人只图其表,未得其真,不能体会山水画的艺术精神。面对当时的复古之风,方从义不为时尚所动,既师古人(董源、巨然等),又师造化。方从义推崇董源、巨然、二米的山水画,但他不以临摹董、巨、二米的作品为满足,而是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画自己熟悉而热爱的美景。正因为如此,后人评价方从义的作品师造化,法自然,在当时复古之风的笼罩下是凤毛麟角,不可多得。龙虎山神奇的岩石,变幻莫测的群峰,是方从义学习山水画的极好良师。他攀登龙虎山大大小小的山头,细心观察大自然的神奇,眼前的景色激发了他无限的激情,他挥毫泼墨,画下了一幅幅山水佳作。他以造化为师,认为天下险峻雄奇的大山,本身就是一幅画。为了了解龙虎山的山山水水四季的变化,看烟锁龙虎。有时竟睡在岩洞中。正一道的道士们见他不守清规,衣着又不整,背地里指责他是个怪人。 2.以书入画,笔精墨妙。 一切来源于自然和生活的作品具有无限生命力。方从义的作品编入故宫所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集》中的《神岳琼林图》、《武夷放棹图》、《云雪图》、《高亭图》都是集笔墨韵味和生活趣味的传世精品。《神岳琼林图》(见右图)是他传世作品中较大的一幅。图的上方群峰高耸,山下则溪流委婉,小桥连岸,杂树茂密,村舍隐现。层叠而上的山峰,皴以长披麻皴,圆厚流畅,犹董、巨法,而山石的密集的苔点及丛树的密密点叶,则透现米氏遗韵,但已见干笔,点中带擦,更现苍莽。与同时代的王蒙晚年的连勾带皴、带点、带擦,异曲而同工。图中山石用淡墨层层积染,墨气厚重而质感极强。元画的纸本“干笔皴擦”的笔墨特色,在图中得以酣畅淋漓的展现。《武夷放棹图》,画武夷山景,夷山在今福建省崇安县西南,绵亘百余里。古代,道家将它称为第十六洞天,是道教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此图是方从义为同道周敬堇而作。画面右侧一峰高耸,峰下水中一叶小舟徐徐划行,岸上怪石嶙峋,林木丛生其间。笔墨浓润,酣畅淋漓,山体用纵向长线条皴染,以增其峭砺高耸之感。布局奇特,笔法多变,融古法为己用,表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格调。作品右上隶书题名:“武夷放棹”。左侧自识:“敬堇签宪周公,近采兰武夷,放棹九曲,相别一年,令人翘企。因仿巨然笔意图此,奉寄仲宣布,幸达之。至正己亥冬,方壶寓乌石山识。”钤“方壶清隐”印。方从义工诗文,善写隶书和古章草。现在在龙虎山天师府的一口重9999斤的大铜钟上,还能看到方从义用古隶写的《大上清宫钟铭有序》,笔法古朴厚重、奇纵恣肆。当我们细品《神岳琼林图》和《武夷放棹图》中的笔墨,线条笔力遒劲,质朴而厚重,墨色苍润浑厚。其作品《山阴云雪图》,下署“金门羽客方方壶”及《高亭图》左端有“方方壶”题款。无不可以见证其书法之功在其画作上的体现。 3.以道修画,画中见道。 《修道图》(见图2)是方从义晚年之作,在风格上与以前的作品有较大的差异,从构图上来看像太极的阴阳图,亭子中间的左边便是太极图的中心,两边则相抱。此图水墨淋漓,在前景的石块线墨结合,线中见墨,墨中藏线,笔墨滋润,韵味百出,后景主要以墨渲染,中景则以线为主。整个画面虚实相生,实即是有,虚即是无,但是在前景有限的笔墨当中包含着无限的概括,有道观、有树木、有行人等等。这不正是道教思想的体现吗?《太白泷湫图》奇峰山形怪异,山势陡峭、险峻,或信笔如写,或勾勾点点,或浓或淡,有实有虚,虚虚实实,有画处精彩,虚处(包括无画处)也自成妙境。