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学性的美术作品衰退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文学性的美术作品 文学性的美术作品是指带有较为明显的文学色彩的美术作品,即以表现某些故事或事件情节为主要内容的视觉艺术作品。在美术界里,大家称之为主题性创作的作品,如著名墙上绘画作品《最后的晚餐》(达•芬奇)。这类作品都是来源于一定的现实生活,通过绘画的形式对生活或事件中的形象进行艺术再创造,因而与文学中的“记叙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第一,对叙事性题材比较青睐。早期东西方绘画题材大都取材于神话故事、《荷马史诗》或圣经故事,所以具有明显的文学倾向。即便是表现现实生活事件的绘画作品,也有着很强的情节性。第二,为了真实地再现事件,这类绘画形式多以写实手法为主。 据考察,最初的艺术形式都是以“追随自然”“叙事状物”而出现的。如果着眼于绘画形式,强调绘画的个性,难以达到美术的教育功能。 绘画和文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两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借物抒情。不管是人物,还是静物和风景,都可以是文学家、画家借来抒发情感的内容。因此已经超越了自然,并产生了“文学性”意蕴。纵观中外美术发展史,借助文学精神塑造艺术形象的美术作品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对文学的漠视,文艺复兴以来,以库尔贝、塞尚为代表的美术大师们彻底否定了“文学性”传统绘画,主张绘画摆脱文学性和情节性,充分发挥绘画语言表现力。如今的画家们开始注重自我感觉的表现,极力摆脱绘画中“再现”因素,美术的教育功能逐渐丧失,使得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性”写实主义绘画受到猛烈的冲击,文学性的美术作品正以较快速度衰减。可见,绘画一旦脱离文学性的影响,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走向了纯艺术的绘画形式了。 二、中西方的文学性绘画 现在的人们要研究和了解远古人类的生活等各个方面情况,都是通过岩画所“记录”下来的画面分析推断的,比如中国广西的花山壁画、欧洲西班牙的洞穴画,这些岩画是在文学出现之前产生的,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了原始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在这时期,它已不可避免地成为文字的代用品。 所以,此时的绘画本身就具有绘画和文学的双重性。 根据西方绘画历史,“文学性”的绘画发端于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古希腊时期这一阶段。[2] 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成为古希腊绘画、雕塑中的主题,希腊美术无一不取材于希腊神话。15世纪,西方美术以提香、卡拉瓦乔、戈雅、伦勃朗为代表的画家不断扩展绘画的主题性内涵,使绘画中的“文学性”逐步发达起来,并走向成熟。 特别是18、19世纪,这时期的绘画造型技法已经相当成熟,光影效果十分了得,文学性的美术作品达到高峰,作品绝大多数也都是取材于宗教文学作品,此时产生了诸如《最后的晚餐》《创世纪》《圣母的婚礼》等一大批杰出的美术作品。 尽管绘画不能像小说、剧本那样完整地表达一个故事情节,但它还是可以在一个平面以最大可能表现一定的情节故事。古代的许多辉煌的美术作品就充分证明了“文学性”与绘画这种相得益彰的关系,比如19世纪的代表人物大卫创作的取材于古罗马历史《荷拉斯三兄第之誓》以及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取材于但丁的《神曲》而创作的《但丁与维吉尔》,都在强调绘画的文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性。[3] 然而,库尔贝主张绘画要摆脱“文学”的依赖,并向现代绘画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与19世纪法国的马奈、塞尚一起把绘画中“文学性”彻底否定了,最后产生了现代艺术。如果说前期的绘画史是绘画和文学在某种意义上的结合的话,那么库尔贝和塞尚是“文学性”绘画的终结者,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过,西方绘画中“文学性”是任何其他的艺术形式所不可替代的,也许现在的它正酝酿着另一个辉煌。 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同西方绘画的发展历程一样,我国绘画也经历了一个“文学性”的发展过程。中国远古绘画以崖壁画为主,基本是再现原始人狩猎、耕牧活动、巫术祈祷等活动场面。可见“叙事状物,寄托情感”是我国早期美术作品的主要功能,这时期的岩画本身就有着“文学性”的一面。另外,绘画与文学最紧密结合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中国的象形文字,它的文学特色就不用说了,这也进一步说明“书画同源”的道理。我们的墙上绘画历史悠久,美育功能比较齐全,绘画题材大多以宗教故事为主,佛教故事居多,如全国各地的壁画。