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影节的文化价值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际电影节的文化价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国际电影节的文化价值

 

每年的国际电影节都是影视行业的一件盛事,精英荟萃,大腕云集。既有奥斯卡国际电影节的商业格调,又有东京电影节的新锐气息,有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的民族风味,也有釜山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流派。在全球化浪潮的大时代背景下,国际电影节已不知不觉构建了一座桥梁,沟通了世界各地的艺术思想,创作理念、资金流动。它的意义早已超出了红地毯上的高调走秀和各大媒体的头版新闻,其价值正在走向多元化。在好莱坞电影争霸全球的当下,发挥国际电影节吸纳多元、广泛交流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国际电影节的概况简介   目前,根据最新的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的各种电影节已达到了650-700多个。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批准认可的有55个国际电影节。电影节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该协会的划分,国际电影节分为A级和A级以外的级别,其中目前有威尼斯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东京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12个A级国际电影节。他们在国际上都有较大影响,有竞赛和颁奖环节,且设有影片交易市场。1932年,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成立,作为第一个国际电影节被称为“国际电影节之父”。众多的电影节虽在风格取向及具体的运作环节上有些许不同,但总体来说,国际电影节大致包含四个板块,竞赛单元、影片展映、主题论坛和影片交易市场,每个板块都包含特殊的价值。   二、国际电影节的文化价值   (一)全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国际电影节是世界传媒人的盛会,来自各国的优秀制片人、导演、演员、评委、电影艺术爱好者、电影制片人、采购商、电影投资商、各种基金、电影协会以及记者等新闻工作人员汇聚一堂,以各种形式让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相遇、碰撞、融合。截至200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吸引了200多万名中国观众,前后有万余名中外嘉宾来到上海,有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69部影片报名参加,有1210部影片参加展映。[1]   国际电影节上所呈现的多样文化中也有不同的类别。   首先,政治文化,也称意识形态文化,在这样的电影节上政治气息非常浓厚,渗透在电影艺术表现中,也可以通过电影节选片标准,评审角度彰显。如柏林国际电影节,就非常强调政治,在选片和审片的过程中,“政治正确”是非常关键的指标。再如我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在选片过程中意识形态的控制始终贯穿其中。每年的电影节,世界媒体都会通过各种传播形式“铺天盖地”地报道,不可避免连带举办城市及国家文化向外传播,这也是国家文化输出的一种方式。   其次是城市文化。如果说各国传媒人是本国文化的代表,那么电影节本身的文化则是举办地文化的代言人。无论从电影节的前期策划,中期运作还是后期的推广衍生的各个环节都包含着城市的影子。例如,戛纳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都选择了海滨城市,那里城市文化氛围浓厚,环境优美,经济与旅游发展成熟,这些开放、艺术的城市形象为电影节本身的品牌定位和风格走向做了铺垫。   (二)渲染艺术、促进学术   国际电影节除了竞赛类单元外,往往会设立扶持电影新人单元及奖项,为电影新人提供崭露头角的机会,也为电影世界源源不断地输送新的血液。而为了促进电影创作、技术的交流,国际电影节通常会举办一些学术论坛,让业内专业人士就世界电影的某个主题展开充分交流。如上海国际电影节在2004年专门设立了“亚洲新人奖”用于鼓励和支持亚洲新人创作,支持不拘一格的大胆创新和艺术探索。像柏林电影节的“青年论坛”,戛纳的“一种注目”单元等,电影人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做更深层次地推广与交流。许多电影节还有电影拍摄和播放先进设备、软件展示的环节,促进电影技术的交流。   三、国际电影节的商业价值   艺术性应始终作为电影节的本质,但就电影这个产业来说,艺术和商业从来都是不可分割的。再好的影片如果没有商业的运作也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即便是“惟艺术”标准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在众多获奖的纯艺术类电影无法为观众认同时,也逐渐转向鼓励将艺术与商业完美结合的影片,“孤芳自赏”的小众艺术在目前电影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其生存问题是非常尖锐的。因此,商业理念正在逐渐渗透到各大国际电影节的运行环节中,这是适应时代趋势的变更。   (一)实现信息交流,把握行业动态   国际电影节,尤其是历史悠久、全球知名的电影节如戛纳、威尼斯、奥斯卡国际电影节,它们是全球电影市场的一张晴雨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前国际电影市场的发展状况、制作取向、竞争模式以及行业弊端。对于参赛影片的征集,如戛纳、威尼斯等老牌电影节都会派专人到全世界一些主要电影制片国家去挑选影片,他们会制作跨年度的选片计划,和这些国家的电影学院、电影制作公司进行深度洽谈,并与独立制片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每一届的电影评选结果以及放映的影片是对上一年电影业绩的总结,为电影人整体把握电影市场提供一个参考指标。同时,它也可以起到一些预示作用。   (二)促进国际合作,开拓电影市场   电影是资金消耗性产业,随着全球生产成本的提高,电影成本也在急剧上升。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寻找资金提供方是所有电影人需解决的燃眉之急。首先,对于新电影人来说,电影节除了可以起到扩大知名度,提升人气等作用,还可以为其寻找资金来源。