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态角度下的中央车站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精神生态角度下的中央车站,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精神生态角度下的中央车站

 

一、《中央车站》剧情简介   20世纪末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央车站,是十几条地铁和几十条公交车路线的交汇点,这里每天都有熙熙攘攘的车辆和人群,喧闹拥挤、混乱不堪。女主人公朵拉———一个年老的退休教师,在站台上以替人写信为生。她每天见到很多面孔,倾听五花八门的故事———有关爱情、亲情、欺骗、堕落等。一天,小主人公约书亚在妈妈安娜的带领下,来请朵拉给他素未谋面的父亲耶稣写信,希望能一家团圆。然而在信件刚写好不久,安娜不幸遭遇车祸身亡,约书亚一下子就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可怜的孤儿。朵拉在经历了一番挣扎和犹豫之后,决定带着约书亚去遥远的北部寻找他的父亲。两人由此开始了一段寻找父亲,其实更是寻找“爱”的回归之旅。这就是被称为“全世界最好看的影片之一”———《中央车站》的剧情梗概。这部影片曾荣获第四十八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奖,第五十六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以及第七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及女主角提名。导演华特萨勒斯(WalterSalles)是巴西杰出的纪录片和故事片导演,素以探讨“放逐与寻找自我认同”的电影主题而著称于世界影坛。[1]《中央车站》则是他这一类题材电影中的又一成功之作。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热闹非凡的盛大场面,更没有高科技的视听冲击。影片缓缓讲述着一老一少在身无分文、狼狈不堪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希望与失望交叠的坎坷经历,最终约书亚如愿找到了他的家,而朵拉也寻回了她失落已久的爱的归宿。因为影片大部分故事情节发生在公路上,有人称之为公路电影,或者是关于母爱、亲情的电影。其实如果从精神生态视角来看,这部影片显示出了浓厚的精神生态意识。   二、人存在的疏离化:精神生态危机的表现   “精神生态”是取自精神生态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就是借鉴当今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污染这一事实,来警戒现代人的精神领域内也出现了这种生态学意义上的污染和危机。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所说,新时代的本质是由非神化、由上帝和神灵从世上消失所决定,地球变成了一颗“迷失的星球”,而人则被“从大地上连根拔起”“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2]。的确,无法否认在当今实际生活中,现代人的精神生态危机已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痛心疾首的地步。精神价值取向的褊狭、人类情感世界的苍白、人性的扭曲变异……这种种精神病症的最终根源在于“人存在的疏离化”: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社会的疏离以及人与自我的疏离。与以往时代相比,现代人越来越缺乏与充满生机盎然的大自然的对话和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人际间真情的丧失,早在工业社会以追求物质享乐和奢靡取代精神追求和心灵充实时就开始了;而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疏离,则表现为信仰的丧失、理想的幻灭以及自我反思能力的缺失等方面。在强大的物质洪流面前,人听不到邻人发出的声音,也感觉不到自己心灵对爱的渴望。   《中央车站》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人与人疏离、人与社会疏离、人与自我疏离的精神荒原。影片开头,导演利用类似纪实的手法,充分展现出20世纪末巴西正由农业形态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贫穷和混乱。在中央车站,时刻流动着拥挤的人群,四面八方的人蜂拥至城市,寻找发财致富的机会。以在站台替人写信为生的朵拉,每天穿梭在拥挤混乱的人群中,疲惫不堪,贫穷困窘。她眼里似乎没有柔情和期待,只有焦虑和疲惫,表情从来都是麻木不仁、冷漠疏离,充满对他人的不信任。到家后她和朋友艾琳以读别人的信取乐(她骗人说帮他们寄出去),把看不顺眼的信恶作剧似的撕掉,或者丢在抽屉里永远不寄出。朵拉这种扭曲性格的形成,与她从小缺乏爱的成长经历有关:在她很小的时候,她那“在家很阴沉,出门就耍宝”的酒鬼父亲抛妻弃子,另结新欢,直到朵拉长大成人,迎面碰到都认不出自己的女儿;朵拉的母亲早早离开了人世,没有给朵拉足够的母爱;朵拉自己则一直孤身未嫁,“没有先生,没有家人也没有小狗”。在缺乏父母之爱的家庭中长大,又没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温馨的家,朵拉的精神贫瘠、心灵荒芜可想而知。而约书亚,同样也是一个缺乏爱的可怜的小孩,起初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由于父亲是个酒鬼,父母之间关系恶劣,约书亚到9岁都从来没有看到过他父亲。母亲出车祸去世后,他立刻就变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任何人的心灵都需要的爱的浇灌———尤其对于孩童的稚嫩的心灵而言,约书亚寻找其亲生父亲就成为必然的事情。朵拉带约书亚去寻找其父亲,这个决定并不是轻易形成的———如果朵拉一开始就转性,变得仁慈友爱,那也是不合常理、不符逻辑的。当朵拉将无家可归的约书亚带到自己家里,给他吃喝的时候,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丝人性的温情。而事实是她已和人约定,将约书亚以一台电视机的价格卖给了贩卖器官的非法领养机构。