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隐喻下的阿凡达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模态隐喻下的阿凡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电脑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多种符号的现象越来越频繁,人类已经进入多维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时代,语篇也变得如此,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仅限于纯文字层面了,而是以图像、动画、声音、图表、颜色等多模态形式同时出现。这种多模态形式,在电影宣传画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电影的宣传画,电影海报中除了语言文字,还有数字图画、色彩色调、空间分布等,属于典型的多模态语篇。“AVATAR”讲述地球人为了自己星球的利益,想要攫取并独霸与之共存的外星球的丰富资源,软硬兼施从而驱逐外星人的故事。这部电影用了极其华丽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其宣传画也做得惟妙惟肖,体现了这部影片要表达的主题和深层思想。本文从多模态隐喻的角度,来解读“AVATAR”宣传画中所反映的生态、殖民、爱情三大主题。   一、多模态隐喻的定义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Johnson)和《女人、火和危险的事物》(Lakoff)两本专著的相继出版标志着震撼语言学界的概念隐喻理论的形成[1],隐喻研究从传统的语言修辞观转变为概念思维观。隐喻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语言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经典的认知隐喻研究一直只关注语言体现,隐喻从本质上来说是概念性,但其外化手段不仅限于语言符号,其它媒介,如声音、色彩、线条、空间布局等也可以用来构建和表达概念隐喻。近年来,以Forceville为代表的一批欧美学者结合认知语言学和传媒学的研究成果,从多学科的角度对隐喻展开了研究,赋予了隐喻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多模态隐喻。模态分为单模态和多模态,模态在本文里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2]。人类主要通过感官与外界互动,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多个感官互动的则叫多模态。多模态隐喻是一种类型隐喻,其目标域和来源域是在不同的模态中被表征的。这些不同的模态包括:1)图画或视觉模态;2)听觉模态;3)嗅觉模态;4)味觉模态;5)触觉模态[3]。所谓多模态隐喻就是隐喻的呈现方式不再是纯语言文字上的,而是通过图像、颜色、声音等来共同呈现。电影宣传画是由文字、图片、色彩等共同构成的,属于多模态语篇。多模态隐喻是指其来源域不只包含一个载体(图片或文字),而是文字、图片、颜色等共同构成源域,再通过人的思维或语境等来映射目标域。   二“、AVATAR”中的“生态”主题   在当今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全球的热门话题,电影《阿凡达》反映了人类关注的生态问题。   (一)图片隐喻   从图1来看,首先冲击受视者视觉的是整幅图蓝色的背景,蓝色代表平和安详。画面中茂密的参天巨树、星罗棋布飘浮在空中的群山、色彩斑斓充满奇特植物的茂密雨林,喻指“AVATAR”影片中的世界。影片中纳威人多姿多彩的世界,五彩斑斓的原始景观,如梦境一般美好,潘多拉(Pandora)是地球人梦想的未来星球,潘多拉星球为源域,映射到人类梦想的美好世界,暗示人类对和谐自然的向往。其次主人公以两张颜色不同的脸呈现在宣传画中最显眼的部位,蓝色的面部与背景合成一体,黄色的面部与整张图片的颜色格格不入,喻指人类的世界与潘多拉星球相差甚远。这两个认知域之间形成连环跨域映现关系。通过人类世界和潘多拉星球的对比,映射人类的生态问题。人类世界到处是冰冷的机械,毫无生趣;对待大自然则粗暴无礼,只是不负责任地一味索取,不能给自然以充分的尊重。而纳威人(Navi)懂得生态保护和能量循环,与地球人的攻击本性不同,纳威人虽然表面上看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但是他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心中时刻充满着怜悯,比地球人更懂得“和谐”的真正含义[4]。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会与自然融为一体,图1中蓝色背景与主人公蓝色的脸占了宣传画大部分的版面,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突显了影片的“生态”主题。   (二)文字隐喻   图1文字“AVATAR”(阿凡达)为拉丁文,意为“化身”。在印度哲学中,被认为和众神在地面上的肉体表现形式有关。在梵文中,“化身”一词具有透过深思熟虑,并且由于特殊目的而从较高境界“下降”“、转世”的涵义。通俗的说,即指天神降临,或天神附体。“AVATAR”一词通过受视者的思维加工,映射神的世界、美好的世界。纳威人的世界如同神的世界一般美好和谐。导演卡梅隆选择“AVATAR”作为电影片名,无疑是点睛之举,不仅透露要点,同时也把主题进一步升华,倡导人们爱护地球,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图1是以视觉模态呈现的,来源域是宣传画的画面,宣传画中图像、文字共同作用,以隐喻方式共同激活一个认知域:生态。如表1所示,该隐喻是建立在次隐喻基础上的复杂隐喻,这两个认知域之间形成连环跨域映现关系,由蓝色背景、两张主人公不同颜色的脸、文字“AVATAR”四个来源域,通过隐喻共同映射影片的“生态”主题。   