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工业设计人才培育方式研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白石 王建国 单位:蚌埠学院
经济转型发展对工业设计的依赖和社会消费模式的转变,都对工业设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当前社会对工业设计师的要求不仅是能够设计出美观好用的产品,还应该使设计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符合商业的盈利模式,符合用户的多层次需求。这些要求意味着工业设计师需要更全面、更深入地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以往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往往以学分、分数等量化的指标作为最终目标,而忽略了对设计人才全方位能力的综合培养。在教学中,往往通过纸质或是模型作业的质量来考核学生是否达到了课程学习的目标,最终的评价形式也大多是分数的高低和学分的多少。诚然,在学分制的课程学习中,学生必定要对该课程的知识有所掌握,乃至熟练应用,但由于最终由具体分数衡量,所以学生对分数高低的关注多于对自身能力提高程度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中,也将重点放在了设计表现和造型能力的培养上,而忽略了对社会潮流、商业模式、技术融合、消费者研究等方面知识能力的培养。要将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的转变,首先必须根据当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重新构建和定义工业设计师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体系,其次要树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发展观来培养设计人才。
工业设计人才知识能力体系的定义
(一)知识技能
包括设计艺术学、工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知识领域、设计表达的手绘技能以及各类相关软件的应用技能。设计艺术学主要包括设计史论、设计语意、设计美学等内容;工学知识主要指设计活动中需要的关于力学、材料、机械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社会学则要求学生学会从人类社会行为的视角来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经济学方面是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经济和商业运行规律以及工业设计对商业的影响。
(二)专业能力
1.创新的理念。通过创造性的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概念构思,将设想转化为设计。这一过程可细分为理念的生成、创意的选择、概念的发展和设计的评价四个子能力。2.技术的融合。工业设计师应当善于利用自然科学的知识对产品、系统和服务进行设计,利用各领域的技术成果进行设计。这一能力主要包括设计师对各类电器元件的应用,对各类材料的力学、美学特性的把握,对系统工程知识的理解。3.消费者研究。工业设计的目标是各类终端使用人群与消费者群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年龄、文化背景及社会属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需求,是否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对设计的成败至关重要。基于对消费者生活行为和意识形态的观察分析,设计师能够设计出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通过消费者研究和测评,能使整个产品系统和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这一能力领域还包括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设计能力。4.发现文化潮流。工业设计可以看成人类社会和文化系统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高速发展和变革,产生了诸如全球化、老龄化、气候变暖、新能源技术、教派冲突等各种现象,这些现象都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设计师,应该对这些持续的变化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并且将这些发现和感受转化到设计活动中。这一能力还包括关注设计艺术领域的潮流、关注社会经济的趋势和关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5.商业模式的控制。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了解设计在整个商业模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了解商业的运行模式,才能使设计产生更高的附加值。这一能力领域包括商业模式的规划能力、商业市场的把控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商品设计能力。6.产品造型能力。这是指设计师进行产品造型、赋予产品形式和美感的能力,包括对视听体验、触觉体验、心理体验和产品语意的设计能力。
(三)专业素养
1.团队工作。这一素质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与各类人群进行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素养,并能够在不同的团队中相互协调配合,最终完成既定任务。2.设计研究。当今社会的多样性、信息的丰富性要求设计师必须具备收集、分析、甄别、总结这些信息的能力,尤其是与设计相关的信息。设计研究的素养对设计师职业生涯的长期进步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3.模型建立与分析。这里的模型是指标准化的数学模型,即在特定条件下,建立能够普遍适用的参数化的产品模型、用户模型等,有助于减少类似条件下工作的重复性,提高创新的效率。4.自学和可持续发展。自学能力对任何行业的人才培养和发展都至关重要,由于工业设计是紧跟社会发展潮流的行业,所以自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工业设计师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
工业设计人才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
当今社会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文化上都不断变革,每天都有大量新的信息产生,对于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来说,几乎不可能在毕业前将所有的专业知识学完,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自学的习惯和终生学习的素养,逐步构建知识能力体系。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可分为三个层级。
(一)知识技能层级该层级构成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知识领域和技能,是学生能够继续进行深入的专业学习的保障,也能解决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操作难题,为学生提供解决专业问题的必要工具。
(二)专业能力层级该层级为学生更好地运用基础知识技能提供保证,是学生成为专业人才的关键因素。它比知识技能层级的要求更高,无法全部从教材的自学或教师的传授中直接获得,而需要学生在设计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
(三)专业素养层级该层级是指学生获得的良好的从事专业工作的素质和习惯,是长期地、顺利地从事专业工作的保证,也是实现学生持续成长的重要条件。
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能力为核心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主要就是围绕上述的知识技能、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三个层级展开的,除了必修的专业课程和相关的选修课程以外,还应该结合课程设计、设计竞赛、设计项目等学习形式。其中的课程学习包含了设计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课程设计则能帮助学生熟知设计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并完成一项模拟的设计任务。指导学生参加设计竞赛可以帮助学生在竞赛中发展和深入检验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带领学生参与实际的商业设计项目,鼓励和指导学生接触消费者、客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等,学会运用各种知识能力来共同合作完成一项设计任务。设计教育除了这些教学活动外,可以适时地增加其他的特色教学环节,只要对培养合格的工业设计师有利就可以灵活使用。这些教学环节包括学生的规划、反思和教师的反馈。学生的规划可以分为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两种。首先必须明确学生将来可能成为怎样的设计师,其次要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计划学习的过程和内容,并配合学校提供的各类必修以及选修课程加以实现。在每学期的学习中,学生还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调整,这些反思包括对之前学习效果的总结,也包括对当下进行中的学习活动的思考。教师的反馈可分为书面反馈和口头反馈。在作业评价、课程总结环节中,教师可以将书面反馈传递给学生,口头反馈则主要集中在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互动环节中。这些反馈对帮助学生反思学习和自我发展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p#分页标题#e#
结语
当前,无论安徽省还是其他省份都处在不同阶段的经济转型时期,服务经济的壮大,分众消费时代的来临,都对工业设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要求也为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研究新形势下工业设计的社会服务功能,总结工业设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各高校应以能力为核心重新审视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工业设计人才能力的架构应包括:理念创新、技术融合、消费者研究、发现文化潮流、了解商业模式、造型等六大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设计研究、模型分析、自主学习等四大素养。学生只有不断地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并且结合老师、客户的评价和反馈,才能达到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才能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设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