“文学性”在中国绘画中也是文学叙事性和写实主义手法,这种绘画的“文学性”在唐代随处可见,如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文成公主降蕃图》《步辇图》和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是画家运用富有概括力的手法写情节,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生活。虽然中国绘画讲究“以形写神”,但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占主导地位,例如早期佛教画中的人物形象多以裸体为先,再赋予衣褶的变化,体现了古代画家对于体积的认识。自唐末以后,宋代山水画和花鸟画跃居具有比较明显的文学性特点的人物画之上,中国绘画的文学性也逐渐被描绘自然景物的题材替代。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究意在笔先和造型上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4],借物抒情,具有独立的审美意味。 中国绘画正是由于自身的独特特点才形成了与西方绘画完全不同的艺术语言和审美意识,并以诗书画同时出现在绘画中,体现出比较明显的文学性。 不可否认,中国绘画未来也将是辉煌与衰落并存,这与文学艺术高潮的到来有关。 三、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美术作品#p#分页标题#e# “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在整个艺术领域中处于基础地位。”所以美术作品的形式受内容支配,一定的形式美不能脱离内容而存在。 近现代抽象的形式美,也要通过人的视觉技能引起人的情感活动。[5] 可见,美术作品的美应是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当然,不同美术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往往有所侧重,再现型艺术偏重于文学性内容;表现型艺术偏重于形式感;抽象艺术的形式就是它的内容,内容凝结在形式上。 文学和绘画都有教化的属性,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从语言来说,一门是语言艺术,一门是视觉艺术,它们在反映和表现现实生活的形式上,既有共通之处,又存在着差异。从状物和抒情的角度来看,它们都是通过对形象的塑造而形成彼此共同之处。从观念的角度而言,它们就是更多的被赋予了社会和道德价值的铸就色彩。正如曹植所言:“存乎鉴戒者”,在《历代名画记》也有言:“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将“言”与“画”并举,在一定程度上是将文学与绘画的功能并举。[6] 又如谢赫《古画品录》则云:“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寞,披图可鉴。”也是从社会功能角度赋予文学和绘画超出文艺本身的价值。近期,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业已顺利完成,并在全国各地巡展。 这一工程把“文学性”美术创作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展出的美术作品由我国著名美术家深入生活,认真学习我国的历史事件,将社会使命与历史责任真正化为创作动力,更是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创作出来的佳作。遗憾的是这只是国家行为,假如是画家个人行为,致力于“文学性”的绘画创作,就难能可贵了,然而现在的美术家由于整体的文化素养在不断滑坡,个人道德素养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标榜“个性自由”的大背景下,文学性的美术作品的“世界性”大衰减现象和趋势将不可遏制。 总之,美术的专长是把无法用文字或语言译出来的形象转化为点、线、面、光、色等具体的形象,通过对画面的经营使之产生诗意,迸发“文学性”的意蕴,在视觉上赋予了美感,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这是文学所达不到的。同样,文学的、诗的意境也难于用绘画来转译。只有相辅相成,这对姐妹艺术才能大有作为。虽然某一时代的文学成就不辉煌,但只要深入生活,耐心听取百姓心声,客观地反映民生,“文学性”的美术作品也将会大放异彩。 四、“文学性”美术作品的反思 “文学性”美术作品是美术的一支流派,它的形成、繁荣和衰减与文学名著的诞生质量关系密切。 文艺复兴时期前后,是文学著作诞生的时代,使“文学性”的美术作品达到了一个高峰,反映人们现实生活的写实主义绘画日臻完善。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西方艺术也进入所谓后现代主义时期,面世的美术作品如同工业革命那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出现了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许多作品几乎没有令人欣赏的艺术上种种美感与较高技艺的体现,更说不上哲理性的绘画了,使得人们在迷惑不解的同时也与艺术逐渐疏远了。笔者认为,美术不是建立在其他艺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工作者的基础之上,绘画也不仅仅是画给行内人看的,而是应该反哺于百姓当中,使人能阅读,并起到社会的美育作用。对此,“文学性”的某些合理内核仍将是现代绘画所值得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