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史论课程定位与改革,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审美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美术史论课程作为高职审美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实践方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发挥了应用的功用。但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受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它总是处于比较“夹生”的地位,既要满足教学计划的需要而存在,同时还要为如何在职业教育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使作用不流于形式而感到担忧。因此,当前怎样培养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当代人文素质和审美文化素养的实用技能人才,已成为高职美术类专业史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研究课题。 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思路及策略 (一)调整更新思想观念 现代高职教育及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一方面需要的是理性层面的更新和完善,这同时作用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能力本位”的核心教学观念的确立,使教师由以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专职人员转变为集教学和管理于一身的“双肩挑”人员。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咨询者、帮扶者和评价者。从就业岗位的特点分析、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明确到学习情境的创建、训练方式的选择使用再到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评判和鉴定,教师角色的定位需要有全新的认识。 (二)合理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体现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意义的重要参数,标志和预测着学生未来将会获得专业知识和掌握职业技能的所有可能性和必要性。它渗透在课程教学的课本中,也存在于每一堂课的内容里,同时也贯穿于教学各项活动和影响因素的始终。 课程目标的确定和优化首先应面向企业和社会中的实际岗位需要。就业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现,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最终归属。课程目标设置的是否合理取决于对社会中企业和行业人才需求信息的关注程度以及对其岗位的研究程度。企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参与是确保课程目标和目标体系合理性、科学性的必要条件。要注重配套体系的建立,在机制运行中完善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目标的确立和优化离不开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编排、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和配套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状况,反之,整体上的优化和发展也会为课程目标的重新审视和实现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使其在相互作用中得到不断发展。 (三)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国外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经验告诉我们,探索出突出“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的有效模式,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能力本位”的本质即培养学生包含职业能力在内的全部能力。但是,目前在高职领域中,对“能力本位”真正内涵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区。长期以来,国外高职教育的经验和本国高职课程教学的探索将“强能力、重实践”理解为能力本位的内涵,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仍沿用传统学科教学结构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划分,直接变为先学习理论知识,而后是实践课程的教学。 诚然,实践教学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仅仅强调实践教学并不等于能够诠释能力本位的科学定位。同时,理论课程的学习并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解决不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造成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断层。 一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整合。打破原有学科教学体系和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束缚,将基础职业能力和特定岗位专项技术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构建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核心的课程开发机制。二是要采用多样化教学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如引入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三是教学手段的多重性。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学形式的丰富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改革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内容是高职教学思想最为外在的显现,在课程改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来说,公共文化基础课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主,专业和能力拓展课以“实用、高效”为准。具体来说,改革高职教育课程的内容应注意将课程的改革与新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课程的改革是为了适应新的需要,但往往改革的难度较大。