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教学环境管理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美术教学环境资源,就是一切有助于美术教学实施的客观存在的事与物,包括有形的、无形的,自然的、社会的、精神的。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中心,从课堂到校内外,社区的、地域的、民族的、古今中外种种事与物,经过合适的选择与处理,就可以构成美术教育教学的元素。”如果按空间分布来划分,可以把美术教学环境资源分为校内的和校外的两种,笔者根据论述的需要,在这儿主要谈及的是校外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和运用问题。 一说到美术史论教学,人们更多地想到的是校园内部,甚至仅仅是教室内部,许多人想到的就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喋喋不休甚至是满堂灌,学生坐在讲台下无精打采甚至昏昏欲睡,一直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才获得解放。因此美术史论课变得单调乏味,与实践技能课相比,更缺少自由,尤其是作为教学中最主要矛盾的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相对削弱了美术史论课中人性人情之美,因此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也在情理之中了。《美术课程标准》明确建议学校:“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学校应“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的价值和意义,并进行开发和运用的探索,同时取得了可喜得成绩,这实际上反映出人们在教育观念上的变化更新,这既是课程改革使然,也是时代使然。但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更多地把美术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成果运用到美术实践技能课的教学中来,很少涉及到美术史论课的教学。根据自己长期的美术史论教学的观察和体验,笔者决定进行开发美术教学环境资源进行美术史论教学的研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高师美术史论教学的现状并提高其质量。 首先,努力构建美术史或具体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生存的当时语境,增强学生的现场感觉。 学习美术史,无论是中国美术史还是外国美术史,会接触到很多的原始古代美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美术史按年代做条分缕析的归纳总结,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了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用幻灯或多媒体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这样就把美术史变得抽象空洞,学生无从把握,能给他们留下印象的可能就是几件作品,而且对这些作品的把握也常常脱离开它所生存的环境,尤其对于那些距离我们太过遥远的作品,学生凭借自己的现有知识和能力无法还原那早已逝去很久的历史语境,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进行有关时代、种族、环境等的介绍,所以即使学过,学生们也常常是无从谈起。这种美术史教学缺乏活力、生动和人文味道,也无法承担起文化传承、交流以及进行素质教育拓展的重任。 笔者认为构建美术史或具体的艺术家或艺术作品生存的当时语境,增强学生的现场感觉和真切感受,会很大程度地提高美术史论教学的质量。美术史的教学可以与考古发现联系起来进行,因为许多美术史的构建都是借助于考古发现完成的,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与其让学生通过美术教材与历史间接交流,不如放手让他们到现场去与历史、与美术作品面对面直接对话,自己去构建具体的时代语境,当学生的灵感和思维与真实氛围碰撞时必会迸发出激情的火花。一个学生曾对笔者谈起她到殷墟前后的感受,她说已经学过了中国美术史,未到殷墟,她对商代文化的印象就是青铜器、甲骨文等一些模糊零散干瘪的片断,虽然也记住了一些代表性的作品,如司母戊大方鼎,虽然也在教材上欣赏过商代青铜器的精美纹样,也认真背诵了它的艺术特点,但考试过后,慢慢地也就忘干净了。殷墟一行却让她收获颇丰,历史就在眼前,青铜器上那些精美的纹饰就像盛开在她心中的鲜花栩栩如生,她觉得整个殷墟传达给她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甲骨文带给她的更是深入灵魂的震撼,而这些体验都是无法从教材上印刷的图文中感受到的。回来之后,她又去图书馆查了一些相关资料,对于殷墟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她自己说她现在对殷商文化的认识相对来说是枝繁叶茂了。一次殷墟之行,促动这个学生经历了一次从形象到抽象的探索和思考,无疑会提升她的理论深度,会加深她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这种基于自己努力得来的认识必定会非常深刻,甚至会久存于生命。如果条件有限,定期地邀请一些专家学者给学生们做讲座和报告也非常好。 其次,让美术史论教学在生活中得到滋养和充实。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大家都已谙熟于心,但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与生活脱节的现象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理论就应该关在教室里,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就意味着课程的圆满结束,学生考试及格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能应用到生活中去的似乎也只有美术实践技能了,至于史论与生活的联系似乎没有人肯费脑筋思考。所以,这也是导致美术史论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美术史论里不仅包含着这些生活化的感性特质,而且还具有把这些感性特质进行提炼加工得到的理性结果,所以它与生活的联系不言而喻。况且无论是艺术家还是他所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植根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的,脱离开生活也就无法解读其背后的意义了。而学生,也是生活中的一个生命个体,他身边许多具体的人和事都具有相当的教育价值,都能使他在美术史论的学习中掌握话语权。《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如下的目标要求:“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地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所有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在美术史论教学中,生活绝对不能成为缺席者。让美术史论教学深入生活,是生活的需要,是美术史论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必要。因为“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在校内外的生活是学好艺术的丰富资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走进现实生活、了解具体的人;了解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所以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当然也意味着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使人得以完整地发展。”总之开发美术教学环境资源不必据于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果教师觉得环境资源能与美术史论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并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增强教学效果,不妨一试。开发校外美术教学环境资源并不意味着颠覆甚至摒弃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促使二者互动互补,构建形式多样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