三“、AVATAR”中的“殖民”主题   通过透视《阿凡达》剧本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电影本身,发现影片内容与印第安文化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阿凡达》的故事以殖民者屠杀、驱赶印第安人的历史为原型,再现了19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强行迁徙印第安人的血泪史。这一惊心动魄的过程,改写了长期以来西方影片反复书写的爱国主义的经典主题[5]。   (一)图片隐喻   图2中的纳威人具有蓝色皮肤,高颧骨的面部特征,长着与地球人迥异的眼睛和耳朵,身体用颜料涂成了蓝色,花纹遍布全身。而印第安民族在战斗前也有纹身和纹面的习惯,他们的彩绘是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使自己免于灾祸及疾病,印第安男性用黑色或红色,女子则用蓝、白两色。纳威人的服饰也基本对应印第安人的习俗,衣着非常简单,只在肚脐下围一块遮羞布或树皮等。然而,纳威人的装饰却是绚丽多姿,充满民族特色,这同印第安人又是出奇的相似。两个民族都有头饰、项饰、臂链、腰带、弓箭袋等形式多样的饰品,饰品材质一般为石头、骨骼、植物等天然材料[6]。这个隐喻运作的过程,是以纳威人的外形与印第安人的外形存在的相似性为基础。印第安人是崇拜鹰的民族,片中纳威人骑的是一种类似于鹰的色彩斑斓的巨型飞行动物。图片中的人和物,喻指了印第安人及其存在的世界,影片的内容与印第安人的血泪史有着相似性。地球人为了自身经济发展大肆开采自然资源,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潘多拉星球有一种超导体矿物元素,它将彻底改变地球的能源产业,所以地球人不远万里来这里拓荒和掠夺,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当正直朴实的纳美人拒绝迁徙后,地球人开始对这片圣土进行肆无忌惮的搜刮和摧毁。影片的内容是以几百年前发生在美洲大陆上那段野蛮的殖民历史和美国西进运动中印第安人的血泪史为原型。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当首批英国清教徒进入北美时,印第安人对他们很友善,感恩节就是为了纪念他们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战胜重重困难而设立的节日。之后,大批英国人、法国人来到美洲,在这块“新大陆”做着淘金梦。他们采用欺骗、强占和掠夺等方式占领了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并对他们进行残酷欺压和杀戮[7]。人类屠杀纳美人的情节为源域,通过人的思维加工与印第安人被屠杀的情节相结合,激活了这一“殖民”隐喻。#p#分页标题#e#   (二)文字隐喻   图2下方的文字“超越想象,新世界”喻指影片中的纳威人的世界。《阿凡达》的故事发生在潘多拉星球,这是个异常瑰丽奇妙的热带大丛林,高树林立,猛兽怪物极多,奇山在空中高悬,奇花异草闪闪发光,景色美不胜收,土著纳威人就聚居在一棵参天大树的庇护之下,相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超乎想象的美好世界。而亚马逊流域印第安人居住的热带雨林也是奇珍异草繁多,风景优美,在西方殖民者的眼里也是一个新的、美好的世界。“新世界”为源域,映射纳威人的“潘多拉星球”这个次目标域再进一步喻指西方殖民者眼中印第安人的世界,完成连环跨域映现。图2中的图片与文字结合,反映了影片的又一主题,如表2所示,纳威人的肤色、服饰、坐骑与文字“新世界”四个来源域共同作用,通过隐喻映射到“印第安人”及“与印第安人相关的事物”的次目标域,在这个隐喻的基础上进行连环隐喻,进一步结合影片内容映射到西方资本主义对印第安人的殖民侵略这一目标域,反映影片的另一重要主题———殖民。   四“、AVATAR”中的“爱情”主题   受众者在影片当中感受到了美好的爱情,这段跨越地域和时空朴素的感情比起卡梅隆的另一影片《泰坦尼克号》中轰轰烈烈的爱情,更能深入人心。   (一)图片隐喻   图3是纳威公主在见到骑着传说中的魅影飞龙从天而降、重返阿凡达的男主人公时的情景。纳威公主在见到她心仪的人时,带着如梦似幻的神情,而男主人公亦与她深情相望。他们相视而望的图像占据了整个海报的版面,很直观反映出这张图片表达的是男女主角纯粹的爱情。他们身后白色的背景结合图片,通过受众者的思维能力,映射男女主人纯洁质朴的爱情。男女主人公的动作及眼神,很直接地诠释了“爱情”这一主题。   (二)文字隐喻   图3下方的文字“ISeeYou”是潘多拉星球上最美丽的语言,“see”在英文里的本意是“看见”,在剧中并不仅表简单的“我看见你了”。当女主人公带着如梦似幻的神情说这句话时,男主人公杰克也含情脉脉的看着她“ISeeYou”,这部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的这句“ISeeYou”不仅仅是“我看到你”,更表示“我理解你”,男女主人公面对面,受众者可结合图片,理解为“我感受得到你”,通过思维加工映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图3中男女主人公的深情相拥、互相对视的眼神、整个画面白色的背景结合文字“ISeeYou”,凸显了影片的另一主题———爱情。如表3所示,这个多模态语篇中男女主人公的深情相拥、互相对视的眼神没有通过连环隐喻映射,直接由源域映射到“爱情”这一目标域。白色背景和文字“ISeeYou”则通过一次隐喻映射到次目标域“纯洁美好”和“我理解你”再通过二次隐喻映射到目标域—爱情。   结语   通过分析,发现与纯文字隐喻相比,多模态隐喻更大程度上拓展了符号交际的范畴,对概念隐喻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修正有所帮助。《阿凡达》的成功,其魅力不仅在于其所营造的波澜壮阔的宏伟场面和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更在于它所折射出的那些曾经的文化记忆以及留给我们的无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