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参与和体验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教育的参与和体验,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美术教育的参与和体验

 

美术教育是通过对美术的敏锐感知,激励学生非凡的创作灵感,不断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使他们成为博学、灵活、塑造性很强的人。综合性美术教育是在加强学生美感的前提下,通过经典作品和学生作品体现的生活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互生互补的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师生积极参与,形成多学科、多要素、多类型的人之间的生态关系。美术不再是一门狭隘的专业课,教师已自觉不自觉的在倡导、遵循并应用美术融合其他学科,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笔者认为,美术教学实践可从如下几方面予以注意。   一、美术教学中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渗透   美术与其它各学科是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爱好、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创新、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为直接目的的一种全面的、整体性的艺术教育。它不同于其他专业化的学科教学,也不同于艺术院校的艺术教学,它在教学内容上应该突出综合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美术与音乐的有机融合。音乐与美术学科同被正式列为艺术课程。实践证明,美术与音乐融合,可以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立体效果。美术教学时,可以设计绘画配上一段“画外音”,使学生对静止的画面产生动态的感觉,美术与音乐有机结合,更好地拓展美术审美空间,增强美术趣味,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比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普通高中绘画《绘画的色彩》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红、橙、黄是暖色,蓝、绿、紫是冷色,用音乐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播放《蓝色的多瑙河》小段,让学生想象,体会冷色的组成;播放《丰收》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暖色的组成。另外,提倡美术融合音乐教学,并不是说美术课就必须与音乐联系在一起,而是指在必要操作的情况下才有机地渗透。霍斯曼曾确信:“美术教学也可以把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触觉艺术融合为一体。”美术课适当引入音乐,在欣赏与创作活动中提供听觉的信息,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反之,一味地不分需要与否,堂堂放音乐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其情绪,长期滥用音乐会造成一种学生的厌烦心理。   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既可以减少因学科分类而导致的知识分裂,使学生获得整体的连贯的知识体系,又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突出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   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不是简单地把知识内容拼凑在一起,而是指使分化了的知识体系形成有机的联系,成为整体。教学中可以借助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情感和内容。我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根据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把美术教学与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等结合起来,通过“看文作图、古诗配画”等形式把美术与语文巧妙联系,通过美术欣赏活动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把美术教学与自然科学联系起来,使美术课海纳百川吸收其他学科的内容,使学科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转换,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与行为。   二、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体验中提高审美能力   新时期的美术课程,提倡符合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有着轻松活泼的师生活动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发展。   设置情境,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在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教学是最能体现活动的主体性。美术教学本质上要求主体要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否则,美术与各学科融合都难以顺利进行。美术教学仅凭教师的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身体验,仅是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更无法谈到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与创作。只有当学生参与到美术课堂活动中,主动地探索、领悟、体验时,对美术“双基”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对美术的欣赏与创作才会成为可能。精心设计各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嗅、触觉等感官,使其相互勾通,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参与、欣赏与创造的意识和兴趣。笔者在校园优质课大赛上执教人教版普通高中绘画《赏心悦目美化生活———装饰画》时,引导学生收集废旧材料,联系实际生活,合理选用材料,巧妙的加工和再创造材料本身的特征———形状、色彩、肌理等,创作出富有新意的各种各样的装饰画,这就是一种以学生亲自参与,以经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在新课程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是新颖,学生的注意力就越容易被吸引,学生感觉就会更加敏锐、强烈。在普通高中教材绘画《绘画的色彩》教学中,我先出示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作品,让学生欣赏后展开讨论。为此,我提出两个问题:你对作品有什么样的感受?从色彩上谈自己的体会?提出这两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作品中所存在的客观实际。讨论中,有一位学生这样说:“《日出印象》这幅作品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朦胧、平静、旷达的感觉。从刚刚升起的太阳,到水面上的船只,再到岸边的物体都在朦胧迷漫的朝雾中,在远处,天和水融成了一片,仿佛所有的物体都在晨光和雾气中融化了,反映了作者对日出时瞬间印象的感受。”也有的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色彩暗淡了些,不像日出等等。在讨论时,我设法引导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作品做出各种解释,创造活跃的讨论气氛,对学生各种见解采取宽容的态度,做出客观评价,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引导,学生不仅欣赏了作品,也了解“什么是条件色的影响”,知道了“装饰色彩”的用途。学生感受作品,自己阅读作品,亲自对作品做出解释与评价,这才是亲自参与探究型美术教学的关键。   美术课外活动可以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充分参与美术实践活动的不足。美术课外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亲身参与实践的机会,并使学生在参与美术实践过程中提高审美修养。所以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如以环保为主题的大地画、校园文化建设为主题的壁画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以外的环境中捕捉有趣的生活浪花,让美溢满心中,凝结于画中,在发挥主观能动前提下又促进学生对美术与各学科融合的领悟。#p#分页标题#e#   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有目的融合是时展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在教学的内容、手段、方法等各方面,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方式单调、教学内容分割的现象,发挥学生自主参与和团体协作精神,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审美空间,真正体现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性质,实现美术教育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