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区民间美术实践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通渭民间美术作为黄河中上游中原文化的一部分,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无可替代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通渭民间美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尽管近年来,在县文艺工作者的大力抢救下有所好转,但前景仍不容乐观。
《通渭县志》载,通渭的民间美术主要有剪纸、年画、刺绣、陶塑、雕塑、玻璃画皮影道具制作等几类。我以此为据,对通渭13个乡镇14个村社,共计781户农户进行调查,得出的结果不得不让人深思,过去春节每家每户必剪必贴的剪纸(通渭以窗花为主),现在只有13%的农户仍保持这个传统。有93%的用户不再贴传统的木版套印年画,有7%的农户甚至什么都不贴,陶塑和雕塑基本消失,刺绣和其他民间美术寥寥无几。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思考,具有“书画之乡”美称的通渭为何传统的民间美术“衰败”得如此之快。我做了民意调查,有15%的人认为由于工业技术的运用,手工制作的传统民间美术失去了市场;有21%的人认为传统的民间美术太粗糙,太单调,没有生气;有50%的人认为通渭民间美术停止不前的原因主要是人们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所致;有14%的人无意见。
以上三种看法,虽不全面,但都各自提到了一些原因:首先,不能否认,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民间美术的冲击,改革开放使人们对时间、经济效益的认识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通渭坚持进行民间美术创作的大部分是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改革开改之前,农村妇女在农闲之余无事可做,边串门边做针线活,给小孩绣鞋头、绣枕头、绣荷包或在寒冷腊月剪窗花做花馍。男性在地里农活干完之后,变着花样制作各种年画、陶塑等,用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增加过年过节的欢乐喜庆气氛。像这样的创作,大都属于“自给自足”型,主要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少部分在集市上卖掉给家里换点油盐酱醋。
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时间观念、经济效益认识有所提高,人们抽空外出打工,想着怎样才能赚更多的钱,因而很少有人像以前那样待在家里一针一线地搞没有“钱”的东西,因此,民间美术在向“钱”看的社会背景下首先失去了“生产力”。
其次,通渭民间美术的发展缓慢或者说停滞不前,更重要的一点是它赖以生存的“民俗”的逐渐消失和变异。“民俗是民间美术的文化缘由和创作源泉”,①换言之,民间美术是民俗活动的工具,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中国的民俗与中国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国情有着直接的关系。通渭也不例外,作为一个贫困的农业大县,农民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人们出于对“天”的敬畏,往往特别注意采用过节的祭祀仪式。例如春节祭“天”拜“地”,求“财”,与之相应而创作的“天官”、“土地”、“财神”等艺术形象。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相信神灵的作用,不再通过祭祀来消除对未来的恐惧,开始相信自己的双手,这种仪式也就慢慢变淡或消失。随着这种民俗的淡化,它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中的相当一部分也就自然而然地隐退了。
最后,现代工业技术的广泛运用是通渭民间美术衰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便捷性使待续了几千年的民间美术也不例外地被卷了进去,传统手工制作的木版套印年画被整齐划一的现代工业印刷年画所代替。“心灵手巧”的“瓦匠”和“木匠”制作的各种各样的陶塑和雕塑作品也被砖瓦厂、家具店的“机械化”给整齐划一了。人们只图省事,也乐意购买这些“快捷了”的商品。例如买上一块花布既可做鞋头、袜底,又可做枕头、窗帘、床罩等,一块花布便可代替过去的很多工序。
综合以上分析,通渭民间美术的现状从表面看是一件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似乎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但静心细想,也不尽其然,古往今来,很多是非曲直、良莠真伪、真理和谬论都是相伴而生的,须仔细分辨,区别对待。正如某些生物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下,面临着绝迹,甚至已经从地球上消失,我们总不能说它们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民间美术存在现状的好坏,不能看一时的表面现象,应从更深层次去挖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先生曾说:“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的哲学体系,艺术体系,造型体系和色彩体系。因此,愈具有广泛群体性的民间美术门类,愈是反映了中国本原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②看来,民间美术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艺术,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已成为民族灵魂和精神的载体。
