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幼儿美术教学活动启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会忽视导入环节,只言片语走过场的现象多,导入平淡无奇,幼儿就不大感兴趣,以致于幼儿在整个美术教学活动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习。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导入”部分。如何设计妙趣横生又服务于活动目标的导入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一、借助语言的特殊功能 1.故事导入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我尝试用生动的语言捕捉幼儿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是天真纯洁的,他们对大自然中的事物都会用人性的感受去理解,会赋予每种事物以生命的灵性。因此,在孩子们的眼中,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的美好而富有活力。针对孩子们的这一特点,结合小、中、大班不同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师在美术活动的导入部分如能巧用语言,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美术活动《背太阳》中,教学目的是要求幼儿掌握房子重叠的画法,而画出重叠也正是这次活动的重难点。 如何在导入部分就直接进入主题并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我就设计了用美丽的童话故事《背太阳》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太阳公公年纪大了……房子要来背太阳,一幢、两幢,还是背不动啊……许多房子都来了,它们肩并肩,手拉手,决心一定要把太阳公公背起来……”孩子们对导入部分的故事可感兴趣了,他们听入迷了,而且通过故事的渲染对重叠也有了初步的理解。 2.猜谜导入 猜谜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以猜谜的形式引入新课,既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因而我在美术创作活动《蜘蛛织网》的活动导入就尝试采用了猜谜的形式。活动开始,我出示蜘蛛的谜面———“一个古怪老公公,渔网洒在半空中,早晨网得珍珠子,晚上网得小飞虫。”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了,歪着脑袋,滴溜溜转着眼睛,动起了脑袋瓜子,付林说是章鱼,自强说是钓鱼的老爷爷,凯晖说是蚂蚁,真是偏题八千里啊,我再次把谜语说一遍,孩子们有的撅着小嘴用手挠着脑门,有的托着下巴,有的双手环抱在胸,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看孩子们思维被卡住了,我赶紧给了特别强调:“这个古怪老公公会织网,但织好了网不用来网鱼,而是把网挂在半空中”。豆豆轻声地嘀咕着:会不会是蜘蛛啊?一旁的涵涵听到了,眼睛一亮,高兴得大声叫起来:“对,就是蜘蛛。”我没有马上给予肯定,而是抛出问题“:怎么知道是蜘蛛?从哪一句可以猜出来?”孩子们茅塞顿开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这个说:“是从网得小飞虫这句猜出来的,因为苍蝇、蝴蝶、蜻蜓不小心就被粘在网上。”那个说“:是从洒在半空中这句猜出来的,因为蜘蛛的网是挂在树上、墙角的。”听完孩子们的回答,我出示蜘蛛的常识挂图,全班孩子高兴地叫起来:“是蜘蛛,我猜对了。”当幼儿齐声说出谜底———蜘蛛时,很自然地就进入了创作活动。 猜谜导入的最大特点是能充分调动广大幼儿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但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采用谜语导入方式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的,当幼儿不具有一定的猜谜经验时,采用猜谜导入方式就会出现言不对题,丧失谜语导入的作用。当谜面太过于深奥,超乎幼儿的理解水平时,也不适宜用此方法。 用儿歌导入可引起幼儿学画的兴趣,使幼儿的记忆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幼儿绘画《吹泡泡》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学习儿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大串,五颜六色真好看,小朋友们拍手笑。这样就引起幼儿想画泡泡的兴趣。我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导入形式,都应从兴趣导入美术活动,调动幼儿的学习动机,充分利用美术活动的特点优势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功能 1.通过录像回忆经验幼儿的经验来源于生活,当用摄像机把幼儿的喜怒哀乐、纯真可爱、活泼好动拍摄下来,而又展示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往往会乐此不疲,兴奋不已。针对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我也在美术活动中作了大胆尝试。如中班美术活动《运动的小人》是要求小朋友画出各种动态的人物,我深知最贴近幼儿生活的东西也是幼儿最能掌握的东西,于是我就想到用摄像机记录下孩子们的活动场景,以此来作为该次美术活动的导入。当孩子们从电视上看到自己和小伙伴的样子时,他们兴奋地议论开了:“我看到毛毛在跑步了。“”我看见军军在拍皮球。”