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少儿美术技法指导教育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树立技法教学新概念
每个时代都对儿童美术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因为它必须面对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
我国长期以“双基”为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确实压抑了一批人的创造性,妨碍了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陈旧技法教学模式的实质有两个特征:首先,把千姿百态的世界万物标准化、概念化、公式化,并以此评定好、中、差。其次,往往以任课老师的技能、审美水平为示范,确信唯有临摹才能学会。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画,依样画葫芦,只有老师一个人的积极性,学生是被动的。当学生用巨大的代价换得了所谓技法的时候,他们可能已没有能力和欲望用技法进行来个性创作了。显然,陈旧的技法教学模式有碍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摒弃陈旧的技法教育模式,探索多元的、灵活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是当今少儿美术辅导者努力的方向。但是在实践中容易走入一个误区———谈“技”色变。某些教师过分强调开放化、多元化,许多课看似热闹,其实一堂课下来,学生除了玩什么也没学到。全盘游戏化、空壳化的教育,对学生危害很大,这样会让学生华而不实。简单地否定“技法”作画,不符合教学实情。技法是什么?怎样教给学生技法?美术作品是作者内心的表达,美术技法是用美术语言“说话”,情感和美的载体。美术教育的任务是帮助、鼓励表达或者激发创作热情,让他们表现得自如挥洒、赏心悦目。
树立新概念技法教育观,教师须具有探索的精神、宽泛的心态和不断进行艺术学习实践积累的体验,为学生技法的形成、提高提供一个广泛空间,让学生了解写实美、超写实美、夸张变形美、装饰美等;了解点、线、面、黑、白、灰等的美术组合规律;欣赏中国画墨分五色和西画色彩的神奇变化;欣赏达•芬奇、毕加索、林风眠等艺术家的表现风格……新概念技法教育观吸取传统教学方法的精华,去其糟粕。例如示范法,可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中广泛使用,并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示范教学要做到“导放结合,范而有方”,既要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示范明了学习的目的,借鉴学习,又要激发自我的表现力与创造力,而不是完全搬抄;既要起到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又要给予学生发散的启示和自由联想的空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进行示范教学时,就要和学生开展良好的交流与对话活动,既把教师的理解方法演示清楚,又不断地交流看法与设想。如剪纸“手拉手,好朋友”一课中,教师的示范主要集中在折剪的方法上: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研究如何重叠反复折、如何画稿、如何仔细地用刀剪形、如何创作能连接的好看的连续形象等问题,更关注对学生如何进行自我发散的引导,即启发学生“我们还可以以此方法创造出哪些有趣的形象”,并以范作的方式展现一些发散的构思,把教学的导与放极好地结合起来,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发挥教师良好的示范主导意义。由此可见,示范教学作为传统的直观教学方法,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即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发展过程。“法无优劣”,重要的是在教学目的的要求下教师正确地把握与运用。新概念技法,是让学生了解各种美及美的构成规律,引发学生自己对美的联想和创造,新概念技法是一种多元智能的“法”,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的不断完善的“法”。
二、创造性思维与技法教学两者并重,相辅相成
(一)创造性思维的呈现有赖于美术技法的表达。
人的情感思维在现实世界中是无形的,在美术作品中的呈现有赖于美术技法的生成。“儿童画都是无师自通的”这种说法比较片面。因为绘画作为幼儿的第二种语言,他们从握笔开始,就信手涂鸦,直到能表达对象的一定形体、特征,主观描绘对象。整个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提高,一直在进步。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绘画,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为主,看似无师自通,但这一切与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分不开。正确引导和传授绘画方法,关键在很好地保护孩子的主见和认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抹杀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梦想。干预不能过度,技法要传授。但技法不是目的,而是表达的需要。要多方面引导、启迪,让他们学会基本技法,学会如何自如地表达想法,使他们个性更加鲜明。
(二)技法的教学过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启发过程。
