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美术中审美体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美术欣赏课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提高对美的审美能力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美的享受。如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美术教育的最佳效果呢?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关键!教师要从“教师的语言引导、课件的准备、音乐的选择、过程的组织”等环节充分进行预设,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美的知识、美的技能,受到美的熏陶。 中学美术课程进行了新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分几个学习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美术教学的方向,鲜明地提出发展学生的基本美术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美术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现代中学生要充实自我的美术欣赏和审美评价,从而提高各方面的知识能力。 健康的审美观是美育的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个目标,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部分实施。 1.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培养高尚的情感和美德。从正面去引导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如人们的真诚理解、忠厚善良、友谊团结、正直坦荡、谦虚谨慎、勤劳朴实等,这些情感和美德是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最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人类最实在、最伟大的精神内涵。爱美是人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对于区别美与丑的标准往往是模糊的,他们常把“新”“特”“奇”视为美,这种现象当前比较集中地表现为:校园追星现象。再有一种现象,就是误以丑为美。由于特殊的家庭或社会环境,一些中学生年龄虽小却非常世故,他们主要以江湖义气和“英雄主义”为特征,把广交朋友、出手大方,为朋友两肋插刀等视为美。尽管这一部分学生比例不大,但对于审美观还不健全的尤其是农村中学生来讲,这类学生起着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片面地、不加分析地草率处理,而是要运用一些方法和技巧,巧妙地引导他们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想,帮助他们分清什么是真、善、美,尤其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2.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向上的审美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人类进步的典型。他们的精神情感是人类理想的集中体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比如,我们熟悉的雷锋同志,他那种助人为乐、艰苦朴素、为人民服务的美德,那种具有坚强毅力的“钉子精神”和爱憎分明的崇高感情,影响了几代人。 如在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伟大作品时,我讲述少年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等来告诫学生,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就是因为他们能实实在在的做人,从小做起、从基础做起、不怕困难,努力工作,始终有一个崇高的信念贯注他们的一生。 3.从大自然的母体中吸取审美的影响。大自然是我们赖于生存的环境,同时也是人类精神和情感的发祥地。大自然的美是无私的、奉献的、和谐的。是我们情感的源泉和美德的象征,并无时无刻不在孕育着我们的肉体和灵魂。 二、树立科学、高尚的表现观 1.引导学生正面表现时代精神。艺术的表现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二百多年前的古人石涛就发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呼声。何况我们今天这样伟大的变革时代呢!时代精神代表着民族的命运,国家的希望。 只有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才是人民所期望的艺术。 许多著名的艺术家都是以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命运为己任,投身到时代的大潮中。用艺术和画笔揭露旧社会,歌颂新时代。蒋兆和的《流民图》,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作品,真实地反映和揭露了那个时代的衰落,对劳动人民报以深深地同情。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以激昂饱满的热情讴歌了伟大的祖国一日千里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美术教学同样要有时代感,要培养中学生主旋律时代精神的表现观。 2.启发学生表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要使学生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在美术教学上就是要培养中学生这种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不仅在作品中表现和颂扬这种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体现这种价值观。培养他们朴素大方、勤奋爱学、勤俭爱校的美德。 3.培养中学生科学、现实的表现观。学生的审美导向的培养是美术鉴赏教学中的一项长期的工作,同时需要师生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作品时要循循善诱,全方位、多层次的引导,学生也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要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尽可能调动和运用自己全部的知识、才能和经验,展开符合作品逻辑的想象、联想,给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以补充和丰富,重新在头脑中创造出自己理想的艺术形象。 长此以往,我相信美术鉴赏课就会变得更加生动、深刻起来,学生的审美情感也会由此得到培养,不断升华。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我们必须尊重科学的规律,正确的面对现实、面对社会。现实的表现是指作为一名美术教育者,应该积极的表现生活,表现那些对生活对人生有价值和有教育意义的东西,而不要违背现实生活的主流。正确的现实的反映生活,反映情感。使我们的美术作品带给人们健康向上的精神营养,唤起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