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中的美术课程标准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教中的美术课程标准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教中的美术课程标准探讨

 

目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博雅教育正逐步得到认可和建构“。博雅”一词源于拉丁语[Liberal]。theliberalarts,是指着重于开阔智力而不在于专业和技术需要的一种教育,包括诸如哲学、历史、语言等学科。博雅教育率先在欧洲和美国兴起,并逐渐被世界各国接受与实践。   这一教育观念最早应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民教育。现代博雅教育旨在从人文、艺术教育入手,让大学生领略民族优秀传统,博采世界文化精华,增强学生在文、史、哲、艺等领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修养,从而达到增强人文底蕴,促进人才培养的目的。《说文解字》:“博,大,通也。”《玉篇•十部》:“博,通也。”   《荀子•修身》:“多闻曰博,少闻曰浅。”《论语义疏》:“雅,正也。”正是合乎规范的意思。《字汇》:“雅,儒雅。”在我国,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都在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博雅教育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博雅教育中,美术类课程   作为人文学科都被包含于内,这样就使得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也有机会比较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以往美术曾因仅被当作“技艺”而作为一个封闭的体系或者其他学科的附庸,被排斥在人文学科之外。如今,美术学科的性质正在逐渐改变,包括学生在内的大众已经越来越能理解美术的含义了。探索美术蕴涵的真义,已然成为公众的生活方式,大众正逐渐视美术为日常生活中所必须的事物,并从中受益。   半个世纪前,美术史家欧文•潘诺夫斯基[ErwinPanofsky]撰写了美术史上的著名篇章《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史》[TheHistoryofArtasaHumanisticDiscipline],他据理力争,并令人信服地阐明美术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只是一个孤立的学科,被封存在与世隔绝的领域中。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到,潘诺夫斯基对事物深刻的洞察力以及他对其他学科体系与内涵的领悟,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潘诺夫斯基为拉进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距离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在当时,相对于诸如哲学、文学、物理学等学科,美术学科被大众接受的程度还弱很多。美术史回归人文学科,使美术受到了更多人文学者的关注,进入更多公众的视线中。   目前,《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这标志着我们国家对美术课程性质的重新认定,也是我国美术教育观的重大转变和突破。   在我国当前的高中教学中,美术课程对于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由于高考制度的原因,学生们对美术课还不够重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从而关注更多的美术现象。无疑,这是莘莘学子美术需求的重要表现。   无论是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还是大学生在“艺术与人文”的框架下选择美术博雅课程学习,都让我们感到,在我国,人们对美术及美术史学科认识的改变,将对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进一步融合,满足人们的美术需求产生巨大的作用。当然,如何具体落实和贯彻这样的指导方针,如何进一步转变人们对美术和美术史的观念,需要教育学者和专业人士的长期努力,而前置于这一问题的另一问题,即在美术教育的框架下,包括学生在内的公众与他们对美术的需求是如何被联系起来的,或者说,这种联系的途径是什么?笔者认为,公众与他们对美术需求的纽带正是美术本身与“人文观念”的密切联系。   美术与人文具有相互渗透性。《说文解字》云:“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文,错画也。”   人类社会初期,人们就通过图画、文字来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美术的方式便是原始时期人类最早的思维方式之一。中国古人将汉字叫做“文”,“文”字就有美饰之意。《易•贲》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指的也是《诗》、《书》、《礼》、《乐》等古人必读的一些经典著作,而“天文”的含义是“刚柔交错而成文焉,天之文也”。   