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艺术的民族性探究与建议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动画艺术的民族性探究与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动画艺术的民族性探究与建议

 

所谓动画艺术的民族性是指动画的民族灵魂和民族情感,它是不同国家和民族长期创作的动画艺术所具有的能代表本民族特有品质的精神属性。不同民族对动画艺术的观察视角和审美观点是与其生存环境相一致的,它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基础上的。不同民族艺术创作手法和物质表现形式的差异是动画民族性的具体体现。   一、中国动画艺术的民族性探索   在中国动画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历史进程中,“民族性”一直是中国动画艺术家关注和追求的重点。动画是一个多元化的艺术,集工艺性、审美性、技术性、功能性、时尚性于一体。因此挖掘动画艺术的民族性要从多个方面去探寻。几十年来广大动画艺术家孜孜以求,在动画艺术的创作题材、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动画艺术的声音表现等方面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形成了一大批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作品。   1.动画创作题材的民族性   创作题材的民族性是中国动画艺术民族性探索的主要着眼点。几十年来我国动画艺术家不断挖掘动画题材的民族特色。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产丰富。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思想文化和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寓言、童话等经典作品。这对动画片的创作题材来说无疑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几十年来广大动画艺术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精华,在动画的创作题材上采用了大量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寓言和童话。例如,万氏兄弟的动画长片代表作《铁扇公主》,取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影片故事曲折生动,吸收了中国戏曲造型艺术的特点,赋予孙悟空、猪八戒、铁扇公主等人物以鲜明的个性特征;鸿篇巨制《大闹天宫》同样取材于《西游记》。这部动画影片可以称得上经典之作,是中国动画电影中的超级大片;我国第一部彩色宽荧幕影院动画《哪吒闹海》是由古典小说《封神演义》改编而成;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由同名童话改编的动画片《宝莲灯》取材于民间传说;《女娲补天》是一部由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片,它以独特的艺术观点将女娲补天这段神话故事演绎的妙趣横生。这些作品讴歌了正直善良、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批判了凶残、贪婪的封建统治阶级,借古喻今,将一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改编为动画作品,塑造像孙悟空、哪吒等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有血有肉的动画人物形象。不仅满足了广大受众审美要求,同时也弘扬了民族精神。   2.动画艺术表现形式的民族性   在表现形式上我国的动画艺术家们也在不断的探索其民族性。例如水墨形式、民间剪纸形式、偶类形式等。中国水墨画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有了更大的发展,经过历代艺术家的不断演变而独树一帜。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水墨动画片,继承了这种精湛的传统艺术,水墨画笔墨豪放、意境优美、格调抒情、气韵生动。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小蝌蚪找妈妈》就是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打破了动画片“单线平涂”的模式,没有边缘线,意境优美,气韵生动。完美的用水墨表现了动物惟妙惟肖的动作———赋予了水墨动画的生命,把民族艺术在动画中展现得淋漓尽致。法国《世界报》的评论说:“中国水墨动画柔和的景色,细致的笔调,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①随后一些动画艺术家又相继创作出《牧笛》、《鹿铃》、《山水情》等一大批水墨动画片,这些作品继承了中国水墨画艺术中宁静淡泊、潇洒出世的至高意境,揉合各种现代动画手法,使中国水墨动画这一美妙的艺术形式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中国动画众多的表现形式上。剪纸形式是民族传统动画的重要代表样式,剪纸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艺术有着和睦、象征美好愿望和吉祥的特征,它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剪纸动画是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运用到美术片设计制作的一种中国特有的动画片类型。它以平面雕镂艺术作为人物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吸取皮影戏装配关节以操纵人物动作的经验,制成平面关节的纸偶。例如,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即是借鉴皮影戏和民间剪纸,制作成平面关节纸偶,然后用逐格摄影的方法把分解动作拍摄下来。还有《渔童》、《人参娃娃》、《张飞审瓜》等动画片都是借鉴了民间剪纸艺术和皮影戏风格。剪纸动画片风格简洁、色彩浓郁、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是动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功结合,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吸收,是动画和民间艺术集合的一大创新。   中国早期偶类动画片,借鉴民间的木偶、泥偶和布偶等艺术,运用各种材料创建立体的角色形象和背景。代表作品有《阿凡提的故事》、《神笔》、《曹冲称象》、《不射之射》、《半夜鸡叫》等。《阿凡提的故事》是中国偶类动画片的代表之作,以偶类的制作方法赋予动画片独特艺术风格,瘦高身材的阿凡提,穿着白色的袍子,裹着白色的头巾,黑豆一样小小的眼睛,刻画出阿凡提的聪明、机智和幽默。偶类动画片的优点是有较强立体感和质感,更能让人觉得亲切,但偶类动画片中角色的动作略显笨拙和不连贯,不擅长面部表情的变化。   3.动画声音表现的民族性   中国动画在声音设计上表现出了很强的民族特色。