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和谐教育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和谐教育思想在古今教育史上源远流长。和谐教育源于古希腊的雅典,指健全体格和高尚道德的结合。和谐社会的提出赋予了和谐教育新的内涵,在课改的新形式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和谐教育的探究与实践便成为一线教师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更新传统教育观,树立“多功能”的美育观,“多能力”的学生观 1.树立“多功能”的美育观。和谐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革新,它意味保守性教育和传承性教育的突破。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和谐教育实施的必要前提。在和谐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树立“多能力”的学生观。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实施者,又是课改的主体。能否把和谐教育的新理念、新的教材以及新的学生观融入到教师的实际工作中,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关系到和谐教学的合理实施。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提。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新的学生观,使美术教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建立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对话,是创设民主和谐教学氛围的关键。 1.师生互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应有和谐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独占讲台满堂灌的做法,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要利用多种形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努力创设活泼的课堂气氛,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局面,将教学过程视为师生共享和谐氛围的过程。和谐的美术课堂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等角色转变,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尽可能利用多种手段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作灵感,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实践能力。 2.管理的民主化。和谐的课堂教学反对单一的老师管学生,学生听老师的管理模式,强调管理制度的形成来自于学生的自觉愿望,并使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我约束的准绳。 和谐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的平等,教学的民主,教师要以自身的形象影响学生,以自己的和谐理念去熏陶学生。 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诚恳热情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校和谐的根本在于教与学的和谐,和谐的课堂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氛围的基础。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共振的教学情境,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心情愉悦,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关注其发展规律和学习成长过程,并且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自由放松地进入学习角色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主动、愉快、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2.关注学生的真正参与。大力改进美术课堂教学,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并提供一个让孩子身心自由放松的平台。和谐的美术课堂应变封闭为开放,加强与课外、生活的联系与沟通,让丰富多彩的美术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讨论、游戏、表演、创作、展示、欣赏、评价……使实践活动贯穿于学习探索的全过程,使每个学生真正动脑、动手、动口,参加到学习探索、创意构思、自由创作中去。孩子们通过亲身感知、直接体验、主动观察、动口动手等方式,重新认识外部世界,重新认识自我,教师在“有意无意的和谐氛围”中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实现认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飞跃。 3.多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和展现自己,把期望和要求变成有形的作品,并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