对于电影导演来说,也许作品没有获奖,倘若你具有特殊的培养潜质,即可从别的渠道获得创作资金。上海国际电影节专门设立了“合拍片项目洽谈”(简称Co-FPC)板块,在世界范围征集合拍项目,在全球范围邀请投资商、制作人、发行人等,为国际项目和资本进入中国、中国电影与国际业界全面合作提供更多的渠道与机会。#p#分页标题#e#   (三)影片交易市场   影片交易市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行业的买家、卖家、投资人、制作方沟通洽谈提供机会,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从而大大节省了远距离的谈判和交易成本。电影节的播出和展映平台,可以让电影业各方有效了解全球电影市场上投资者的投资倾向、制作方的拍摄取向、电影受众的观赏倾向,从而有效调节各方的供给与需求,促进需求供给结构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形成健康有序的国际电影市场。   (四)引发产业联动,促进增值服务   在电影节的整个运筹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的资金、物质、人员的流动,从而可以产生产业链价值衍生效应。   首先,大批人员的跨国、跨地区流动势必会给交通、酒店、旅游、银行、饮食购物等行业带来业绩。正是因为电影节对地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拉动效益,许多国家的电影节除了获得政府资助外,也能够获得地方政府的税收减免、返还等其他的补贴。同时,电影节内部本身也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元素。如会展经济、广告、颁奖典礼的转播权、明星服装的品牌代言等方面都蕴含商业契机。   (五)扩大知名度,提升品牌价值   从一定意义来说,电影行业也属于“注意力经济”。   因此,无论是导演、制片人、演员乃至普通的艺术工作者都力争在最大范围内凝聚最广泛的注意力,提高自身的品牌认知度。众多国际电影节的影片展示环节,就是各类电影人推广自己品牌的绝佳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宣传找到相应的投资方、合作伙伴,以及获得更多片约。另外,据相关数据统计,一部影片一旦在知名国际电影节获得大奖,其票房收入会比之前翻一番,其相应的导演、制片、演员甚至灯光、音乐、舞美等技术工作人员的身价也会巨幅上涨。2008年上映《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黑马姿态在各大电影节上获奖无数后,以1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换来了全球两亿多美元的票房收入,男主角戴夫•帕特尔一夜成名,几乎横扫了影坛大奖,身价因此也翻了好几番。此外,某些电影节主席会亲自主持一些电影新人制作的影片新闻会,给导演增加信心,也是扩大品牌知名度的一种表现。   四、国际电影节的社会价值   在全球化大变革时期,世界性的问题不断地凸显。而电影是反映社会现实,探讨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电影人的自由发挥空间和表达诉求并不能够充分实现,而基本上不受国别限制的国际电影节能够提供一个相对自由的时间、地点和空间。   柏林国际电影节,专门开辟一个“全景”单元,用以集中呈现同性恋、环境问题、贫富差距等类型的电影,给这类电影制作者一个开放的表达空间。如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专题单元,以及釜山国际电影节的整个艺术导向都可以为这些边缘性题材电影提供发挥平台。通过国际性的电影节的交流与传播,世界性问题可以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五、国际电影节的产业链构建   (一)扩大宣传,全球造势   电影节虽不属于企业,但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建立企业理念。尤其是根据国际制片人协会规定,一部影片只能参加一次A级国际电影节,如何把最优秀的影片吸引过来,提升电影节影片质量和定位高度,如何确保自己的品牌定位从全球数百个电影节中脱颖而出,是每一个电影节必须思考的问题。于是,利用各种媒体在世界范围内对国际电影节进行最广泛地宣传,是扩大影响力的基础。无论在前期策划选片还是中期评选颁奖,以及后期总结展示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宣传造势。其中,好的创意是必不可少的,要把难以捕捉的艺术创意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商业力量。   (二)最大化挖掘电影节现场价值   知名国际电影节的颁奖典礼可谓声势浩大,赚足人们眼球。其中的电视、网络、多媒体转播费用,插播广告费用、现场广告、明星代言都蕴含着巨大的产业价值。因此,举办方应充分利用电影节上的各个环节,深度挖掘其价值。   (三)扩展思路,引发产业联动   电影节势必会刺激当地住宿、餐饮、购物、银行等行业的营业收入,而同样是利用已经集聚的人群,电影节应尝试延长自身的产业链条,其中上海国际电影节即是成功的案例。上海电影节不断结合上海都市旅游资源,依托上海国际大都市的经贸、文化等优势,努力吸引更多的人。   在第九届及第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海春秋旅行社推出长三角区域的旅游专线,成为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指定合作方,为电影节量身定做“电影游”。此外,每一个电影节都独具特色,可结合举办城市的特色风光,生产有关电影节的衍生品,如电影海报,国际电影节精美画册,还可紧扣“电影”主题,打造特色购物游,开发富有纪念意义的旅游纪念品,延长电影节的产业链,使得电影节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影响力,在商业上有更大的增值力。   六、结束语   国际电影节的价值挖掘程度也受制于多种因素,客观方面,有城市的文化氛围、民众对电影界的认知度、地理条件、经济与旅游发展成熟度,是否有完善的旅游机构,经济基础与配套设施完善与否;主观方面,包括电影节运行资金问题、管理理念以及实际操作成功与否等。对我国来说,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了解世界电影,把握全球电影市场的重要窗口,在选片原则与整体运行过程中,我们更要开放思想,容纳多元,与世界电影产生更广泛的交流。无论如何,国际电影节在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商业价值以及电影节庆的产业链条上都具有强大的挖掘潜力,电影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在把握其特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