《太白泷湫图》属放逸一路,一反古人十日一水、五日一石的风格,每每放笔如急风骤雨,或对客谈笑,游戏而作,皆略不经意,似乎主要用于个人消遣解烦,或和朋友同玩。《图绘宝鉴》评说方从义道:“画山水极潇洒,无尘俗气”,清人恽南田赞他:“空灵淡荡,绝去笔墨蹊径”。而细看《太白泷湫图》,的确是率意天真。#p#分页标题#e# 画中一突兀山峰,一反常态,并不干笔大面积浓淡皴擦,淡墨没骨写出后施加勾勒,一条幽溪缓缓而下。近处山树几丛,树石勾线刚劲而有盘曲之感,已是不同于一般的技巧处理。画卷上,奇峰山形怪异,布满画幅,山势陡峭、险峻。或信笔如写,或勾勾点点,或浓或淡,十分放荡,全无拘谨之意。有实有虚,虚虚实实,有画处精彩,虚处(包括无画处)也自成妙境。作者还自题道:“至正廿年庚子岁(1360年)二月望后三日,为彦嘉老友写太白泷湫图。上清羽客方壶墨戏。”而方从义用笔之畅快,点厾之洒脱,如其善于章草,画面充满了跌宕的动感,如“太极”溢于纸表。而笔者在前面分析的《神岳琼林图》充满了跌宕的动感,明显地区别于“元四家”之从容静穆,有如“太极拳”中刚中带柔,柔中见刚。 《列仙图》,所绘人各一像,各见性情,各肖其人。如老子之博大,庄子之达观,均可读其像而会於心。卷后日本著名鉴赏家长尾甲题云:“其画通灵入神,精绝尘埃,面目如生,跃跃逼人。”评价甚高。此卷为清宫旧物,并经大藏家完颜景贤收藏,后流入日本,辗转之后入藏日本著名的有邻博物馆。有邻博物馆出版的《有邻大观》中曾收入此作。由此可知,方从义把其修道所悟运用于其画道之中,真是以道修画,画中见道。 (二)龙虎山道教壁画 龙虎山的道教壁画现在所见不多,以下(见下图)为太上老君等上天道祖修道图,此图人物塑造生动,神态自若,宛诺飘飘欲仙。以古拙的笔墨趣味,表现画家超凡逸群的情思。在上清宫天师府的壁画,画面秀丽工笔勾勒后填上丰富的色彩,左右的上角上均画有太极图,将道教题材结合山水、花鸟的内容,追求“清静无为”的境界,形成了超逸、淡泊、高雅的艺术风格。在创作手法上,既运用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又力图体现道教的教义思想。以“画以立意”为宗旨,采用“以形写神”和“以神写形”的方法,做到“形神兼备”。在创作中不仅调动“出水”、“当风”等多种艺术手段,而且体现了道教对绘制神像的种种要求。总之,龙虎山道教壁画以体现道教教义为宗旨,将古代传统绘画的造型、色彩之美融汇其中,很好地表现了道教人物风采。 (三)龙虎山道教雕塑 我国道教雕刻在历代遗留下来的很少,道教雕刻的人物造型与佛教有所不同,道教雕刻的人物造型重视“道”的神韵塑造。在其雕刻手法、艺术风格上几乎都与佛教造像一致。《文官下马武官下轿》突出了绘画性,雕塑与绘画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展现了“道“的仙风道骨。《神鸟》造型生动,刻画精微,于写实之中带有装饰味,将天宫之鸟刻画得活灵活现。总之,龙虎山道教雕塑借鉴了更多的是古代传统绘画与雕塑的结合。 三、研究龙虎山道教美术的意义 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道教祖庭,国家风景名胜区,又获得了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荣耀。研究龙虎山的道教美术,有利于提高对保护道教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促进龙虎山道教文化建设,也有利更好地服务于龙虎山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