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美术专业教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美术专业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美术专业教学

 

结合我国高职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现状,我总结以下几点:   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有适应性和针对性   高职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不要只停留在技术这一个层面,在设计教学课程时,教学方向一定要把握好,教学基础要强化、综合素质教育要注重、实用教学要突出。教学观念要有所转变,根据整体社会教学方法更新与进步,要将传统教学中的“教你学什么”改变成“教你怎么学”;教学内容要围绕这现代社会的要求培养职业能力,注重综合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要加强,为深入了解设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可以使设计需的特殊能力和一般能力更好的相结合,这样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更有帮助。   二、课程内容的编排设计,科学性要高,关联性要强   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要让课程的结构清晰而紧凑,让课程的各项结构串联在一起,注重高职美术设计教育的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这是现代教学的发展方向。   在高职设计专业,单一的技法型训练转变为设计思维训练,都是要通过课程的设置来一一落实和完善的,并且要通过课程的设置来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美术设计专业是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也要加入理论基础课。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技法表现等,都是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实现的。而且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设计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有帮助。   当然,为了强化学生设计训练实践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的上,要安排一定量的课堂练习。   1、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现在高职教育较广泛的启用选修课,而且比重相对来说比较大,这样的选修与必修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可以在培养学生共性的同时还满足了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个性。也充分的体现出了有选择性的教学课程结构。   2、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选择性,必修课所占比例应逐年下降,而选修课比例逐年提高。但是,为了不影响学生的毕业,选修课程安排的时间要恰当,这样给学生做毕业设计留出足够空间。实习和求职的时间也更充足。   3、文化课的教学应适当地增加。专业美术高职院校和普通高职院校相比,文化课所占比重要低很多,普通高职院校的文化课程也要比专业美术高职院校多很多。而且学生的整体综合文化素养也相对高些。   三、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   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设计思维,强化其创新能力,这两门课要在设置上具备关联性,不能割裂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同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是具备关联的,可以并排设置,深化学生的设计思维,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加强技术性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联性   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特点是实践性较强,这也是美术设计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正是由于这一个特点,在教学的课程结构中,技艺课程的课时相对来说一直都占有较大比重。这也造成了技术性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失调,造成的后果是恨严重的,如知识结构单一、设计思路狭窄、综合能力不强等,都限制了学生自身发展的空间。   现在,大多数院校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都有所改进,本着以社会需求为核心去培养人才。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也决定了,其基础能力的培养有交叉性、综合性的特征。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联性。   1、要确CT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模式美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分为三种类型:实验、实训和实习。实验主要是验证性的教学过程,实训主要突出专项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实习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前的教学实习,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必由之路。为了使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教学实践中必须通过单元课题、设计竞赛、毕业设计等形式来实现。设计专业还可以引进社会资金,采取校企合作、产学互动的方式,成立经营实体,这些公司不仅要科学地运作好资金,而且更要管理好教师、学生,使绝大多数的师生以公司为阵地提高专业和职业能力,真正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这样才能既发挥学校优势,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成为学生与社会接触的窗口,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促进美术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2、高职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核心是要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要创造一个有实战效果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多动手,多接触实际,培养学生自身能力。且还要主动参与劳动、学校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结合,为学生获取“双证”提供方便。   3、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实战能力对于美术设计教育发展来说,除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改革创新外,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搭建一个良好的人才交流平台,使企业与学校之间真正建立起互利的关系,这将为国内美术设计教育和美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带来全新前景。为了适应需要,一些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在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企业可对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建设、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同时派发高级技师前来授课。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结合,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注重其综合能力与素养,使学生在毕业前就具备过硬的工作技能,缩短他们走上社会后的磨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