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马列维奇作品的艺术语言,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绘画是一种仿真的视觉艺术,长期以来绘画所追求的就是能够重现画家所看到的景物。但是,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绘画的仿真功能逐渐被摄影所替代。摄影不但可以仿真,甚至可以超真。在这种情况下,绘画艺术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20世纪初所兴起的抽象艺术从本质上而言是针对摄影技术的一种反抗。形象已经越来越不重要,真实也变得越来越不重要,马列维奇的《白色的白》是这种抽象艺术的典型代表。整幅作品只有一种颜色,在白色的基础上,不断地增加白色。这幅作品一经发表就引发了巨大的轰动,绘画艺术的思维被彻底打破了,绘画艺术的语言被重构了。但是,细想一下马列维奇并不是在玩弄一个概念,而的确是通过色彩在表达。文本试图通过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范式去解读马列维奇的这幅作品,从而让读者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至上主义的艺术风格及其艺术语言。 一“、至上主义”绘画风格与道家的“大象无形” “至上主义”是19世纪俄罗斯艺术家马列维奇所创造出的一种艺术思想。马列维奇认为绘画的目的不在于表现形象,因此可以将形象进行终极的简化。《白色的白》正是这种艺术思想实践的产物。“至上主义”绘画风格的诞生标志着传统绘画时代的终结,但是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至上主义”绘画的阵营中只有马列维奇一人,也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至上主义”的绘画彻底抛弃了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甚至连空间的表现也被抛弃了。在马列维奇的作品中有的只是最为简单的几何图形,但是这些图形并不是静寂的,而是呈现出一种动感。同时,在马列维奇的作品中任何具有独特表现性的元素都被清除出去,留下的是最为纯粹的方形,在他看来方形是最为纯粹的表现形式。《白色的白》是典型的至上主义作品,这部作品诞生于1919年。它是马列维奇享有盛誉的作品,西方学界对这部作品极为关注。它也被视为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抽象主义作品,其对后世的影响可谓极大。《白色的白》布局十分简单,就是在白色的方块上继续画白色的方块。在展览的时候,马列维奇将这幅作品悬挂在天花板和屋顶之间,这幅作品一开始被无数评论家认为是无聊之作,因为它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于绘画的理解,因为在一般人看来绘画就是对于客观形象的描述。但是,《白色的白》几乎是没有形象的,甚至模糊到连白色的方块都找不到。从理论上而言,这幅作品包含着无限的方块,但是你根本就无法数清它到底有多少个方块。这种表现形式,不禁令我们联想到中国传统思想中所谓的“道”,“道”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高度统一。老子曾用“大象无形”四个字来形容“道”。在马列维奇的作品中,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这种“无形”之美。“无形”并非没有形状,而是超越我们能够想象的形状,甚至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一种形状。我们所能够看到的、听到的只是整个宇宙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非常渺小的一部分。至高至大的部分是我们看不到、听不到的,是超出我们感官能力范围的,而且它们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正如《白色的白》之中的方块那样,当无数的方块聚合在一起之后,它的形消失,最后留下无限的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马列维奇的白正是他的艺术之道。 二、《白色的白》的情感体现 我们认为至上主义首先是一种哲学思想,哲学之所以能够融入绘画之中是因为哲学与绘画是人类所具有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们都蕴含着人类的情感。从这种意义上而言,马列维奇的绘画是一种哲学画。当马列维奇在谈到什么是至上主义时曾这样说道:“至上主义是一种情感上的至高无上,对于至上主义者而言,客观世界的现象其本身是无意义的,最为重要的是情感,是唤起这种感情的情感,而不是环境本身。”显然,至上主义是马列维奇反思的结果,在一个摄影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界,我们为什么要去画画。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绘画技术的拟真术永远也不可能和摄影机相比,那么作为一个画家其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如果一个画家只是一味地追求完全表现出客观世界的现象,那么他必然将要失败。 