如果能将新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作为新的突破口,在企业的参与下进行新的课程情境、工作领域和学习任务的规划,那么会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和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提炼,通过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让企业参与制定和修改课程内容,同时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全方位格局;专业技能之外的良好个体的修养和道德品质也是对现代实用技能人才的重要要求。 (五)建立课程评价标准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程教学的各项活动中,以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训练为基本点,通过自身的实践提高技能水平;二是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标准。理论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在将来实际的工作岗位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最根本问题,也就是只有“如何应用理论知识”才是构成衡量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标准。三是坚持项目任务教学对评价机制形成的促进作用。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模式和方法来巩固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高职《服装美学》课程改革实践探讨 (一)课程专业体系定位及教学培养目标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素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适应工作岗位,并且能够运用现代设计理论、观念和手段,熟练地进行服装设计、企业组织管理的高级应用性人才。《服装美学》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研究服装领域美学特点和服装艺术审美特殊规律的交叉型课程。课程内容一般涉及到服装美学的基本理论原理、服装美的形式元素与法则、服装穿着搭配以及服装审美理念的培养等方面,对于培养学生在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美学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p#分页标题#e# (二)改革《服装美学》课程的途径和方法 1.转变课程教学思路 在把握《服装美学》课程教学大纲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选取教材的章节所涉及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方面的内容,突破美学学科框架体系的园囿,以“必需、够用”为《服装美学》的教学尺度,视“服装穿着美”的能力本位培养为核心,围绕如何“将服装美的若干元素、形式法则以及穿着的规范和搭配的原则有效的作用于学生的大脑”,积极探索理论与应用的相结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2.完善教学模式,提高审美素质 (1)围绕目标设置内容 目标课程教学的意义是重大的。在讲授《服装美学》课程中《服装与形式法则》部分内容时,应明确课堂教学的三重目标:一是认识视觉元素对于造型艺术的重要性,从哲学的高度了解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二是学习点、线、面以及色彩等形式元素的艺术属性,掌握基本的形式法则;三是熟练掌握服装元素和形式构成的一般规律,为服装设计实践奠定基础。为达到此目标,课程内容的安排方面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介绍形式美的几个概念。如内容与形式、形式美、“美的形式”以及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联系和区别。其次是形式美的特征:“形式决定于内容”、“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形式美具有多样性”。再次是关于形式美及服装形式美的构成。如包含点、线、面、体、色等元素在内的形式美的自然要素本身的特点说明;包含“整齐一律、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匀称、节奏韵律、多样统一”在内的服装形式美的基本组合规律法则。 (2)情景导入,兴趣激励 通过形色各异的手段和方法设计出目标学习内容的准备情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即将所学到的内容。《服装美学》教学中,在对涉及“服装美起源的精神学说”的内容进行讲解时,可加入亚当和夏娃圣经故事的互动讨论,进而引起学生对人类智慧及文明化程度的进步和“掩盖羞耻”意识萌生的理解;“东西方关于本的本质的几种思路的探讨”内容的讲述也可将奥林匹克运动出现以来的奥运会徽图案和存在于历届奥运会会徽中的东西方各个主办方国家最为典型文化底蕴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展现作为认识和理解美的本质的引入素材;同样对于美学中“丑”的特殊形态认识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放映迈克杰克逊自己制作的MV———《GHOST》,来领悟存在于艺术范畴中美的特定内涵和感染力。学生可以在形象生动的视频播放中产生对“生活丑和艺术美”特殊情境之美的认知,起到激发兴趣、开阔视野的作用。 (3)任务驱动,在实践互动中发展能力 《服装美学》中在讲到穿着规范部分“体型与穿着审美”内容时,针对真正企业工作环境中“技术研发中心”的服装设计岗位的实际要求,将课堂中知识的讲解发展为学生学习任务的设置。“体型与穿着审美”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建立在了解人类体型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服装的面料、色彩、款式等要素所作出的与人的高矮胖瘦的体型特征的搭配或补正,从而掌握几种典型的搭配原则和手法。因此,我们可以设定出学生“相互点评穿着”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课下精心准备提炼出自己认为“符合体型与穿着审美规范”的设计风格,促使学生查找大量的相关理论的、可视的以及典型搭配的背景资料,从而在课堂的互动中获得真实的认知。 (4)拓展资讯,升华知识 学科体系教学注重完整性,职业教育看重实用性。但“强技能”是建立在“宽基础”之上的。认识和了解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电影以及现代设计艺术门类的造型手段和基本原理,掌握其他艺术门类与服装设计的共同特质,有助于启发服装设计、服装制作、服装生产过程的新思路、新方法。美术的造型、构图、色调,音乐的旋律、节奏、舞蹈的肢体情感语言,戏曲舞台美术的空间设计、策划与搭配,文学语言和情感的丰富以及电影的视听造型综合性,都为服装设计理念和工艺手法的更新奠定了丰富的知识基础。 (5)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性 根据学生“能力本位”培养的基本理念,结合《服装美学》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教学模式,将教师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并把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另外,在评价方法上注重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