教师的“教”可谓抛砖引玉的过程,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多维度思维和创作内驱力。例如,在技法教学中常用的示范法,就须做到“范而不死,举一反三”。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表现的难点,直观而形象地感悟,清晰有效地明了技法与步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我构思,而非给予“样本”、“明晰”思想。在示范教学中老师的讲授十分重要,不应定位于教师的“真理”,“完全正确”,“从头至尾看示范,听讲解”,而应定位于老师介绍与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方法,老师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应有自己更好、更多、更有意义的想法与方法等。这反映了理念的重要转变: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创造潜能的激发,老师仅是一个引领者、启发者,教学效果的实现者。如在三年级“立体造型”一课中,我抓住“纸材立体化及构成形式上的变化”这一重点,仅演示纸张立体化造型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与众不同的造型来,讲讲自己的思路,以便互相启发,激活创造性思维。然后,让学生通过互相比较,采用类比、求异、想象等方法,进行创造。在这样的技法教学中,实现师生的互动,诱导学生由此及彼,由点到面,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实现自我创造的理想。
(三)技法的丰富、完善、突破更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任何一种技法的最初形成都是人类创新思维的成果,我们在学习前人的技法经验时,不必一成不变。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美术材质不断出现,如水溶性油画棒、刮蜡纸、彩色沙纸等,这必定促进更多新技法的出现。师生可按需选择,大胆尝试,以求更好地表现效果。有时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可以自行尝试创造出新的技法。如蜡染是我国流行已久的民间工艺,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但受到材料和工具的限制,这种民间工艺在课堂上的运用就不太方便。如何结合实际,进行仿蜡染效果的制作呢?我在高年级中开展了儿童仿蜡染美术技法的创造实验:(1)画稿,在素描纸上画好图案;(2)着色,用水粉颜料给画面上色,水粉色须厚重,染黑的部分须留白;(3)制作冰纹,将画晾干放在需要部位揉折,一定要适当,不要破坏画面效果;(4)刷墨,将准备好的画稿平铺于桌上,用毛笔蘸墨汁在画面上有序地刷墨;(5)冲洗,将墨汁晾干后用流动水冲洗;(6)晾干,将作品平放于画板上阴干,一张仿蜡染作品就完成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法建议,如使用棉纸、油性蜡笔点缀等。一次新技法尝试完善,让学生明白了“法无定法,法为我用”的技法新观点。#p#分页标题#e#
三、不同学龄时段,技法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各有
侧重点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学画从4岁开始进入涂鸦期和象征期,从6到8岁为表现期,8岁以后才进入初级写实期。
在绘画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在中低年级阶段绘画的兴趣浓厚,创造热情高涨,在绘画时往往天马行空,恣意驰骋,富有激情,产生了不少具有审美价值的好作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学生的创作力明显下降。这个时期的儿童绘画面貌,开始脱离儿童的天真,拙朴而追求成人的表达能力,出现了半成熟半幼稚,既不是儿童画,又不是成人画的状态。部分学生因为技法无法达到自己满意的水平,甚至对美术失去了兴趣,许多学者称这一特定年龄段为“少儿绘画转折期”。由此,我把小学阶段分为两个时段:儿童画表现期(1—2年级)、少儿美术转折期(3—6年级)。
幼儿经过了绘画涂鸦期与象征期,到了6至8岁的时候,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手眼脑和谐统一的能力加强。他们在绘画中表现出了某种独立性,可以较自由地发挥想象和创意,这是学画的黄金时代。我们不仅要引导他们深入生活,而且要深入心灵,不仅用手画,而且要用心画,激发思维的发散性、变通性、灵活性和联想性。儿童画表现期是儿童敢想敢画的高峰期,老师要多创思鼓励,少技法干涉,把每一个孩子看成一块天然的玉,有其内在的品质。教育需要的可能只是不断地雕琢和润泽,使之更具光华,彰显天然的珍贵。
少儿美术转折期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审美逐渐形成,知识面的扩大,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童画的幻想转向理性想象和科学的幻想。兴趣分化、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等都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语言发展角度看,此时学生书面语言表达逐渐成熟,更喜欢以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见,作为言语功能的儿童画已暂时失去意义。他们开始把绘画当做审美对象,尤其是女生会很好地体会到一幅画中的情绪气氛,对写实作品更感兴趣。在这个转折时期,他们绘画的题材从陈述事物转变为刻画具体对象,表现手法从注重二维图像转向追求三维的视觉真实,主观上希望描绘得逼真而客观。技能跟不上的矛盾日益突出,力不从心,进步困难,画面拘谨,构图小气,造型呆板且越画越小,用尺和橡皮修改的痕迹随处可见,画面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生气,从而产生焦虑情绪并逐渐失去了绘画的信心。如何让学生顺利渡过这一特殊时期呢?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写实的、抽象的、古典的、现代的,让学生领会写实并非绘画的唯一技法,并排最高目标。引领学生多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多积累题材和内容。在教学中逐步认识到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增加技法教学的分量。让他们学“法”用“法”,欣赏、观察、临摹、目识心记,让他们既画出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又在临摹中可以“得意忘形”,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意识,在保持儿童画特点的基础上吸收适合儿童特点的优秀的教学方法,从而渐渐提高表达能力,走出“少儿美术转折期”的困境。
综上所述,新概念技法与创新思维,就像人的身体与灵魂缺一不可。创新的灵感有赖于技法的包装展示,每一次新技法的出现都召唤着新的创作灵感的产生,这才是少儿美术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