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域下的飞屋环游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批评视域下的飞屋环游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飞屋环游记

 

一、关于《飞屋环游记》   皮克斯公司2009年出品的3D动画大片《飞屋环游记》凭其天马行空的想象、独特的老少人物组合与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赢得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此片最终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影片开头讲述了男主角卡尔大半生的经历,而开发商的相逼导致卡尔误伤了一名工人。卡尔不愿离开自己的幸福之屋,所以他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充起了数不尽的氢气球,企盼氢气球带着小屋,去完成爱丽的未了心愿。而为了寻求一枚“助老奖章”的罗素意外地成为卡尔的游伴。到达南美之时,他们发现科学家曼茨已为名誉着魔。他为了证明自己的科学发现而不断地破坏大自然的平衡。最后,卡尔和罗素共同努力,终于拯救了大鸟“凯文”,捍卫了生态。   二、关于生态批评   环境的恶化引发了人们的思考。1988年,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农业文明“不缺乏发明和某些较高的生产力,但是它们对所处的自然环境,确实缺少系统的理解”[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话揭示了人们生态意识的缺失。2009年,我国的陈瑜对生态现代化理论进行了述评研究。他指出,“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客观的环境观,它将环境问题看成是机会,即存在着这样一种可能,在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这一需要。”[2]陈瑜的研究是生态批评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揭露了中国学者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担忧。生态批评跟人类中心论不一样,它主张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最高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在人类利益与自然界和谐发生冲突的时候,生态批评主张个人利益服从生态利益,并让人类从道德的层面上认清生态和谐是人类进行经济活动、政治文明以及文化传播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依托。生态批评被世界各国学者运用于哲学、经济和文学等多个领域。在文学中,生态主题承载着启迪人类灵魂、纠正人们错误认识的重任。根据王诺(2003)等人的观点,可以得出文学作品中的生态批评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生态文学是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文学。第二,生态文学是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文学。第三,生态文学是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的文学。第四,生态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表达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思想、预测人类未来的文学。[3]   三、生态意识在《飞屋环游记》中的体现   电影《飞屋环游记》除了表现老人与小孩之间的关系转变外,也思考了人与生态的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而言,《飞屋环游记》属于生态文学作品。   (一)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   《飞屋环游记》在表现老人为了爱情驾驶飞屋冒险去实现梦想的同时,也展现了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一面。主人公卡尔和罗素历尽千辛万苦才靠近南美的天堂瀑布,在梦想即将实现的时候,他们发现科学家曼茨为了活捉新物种沙锥鸟“凯文”采取了一系列破坏生态和谐的举措。曼茨首先是通过领环控制了野狗,让野狗完全臣服于他,并为之服务。这些狗是人类通过高科技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的牺牲品,也是人类在科技文明年代中道德缺失的产物。卡尔对自己南美之行的目的很清楚,他不愿意为了别的事情耽搁自己的行程。曼茨对凯文的猎捕本不在他的计划安排中,但是小罗素对拯救凯文的坚持与执著,让这位老人重审自己的价值观。他不想在他与爱丽完美的爱情上留下遗憾,所以他决心与罗素一起,拯救大鸟凯文。从卡尔把自己本来的最高价值———“带着”爱丽站在天堂瀑布的最顶端欣赏美景———转变为拯救凯文开始,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主题在影片中得到了最直接的表现。卡尔把凯文送回三只雏鸟身边,然而他的拯救行动却遭遇了曼茨的打击。曼茨放火差点烧毁了卡尔的“飞屋”。这是卡尔为维护生态平衡作出的第一次牺牲。在故事的末尾,卡尔为了救回凯文、罗素和道格,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与爱丽的温馨小屋飞走了,但是他最后只说了一句,“那只是个房子”。此时,卡尔的价值观已经彻底改变。在他的心目中,人类利益服从自然生态规律,他的最高价值观是维护生态平衡。这也意味着以卡尔和罗素这两个善良的人为代表的人类,只有在保护自然生态,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二)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飞屋环游记》最大的冲突就是曼茨与卡尔、罗素就凯文的自由的争夺。曼茨代表了人类在追求科技成就而不顾生态和谐的邪恶力量,而卡尔和罗素则是坚持人类应该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的忠实代表。