动画声音包括动画音效、动画语言和动画音乐几个方面。完美的声音它可以表达人物性格、心情、渲染气氛,对动画片的成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动画作品更加个性鲜明、气韵生动。在动画片中画面与声音的巧妙结合扩大了动画的表现空间。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就是动画版的戏曲,其中的人物造型取自戏曲,音乐也运用了戏曲的表演方式。例如,在将军仿徨无助时,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响起,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四面楚歌的效果。动画片《牧笛》是一部在动画音乐创作中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悠扬的笛声赋予动画片以美妙的音乐神韵,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曾被美国评论家斯通称为“在中国听到的最妙的音乐”。《牧笛》完美地把诗情画意和音乐神韵有机结合,充分表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呈现出中国美特有的意境。《大闹天宫》,运用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编钟,编钟是用青铜铸成,具有浑厚的音色,不仅增添了动画片的悲壮感,而且使整部动画片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同时影片在人物动作表演上吸取了京剧的程式动作,人物对白模仿了我国传统京剧艺术的道白,做到既不完全像京剧的道白,又带有京剧道白的韵味,有时将尾音拉长,表现出了动画片独有的艺术特点。#p#分页标题#e#   二、对新时期中国动画艺术民族性探索的几点建议   1.传承和发展老一辈动画家的优良传统   中国文化是中国动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其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汲取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中国早期动画片成功的显著艺术特点。当代中国动画艺术家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传承和发展老一辈动画家的优良传统,借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本土现实生活加以提炼,挖掘更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要抢救性地保护和利用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导演、编剧、原画、动画等),发挥老一辈动画艺术家的余热,学习他们的创作经验,可以说他们丰富的经验是动画艺术创作的基本精神支柱。   2.要以当代多元并存的全球文化为背景看待中国动画的民族化道路   中国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各方面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丰富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我们的水墨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我们的京剧艺术堪称国粹;我们的传统民间艺术如剪纸、木偶戏、皮影戏、年画等等具有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这些东西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民族化不能看简单的形式和外在表现。不能把古人的文化遗产原封不动的拿出来就说是民族的东西,因为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的审美意识更加个性化,对动画艺术的价值追求和风格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世界各国人民对当代中国的艺术作品要求更高,更追求民族特色。所以简单的表现传统艺术的外在特征并非就是民族化,京剧脸谱、木偶动作、戏曲音乐等传统元素的随意套用并不能有效地凸显民族精神,因为所有的外在表现手法只是用来传递民族特质和精神内涵。②在当代多元并存的全球化文化环境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明显,民族动画应具有不同的风格样式。中国动画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就必须做到既保持自身对艺术的阐释能力和判断标准,又要寻求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既要重视对民族性的传承,又要考虑多元并存的全球化文化环境中广大受众的接受能力,还要考虑当代审美意识与市场的要求。   3.培养大批优秀的动画创作人才   人才是动画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中国动画人才的缺口巨大,既缺少复合型人才,也缺少专门化人才,既缺少原创型人才又缺乏技术操作性人才。因此,实现动画艺术的民族性必须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动画创作人才。   笔者认为,动画创作人才的培养应该从以下三个环节入手:一是生源选拔。即在专业招生阶段就选择那些对动画艺术兴趣高、创意能力强的学生;二是大学教育。高等院校要发挥资源优势,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不仅让学习动画技术能力,还要注重中国民族文化的教育和艺术创作的追求,把中国文化、艺术及民族精神真正传递给学生。要有针对性的深入培养动画艺术的高级人才,增强他们独立思维、策划创意和编导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要不断加强动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适当引进国外师资,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世界前沿的动画发展情况与技术。三是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校企合作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企业与院校可以采取合作办学的形式,共同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构建互利互惠的校企合作机制;以综合技能培训为主,培养动画的原创型和技能型型人才,要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企业招人与学校育人相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市场需求相结合,技能培训与岗位能力相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