“我看见……”他们的讨论热点一下子就到了人物的各种动态上去了,这时我就通过图像定格让孩子们对活动姿态展开充分讨论,既深深吸引了幼儿,又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比起传统的示范讲解更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使孩子们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2.通过投影仪吸引眼球 如在美术活动《邮票》的学习过程中,就先通过让幼儿欣赏在前期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收集的各种邮票或自制邮票,借助另一种能放大的投影仪的功能,让孩子们通过电视屏幕清晰地看到各种漂亮的邮票,兴趣顿时非常浓厚,他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把我带来的给小朋友看看。“”老师,我也要……”通过这种模式的导入,往往气氛活跃,兴趣盎然,能很好地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为美术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一个好的开端。 三、借助游戏调动参与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因此在活动开始时,教师不妨用游戏的方式或游戏的口吻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活动开始了,我告诉幼儿今天要变魔术,孩子们瞪着好奇而期待的眼睛看着我,我神秘地从欧阳脑后(小脑袋)变出了一个小圆形,接着从澄宇脑后(大脑袋)又变出一个大圆形,孩子们高兴地鼓起掌来,眼睛更专注地看着我,接着我告诉幼儿小圆要和大圆玩捉迷藏:大圆骨碌骨碌地滚到了草地上,坐了下来(粘在绘画纸中间),小圆也骨碌骨碌地滚了过来,说“我要离大圆远远地,这样大圆就找不到我啦”(把小圆粘在离大圆一定距离的位置上),过一会儿大圆想小圆了,就接了一根电话线……至此,教师的范画就悄声无息地开始了。在美术活动中运用游戏的方式,就是说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和气氛中无拘无束地进行美术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能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p#分页标题#e# 但导入采用游戏的方式无非是为了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使幼儿乐学、愿学、喜欢学,所以我认为必须针对具体内容适当地安排,切忌为游戏而游戏,否则牵强附会,反而浪费了时间、影响了效率。 四、借助音乐渲染活动气氛 喜爱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当音乐响起,孩子们会欣然陶醉于其中,去聆听优美的、欢快的旋律,去感受有趣的、美妙的歌词,选择适合的音乐对美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利用孩子吃点心的时间,我在教室四周摆放螃蟹的塑料玩具、张贴螃蟹的图片,孩子们好奇地看着,眼睛在螃蟹玩具和图片上流连,不时小声地与同伴嘀咕着,吃完点心,孩子们便围着这些图片和塑料玩具叽叽喳喳地说开了。在美术活动开始时先给幼儿以美的视觉享受。活动开始了,我按响了录音机,一曲《螃蟹过沙河》的欢快旋律划破了教室的静谧,孩子们活跃起来了,情不自禁地和着歌曲唱了起来“螃蟹你啊爪八个,两头尖尖这么大个,眼一挤啊脖一缩,爬啊,爬啊,过沙河……”,凯凌踏着节拍摇摆着身体;晓晔和几个调皮的男孩插着腰,学着螃蟹横着走过来走过去,撞在一起后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沁非挥动着两手,模仿着螃蟹咔嚓咔嚓舞动着双鳌……看到孩子们这样活跃,我抓住时机提问:“这首歌是在唱谁?螃蟹长什么样子?”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螃蟹是八条腿的。”思思补充说“:一边四条腿,另一边四条腿。”没等思思说完,沁非抢着说“:还有两只大脚,奶奶说了这两只大脚很有力气,吃了也会像螃蟹一样很有力气。”付林接过话题说“:两只大脚是用来打架的,我们抓它的时候,螃蟹会把这两只大脚这样,这样。”边说边高高地举起双手,手指做剪刀状比划着,嘴里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至此,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已是水到渠成了。运用音乐调动幼儿的多种感觉,视听结合,使幼儿对教学内容清晰明确,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大大激发了幼儿创作的兴趣。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活动要注意:一是歌曲应与美术活动内容有密切联系,二是歌曲要简短、易于哼唱,最好是幼儿已经熟悉的歌曲。 除上述几种导入方法外,美术活动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都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应灵活掌握,导入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技巧,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导入的方法都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活动实际,都要紧扣活动目的,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让幼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