此外,影片开头还有一个残忍的情节:一个小偷在站台偷了一个廉价的物品,就被两个保安无情地枪杀了,而来往的行人对这种残暴的行为却无动于衷,似乎早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这些都反映出影片中人的精神生态危机:过度膨胀的物欲压抑了精神发展的空间,人类不但没有变得更加美好,反而变得更加冷漠、残忍和疏离,正是爱的缺失导致了人存在的疏离化。   三、爱的救赎与回归:精神生态危机的消解   精神生态关注的重点,在于人的内在情感与精神的生存状态。由于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占据了人类的精神和心理发展空间,人类最自然、最崇高的心灵活动———“爱”被挤压侵害了:人缺失了对大自然的本能的爱,缺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更忽视和遗忘了自己心灵对爱的渴望。要消解这一精神危机,只有通过救赎寻回那逝去的爱才能让人性回归本位,让社会充满爱心和温情,最终使人在与自然、与他人的爱心互动中,达到自己精神充实、心灵愉悦,从而不再虚无、冷漠和迷惘,使精神病症得以治愈。   (一)爱的救赎  #p#分页标题#e# 在影片前部分,朵拉以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将约书亚卖给贩卖器官的非法机构后,受到了艾琳的严厉谴责:“钱是哪里来的?……你居然做这种事!……凡事总要有个限度!”朵拉经过整晚辗转反侧、焦虑不安,最终良知未泯,冒险救出了约书亚的这一幕,说明人性本善,人仍拥有反思的力量和自我救赎的可能性,从而使人类精神避免进一步的沉沦和堕落。同时,影片穿插的各种宗教元素———以《圣经》中的人物命名的名字、卡车上歌唱的宗教歌曲、山上的灵幡、对灯神圣母的集体膜拜等,使影片充满了神秘的宗教色彩。尤其是夜晚狂欢式的集体拜神,更是芸芸众生对上天的一次精神诉求,向万能的神明呼唤,向逝去的亲人传递音信,祈求庇佑自己卑微的命运,救助纯净天空下众生的苦难……人类寄希望于通过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摆脱被孤独、迷茫、失落甚至绝望笼罩的心灵阴影;通过神灵的指点教化使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影片中的这种宗教情怀表明,爱是一种永恒的心理沉淀,人类拥有爱的本能和被爱的渴求,不只是朵拉和约书亚,整个人类都在向往和期待爱的救赎。   (二)爱的追寻   既然人类需要爱的救赎,朵拉和约书亚就踏上了寻求爱的征途:约书亚寻找他的父亲;朵拉寻找她的心灵归宿;整个人类寻找爱的希望。影片整个故事表面上是围绕约书亚寻找父亲这个主题进行的,实际上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是主人公寻找爱的过程———亲情之爱、人与人之间的爱和信任,最终拯救荒原般孤独的心灵,实现爱的回归。影片选择远离城市的公路电影模式,除了这是寻找约书亚父亲的必要方式外,恐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治愈精神病症的良方在精神家园变得荒芜的工业城市已经难以找到,只有远离精神污染源———工业化城市,去那还没有被现代化玷污的清静之地,在没有浮躁和喧嚣的旅途中,人类才能更贴近自己的心灵,倾听自己的心声。这场爱的追寻之旅,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朵拉和约书亚最初是彼此怨恨的:朵拉骂约书亚是个“让人讨厌的坏孩子”,而约书亚回敬朵拉是个“不抹口红,面目可憎的老太婆”。但是随着长途汽车行驶在苍茫广袤的巴西大地上,两个人在依偎着前行的过程中,两颗心也渐渐变得柔软。朵拉开始向约书亚敞开心扉,她告诉男孩成人世界的善与恶,回忆自己的童年,叙述自己的父亲,两个有着相同身世的人心灵慢慢靠近了。所以当朵拉试图让约书亚一个人去寻找他的父亲时,约书亚选择了与朵拉一起下车———这时的他对朵拉已经有了母亲一样的依恋之情。然而这时,因为一时疏忽,两人已变得身无分文。在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之后,他们遇到了善良的卡车司机恺撒,他分给他们食物,带他们上路,在商店里帮他们解围,三人在旅途中分享着爱和温暖,以致朵拉燃起了对恺撒的爱情之火。尽管这段短暂的爱情还没开始就戛然而止了,但是这时的朵拉,已经开始懂得去爱人;而这时的约书亚,也懂得了如何去安慰人———“你擦口红还是很好看的”。爱情、友情在他们的心中燃起,他们的内心不再麻木、绝望,也让他们找回了自己人性中潜藏的真正情感。握着彼此的手,他们又一次踏上了寻找爱和温暖的旅途。然而,当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了安娜信中给的地址时,却被告知房子早就被约书亚的父亲卖了;当他们打算放弃寻找,计划着回里约热内卢一起相依为命生活时,他们的未来也应该是充满温情和喜悦的吧。可在这时,约书亚的哥哥们———以赛亚和摩西出现了,他们一起回了家,对约书亚热情而又友好,并且给约书亚做了一个象征团圆的陀螺。影片最后,朵拉在读了耶稣留给安娜的那封充满感情的信后,作出了最后的决定———让约书亚留下,和他的哥哥们一起,等待着父亲的归来。   (三)爱的回归   爱回归了,约书亚找到了他的哥哥们,他们一起期待父亲的归来;朵拉回归了,她完成了对自己精神的救赎,放下了对父亲的怨恨。结局有点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情理之中:在观众心里那个一直闻名却不见其人的约书亚的父亲———耶稣,本以为就是一个不负责任、抛妻弃子的酒鬼,实际上仍算得上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尽管一度堕落,酗酒成性,但最后他幡然醒悟,为了能让一家人团圆,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他实际上也是在寻找安娜母子的旅途中……这表明这世上,爱是永恒的,超越一切而永远存在。影片结尾,朵拉离开了约书亚的新家,迎着黎明前的曙光,步履轻快而又精神焕发、充满希望地走向了新生活,她挣脱了爱的缺失给她带来的精神桎梏,完成了自己的心灵之旅;约书亚迎着清晨的曙光奔向朵拉离去的方向,他将永远记得一个叫朵拉的女人帮助他找到了爱的家园。爱被救赎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追寻,最终回归到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