看见沙锥鸟“凯文”的时候,卡尔和罗素已然筋疲力尽,但是凯文的出现让小罗素恢复生机。纯良的罗素一心想着凯文就是卡尔追寻的目标,并乐滋滋地介绍给卡尔。卡尔起初为了自身安全对凯文并不欢迎,但是事实证明只有人类和动物彼此信任、互相帮助才能保证和谐,人类也只有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才能够离目标更近。小狗道格多次想认卡尔为主人,但是多次遭拒。道格是一条能在不良环境中保持良知的一条狗,他代表着自然生态的积极因素。卡尔对道格的拒绝,显示了他对自然的无所谓的态度。但是在故事的最后,卡尔思想发生了转变,他愿意放弃自己的梦想,与罗素一起去拯救已经被曼茨捉去的凯文,同时他也愿意做道格的主人,并且与道格共同抗敌。可以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另一个标志是凯文。凯文从与人类接触的第一刻起,就没有显示过什么恶意,而在领受了卡尔和罗素这两个人的帮助之后,它也积极“报恩”。在从曼茨的飞机出逃的过程中,凯文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背着两个人,迅捷地从恶狗的嘴下逃生。而在跨过沟壑的时候,它被阿尔法咬伤。同时,在飞机上与曼茨搏斗的过程中,凯尔再次拯救了罗素,协助了卡尔。以凯文为代表的自然,在得到人类善待之后,也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好处。影片最终的赢家是卡尔、罗素以及凯文。这个邪不胜正的结局再次向广大观众传达了影片在对待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的立场:不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和生态平衡的行为必然不可能长久立足于天地之间。唯有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前提下,人类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上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和突破。#p#分页标题#e#   (三)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   《飞屋环游记》在给观众带来幸福爱情感悟和一老一小快乐行程的同时,也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那就是人类中心论。曼茨之所以要活捉凯文,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向世人证明自己之前的科学发现没有错,自己没有造假,这世上真的存在这么一个鲜为人知的新物种。然而,深究其动机,曼茨真正追求的还是名望。他在追求名望的时候,过分专注于成果而忽视了科学道德。他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破坏生态环境。可悲的是,他自己未曾意识到这一点,他还深信自己此举乃为科学服务。而在此过程中,他对自己在牺牲环境利益的前提下所取得的部分成就感到无比的自傲。这一点在他所操控的野狗身上不难发现。在与卡尔共进晚餐之时,曼茨说过,为了活捉这种大鸟,他试着把它从死亡之地找出,并牺牲了很多条狗。他为达到目的,破坏了大自然,也损害着其他人类,比如他口中的“测量员”和“植物科学家”,还有可能加上一个“找天堂瀑布的老人”。还有,在卡尔和罗素将凯文送回家时,曼茨又再次在“人类中心论”的驱使下,硬生生地分离凯尔与它的三个孩子。曼茨的行为扰乱了大自然,也严重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从曼茨的手里逃生出来之后,罗素和卡尔在野外过夜。期间,罗素对卡尔说,这次的野营跟他心目中所期望的不一样。而他之所以有原来的期望,是作为野营专家的父亲以及关于野营方面的书籍给他带来的影响。父亲和书籍的描述应该是真实而权威的,而罗素对此次经历的失望,正是由曼茨所致。曼茨违背了道德观,为求达到目的不惜破坏生态平衡,也导致小罗素的野营遭遇无尽的灾难。曼茨已经利欲熏心,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科学家的名望而不惜一次次地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不惜牺牲他人。他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源于他奉行了“人类中心论”的行为准则。   (四)预测人类未来   《飞屋环游记》还就人与生态的关系预测了人类的未来,这个未来还是紧扣生态和谐。人类如果遵循了自然规律,尊重生态平衡,那未来的前景肯定是美好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环游的形式上———飞屋。飞屋是影片独特的形式,它让整个故事充满神秘色彩和冒险激情。但是从生态角度而言,“飞屋”更多地体现了影片传达的生态意义。首先,卡尔的飞屋计划并非酝酿已久,而是在被政府出面要求他离开小屋,搬入老年公寓之后,他才临时策划的。如果他不打算让自己的房子飞走,那这个房子在起飞的当天将会被房地产商夷为平地,这么精致的小屋很快就变成残垣断瓦。所以卡尔的举动实际上是变废为宝,让即将消失的小屋实现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壮举。其次,房子作为一种固定资产,在给人类安稳的归宿的同时,也限制了人类的自由。影片中的飞屋则打破了这种约束,让房子“动”起来,不再受地点的束缚。现实生活中的人类都会有梦想,但是生活的无奈往往让人被迫在通往梦想的路上顿足。正如卡尔、爱丽夫妇,他们从小一直都向往着南美的天堂瀑布,但是因为生活上的杂事,他们被迫一次次把梦想搁置。其中有一次阻碍就是大树倒下砸坏了房子。作为固定居所的房子限制了他们的自由。然而,卡尔突发奇想的“飞屋”可以移动,可以随心而去。再者,这个飞屋是环保的。它没有排放废气、污水,也没有制造噪音。它还可以装上指南针,架起风帆,随着主人的意愿改变方向和速度。在驱动力不足以继续自行飘行时,房子还可以借助人力救急,而不至于让人完全听天由命,任由科学技术的摆布。所有的这些,都向观众传达了一点:在维护生态环境下发展的科学、道德文明,是可以让人更加自由,更加快乐的。   四、结语   《飞屋环游记》用刺激的情节和卡尔、罗素这对老小对凯文的拯救行动传达了生态意识。用这种方法来传达生态意识是新颖独特的。影片在转变观众价值观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浑然天成的。所以说,《飞屋环游记》是一部成功的生态主义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