据我对通渭十几个乡的十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和民间艺术家的调查,他们中有大部分人认为传统的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更好、更有欣赏价值、更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而接受调查的青年人则大多数认为通渭民间美术太单调、太粗糙、太陈旧,认为现在的工业印刷年画等色彩更鲜艳、更丰富,形象更逼真、更大众化,用工业印刷品代替过去民间艺术家用手工制作的刺绣、年画、剪纸是一大进步,是好事。的确不错,相比之下,现代的工业印刷年画、门神颜色更鲜艳、更丰富、形象逼真,并且“大众化”的程度惊人,我走访了十几个乡镇,所见到的新型门神不只是相像,而是完全相同。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最有价值的一点,就是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地域文化特征。由于各民族各地域的劳动人民的文化上的凝聚力和各不相同的心理素质、审美旨趣,加上不同的地理环境,在艺术上才表现得丰富多彩。正由于民间美术的纷至杂呈,才使它有永无止境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了解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人文思想、风俗习惯及其生存方式和思维习惯,可以说它是民族文化人格的“折光镜”。例如在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中,仍然可以看到许多古老的样式,甚至能看到原始的内涵。因此,有人将它称为“活化石”。又如甘肃的民间剪纸艺术属于中原文化体系,对其品种、用途,内容和风格特点,与质朴、稚拙的陕西民间剪纸一脉相承,但某些作品又比陕西民间剪纸显得更古拙原始,显示出甘肃特有的文化特点。而甘肃东西部的民间剪纸也不尽相同,河西一带的剪纸更粗犷、深厚而质朴,流露出强劲有力的游牧气息和杂居的民族风情,内涵丰富而多样。同时,因地处高原和长期的风沙侵袭,剪纸的造型比东部的更厚实、拙朴、简洁,构成了河西走廊民间剪纸特有的区域性风貌。可见这种“大众化”还是不要的好。#p#分页标题#e#
有人认为通渭民间美术内容太陈旧,形式太古板,又过于抽象,不如现在的工业印刷品好看。这不能完全否定,通渭民间美术也不能说十全十美,也有不足之处,但我们不能存在一点不足就全盘否定,至于通渭民间美术“粗糙,不写实”,其实这也是民间美术的特点和优点所在,纵观所有的民间美术,不管民间美术发达的山东还是陕西,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表现上具有概括性,通过概括象征寓意和浪漫主义的手法体现主题;构图鲜艳强烈,富有装饰效果。通渭民间美术大都是由一些有丰富劳动经验的农民所创作。他们大都是所谓“没文化”或“文化程度”不高之人,特别是一些农村妇女,她们在农闲之余剪窗花、刺绣、做花馍。她们不受外界的影响和约束,进行大胆的取舍,概括地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对象。从她们作品中可以看到完全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场景。它完全是一种写心表意和具有明显意想特征的式样,这种无拘无束、夸张不写实的艺术正反映了农民的淳朴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通渭是有名的“书画之乡”,搞艺术的人甚众,因此就更应该重视民间美术,“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从发生学角度看民间艺术一直是其他艺术的基础,特别是农民自己所创造的艺术,因为没有经过训练,都是自发式、即兴式的、以自然为美的,所以感情很充沛,它为专业艺术家提供了难得的“原料”,专业的艺术家经常从民间艺术中吸取养料。因此作为绘画大县的通渭更应该重视保护自己创作的“原料”。
破坏容易,很多东西一夜之间就会消失殆尽,恢复很难。
对民间艺术及民间艺术家的关心与保护已被提到刻不容缓的议事日程上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倡议发起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得以启动并得到广泛的呼应,通渭文艺工作者也应顺应这个倡导,当然强行让每家每户像以前那样搞民间艺术创作已不成为现实,但这并不等于通渭民间艺术就已无路可走,而是我们对其认识不够。中国有些地区民间美术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这不仅仅表现在大批民间艺人,包括劳动妇女到世界各大博览会去表演刺绣、泥塑、面塑、彩绘、剪纸、风筝制作等,以其高超的匠心和鲜明的个性获得世界各国人们高度赞叹。甘肃庆阳地区的刺绣、皮影就是一例。本世纪以来,随着东方文化的升温,不少西方美术界的有识之士开始重视挖掘中国民间美术这个巨大的艺术宝库,他们深入中国各地采风,收集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有针对性地发展民间美术,让通渭的民间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只属于中国的”民间艺术,传授给下一代,让世世代代承袭祖国文化遗产的精华,丰富生活,增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