正如本雅明在《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所担忧的那样,艺术正在被机器彻底的解构,艺术正在不断地死亡。但是,我们看到马列维奇给我们指出了一条绘画艺术自我救赎的道路,那就是,绘画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情感的表达。当绘画艺术眼看就要走到末路的时候,马列维奇开始反抗了,他通过《白色的白》彻底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思维定势,他让我们看到了绘画艺术的本质,他用一种纯粹的哲学思考进行创作,从而让绘画艺术散发出新的活力。作为末世思想家的老子和马列维奇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老子的思想与马列维奇的绘画有着极为相似的情感共鸣。“无形”并非是虚无,而是超越一切形式的形式。正如,马列维奇通过无数个白色的方格,构建出一个白色的世界,但是这个世界又并非简单到只有白色。这个世界中蕴含着无数个方块,每个方块都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同时它们又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正如“道”蕴含着无限的表达,但是它又是一个最为简单的形式。这是一种无限性与有限性的高度统一,其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情感,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老子和马列维奇最终想要表达的是人类应该关注最为纯粹的情感,而不是其他所有的形式。纯粹的情感才是人类唯一能够拯救自己的出路。由此可见,《白色的白》并不是一幅单纯的绘画作品,而是马列维奇独特的情感表现。白色是其最为终极的情感冲动,也是其艺术表现方式的顶点。在马列维奇的面前已经不再有任何的界限,他所面对的是一个无限的白色宇宙。 三、《白色的白》的精神内涵 《白色的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圣画像,它是对一种绝对精神的崇拜。马列维奇试图通过这部作品表达自己对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形式和色彩的思考。但是,它又与圣画像有着截然不同之处。圣画像是神存在的标志,而至上主义绘画的特点在于其并不是对具体的形象进行描述,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马列维奇所崇拜的并非是有形之神,而是无形之神。他的神就是至高无上的艺术。#p#分页标题#e# 对于观众,甚至是专业的评论家而言,《白色的白》都是一部超越理解的作品。正如马列维奇在《非客观世界》一书中所提到的那样:“我所要做的正是超越一切形式,将艺术从客观世界中解救出来。我求助于一个正方形,展现一个由黑或是白色的方形所组成的世界。”《白色的白》对于马列维奇而言是纯粹信仰的标志,并且取代了上帝的位置。难怪,不少评论家绝望地说道“:我们之前所钟爱的一切都消失了,留在我们面前的只有黑或是白。”马列维奇在听到评论之后,反而镇定自若地说:“我早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个攀登艺术巅峰的人而言,任何困难都是可以预见到的。我并不期待着有人能够理解,事实上越为熟悉的东西越是难以表现。”相比于马列维奇之前的作品,《白色的白》表现出一种希望,一种极为强烈的爱。马列维奇之前的作品主要以黑色为主,这不能说是一种巧合。处在新旧世纪交替的画家,通过用两种极为鲜明的色彩来表达他的情感是最为恰当不过的了。十月革命显然给马列维奇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十月革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因此,作为一个思想性画家的马列维奇必然会对这样的事件做出反应。他首先就要思考的是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纪呢?无疑,这是一个纯白到不能纯白的世纪,一切都是新的,是纯粹的新,绝对的新。因此,《白色的白》可以被视为对于革命的一种回应,对于新世纪的一种期望。在马列维奇心中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充满绝对光明的世界,《白色的白》正是其内心呼唤的一种写照。 《白色的白》是至上主义的高度总结,马列维奇在此之后再也没有深入探索抽象主义的绘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是,《白色的白》在绘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它所预示的时代那样,一切从白色开始,然后不断地丰富,这些丰富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另一种白色,最后这个世纪的真实面貌,我们将永远也无法看清。作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先锋派画家,马列维奇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团,其内心充满了各种挣扎和欲望,但是他却用世间最为纯粹的色彩与结构来表现,这不能不说充满了悬疑,这也正是多年来他的作品始终吸引我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