中国古人将对“天文”的体味与对“人文”的学习并置。萌芽状态的美术与其他社会现象杂糅在一起,成为文明发展中最重要的原动力之一。   在西方,古希腊戏剧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s]在剧作《安提戈涅》中说:“世上的奇迹有无数,但人是最奇妙的。”贡布里希把这句话作为他在1981年为庆祝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200周年而举行的系列讲座上演讲的结束语。   他在演讲中强调,如果试图去更好地理解像陈容《九龙图卷》、提香《抢劫欧罗巴》这样的奇迹,人们就会受益匪浅,人们不断地分析这些奇迹般的作品,并不会降低它们的魔力,它们的魔力和艺术性反而会得到加强。贡布里希充满哲学意味地去论说美术作品的“魔力”,一方面在于他希望人们应该更加关注美术作品,另一方面,乃是推论式地阐明,美术在与其他人文学科交汇的过程中,两者因相互渗透而各得动力和荣光。   诗人和文艺批评家爱略特[T.S.Eliot]认为,人文主义“靠审美力、靠由文化培养出来的感受力而起作用”,“如果没有人文主义,我们就无法对付萧伯纳先生、罗素先生、门肯先生、桑德堡先生、克洛代尔先生、路德维希先生、麦克弗森夫人,或对付美洲和欧洲各国的政府”。   爱略特在这里指出,审美感受力是人文主义起作用的工具,或者说是途径,而“审美力”、“由文化培养出来的感受力”也正是美术的可贵之处。美术家的各方面成果构成了人文学识的一部分。事实上,在潘诺夫斯基撰写《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史》之前近100年,美术史家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Burckhardt]已经做了伟大的探索,他的文化史著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向人们展示了美术史家在探索文化史时的独特视角。#p#分页标题#e#   布克哈特向我们介绍的那些多才多艺的艺术家的事迹,让我们认识到美术的多元化、学科的相互关联性以及美术家为这个世界带来的贡献。   事实上,美术家在进行人文领域内其他方向的研究与创作时,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美术家思维和情怀的烙印。这是与其他类型人文学者不同的地方,而他们的独特成果对于构筑人文学科的基础是不可或缺的。美术创作中特有的形象思维特征能帮助人们进一步塑造思维、改变观察方式。毕加索说:“假若一位艺术家改变了他的表现风格,也恰好说明他观察现实的方法发生了变化。如果这种转变能和时代思想的改变结合在一起,那么,他的作品就会变得更好,否则,它会变得更糟。”   毕加索的这段话告诉我们,画家改变绘画风格,首先需要观察方式的改变,而观察方式的改变又与时代思想有关,带有大众审美倾向的烙印。阿尔贝蒂发明的透视原理带给人们新的视角和观察习惯。   荷兰画家埃舍尔能得到非美术人士的广泛热爱也正说明了这一点,因为他的作品能碰撞观者的神经。事实上,当人们试图进行一些有创造性的研究时,必须有新视角和观察方式。爱因斯坦在这方面的示范性已经让人们耳熟能详。   爱因斯坦是一位绝妙的科学艺术家,他的科学创造性工作有一种艺术的秩序。他这样论述科学和艺术:“当这个世界不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当我们以自由人的身份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和观察的时候,我们就进入艺术和科学的领域。如果用逻辑的语言来描绘所见所闻的身心感受,那么我们所从事的就是科学。如果传达给我们的印象所假借的方式不能为理智所接受,而只能为知觉所领悟,那么我们所从事的便是艺术。这两者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对于超越个人利害关系和意志的事物的热爱和献身精神。”   “艺术是一种使我们达到真实的假想”,艺术能帮助我们达到真实,但它不是真实。布鲁诺以“艺术家的直觉”展开了“宇宙是由无数天体构成的无限空间”的观念。美术作品中有人们取之不尽的宝藏。所以,布克哈特说,“只有通过艺术这一媒介,一个时代最秘密的信仰和观念才能传递给后人,而只有这种传递方式才最值得信赖,因为它是无意而为的”。贡布里希则断言“前人的美术提供了一条直接的、鼓舞人心的接近过去时代精神的通道”。   黑格尔也认为,人们可以从一件美术作品中,从这一种有限事物的感性形象中直接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当前,公众对美术普遍具有一种热爱向往之情,他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甚至尝试动手实践;他们也会有意识地利用美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我国目前的大学教学体制中,博雅美术课程已经使美术类相关课程走出美术专业系科而进入了众多其他专业学子的课程中,逐步让更多文理学子倾心于美术的世界,并从中受益,他们对美术的理解正如王安石的名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目前,“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表明美术学科本身也正趋属于人文学科。   正如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的,学习美术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