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电影的国际化传播政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在国内并不缺乏电影票房,而困扰中国电影人的大问题是:中国电影并不为国际所接受。电影输出是一种文化输出,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如何面对好莱坞,不仅是一种电影业的生存问题,同时也是文化主权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中,中国电影维护文化主权的权力时必然面对超级大国“不分地区的权力”的挑战。对于中国来说,电影不能作为产品被推销到全世界,不仅是商业利益的损失,同时也是政治利益的损失。因为电影不仅是普通的商品,同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隐性广告。 中外电影差距依然很大,这不仅仅是因为国外电影拥有一流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文化提炼上的差距。电影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部分,也是国际传播的载体,中国电影走出去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过程。随着媒介工业的发展,电影的全球发行成为趋势,国外电影在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位置,中国电影面临着艰巨形势:既要保证国内发行量,承担起保护中国文化的作用,同时又要求“走出去”,宣传中国文化。在一个传播发达的时代里,西方国家依赖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对全球的文化资源占据霸权地位。扩大海外发行,实现国际国内市场的双赢,是目前国产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壁垒 (一)电影文本与国际化观众 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首先受困于电影题材。中外观众感兴趣的题材各不相同,早期代表中国电影占领国外市场的武打片已经遭受瓶颈,但新题材并未跟上。 鉴于中外观众意识形态上价值观、生活氛围等等的不同,能够引起共鸣的题材不同,因而在实际的创作中,往往会顾此失彼。同时,贴近中外观众现实感受和日常经验的电影才能成功地走出去。 同时,中外观众惯常接受的形式上的不同,即讲故事的方式不同,也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电影“走出去”要求即使是中国题材也要注入世界元素,就像好莱坞电影虽然经常借鉴中国题材,但仍然使用经典的好莱坞包装,语言、叙事策略、音乐等外在包装都沿用好莱坞模式。中外电影叙事策略的不同导致对外国观众吸引力的低下。在好莱坞模式下,外国观众品味的趋同导致中国电影的新形式难以得到认同。 中国电影的质量问题也是国际化传播的另一瓶颈。 比如迎合观众的口味,电影创作呈现出娱乐化和世俗化倾向。比起国外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中国电影多小成本制作,缺乏占据市场的大片。2009年投资规模最大的影片当属《赤壁》,投资高达7500万美元,制作机构达21个;科幻大片《机器侠》投资规模也超过1000万美元,但索尼哥伦比亚出品的灾难片《2012》,仅特效制作费用就达2亿美元,这不仅是内地制片公司所望尘莫及的,也不是一般的好莱坞制作公司能够望其项背的。[1] 相比之下,中国电影的成本较低,小成本电影多,往往“叫座不叫好”,规模难以与外国大片抗衡。 “文化折扣”是阻碍兼顾海内外市场的深层原因。为了实现“走出去”,中国电影不得不在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博弈,试图把握中外观众的口味。虽然一些电影占据了国内的票房市场,但在海外却无人问津,甚至海外发行也只是为了更大程度地占据国内市场的噱头。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是一个困扰许多民族的问题。作为东方电影的主力军,武侠电影几乎成为唯一代表中国电影占据国际市场的电影类别,如《英雄》和《卧虎藏龙》等等。 (二)国际营销经验匮乏与产业链缺失 中国电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着商业化运营方式的不健全,商业化认知和商业化经验不足,商业化体系不完整,运营模式不规范,商业化体制和运行机制与国际脱轨。这些问题集中反应在电影的销售中,例如电影的归属地不明导致出口的不顺畅。电影创作的背后是电影销售的隐忧。 中国电影的盈利模式不完善,在许多方面难以与国外电影抗衡,因而在争取投资上也处于劣势,最大的缺陷是产业链接的匮乏。中国电影往往依靠票房收入或者国家投资,略微先进者也只是依靠配套的图书或者文具等等,比起好莱坞电影把包括与影片内容相关的图书出版、服装鞋帽、海报、珠宝、游戏、玩具、文具、日常用品、原声音乐和主题公园等配合起来,显得大为逊色。在好莱坞的电影产品的收入构成中,来自票房、电视或录像的收入在电影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来自产品内置广告和形象产品的收入比重在不断上升。[2] 而中国电影则采取植入广告模式,目光短浅。因为产业链的短浅、利润的稀薄,对于投资者来说缺乏吸引力,从而减少了接触国外观众的机会,因而也降低了走出国门的机率。 二、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策略 (一)电影类型的创新 虽然从2003年起,中国电影例如张艺谋的《红高粱》等以民俗电影的名义进军国际,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作为文艺电影在威尼斯获奖,但在国际上深受好评的中国电影往往是小众电影,尽管在国际影坛上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但在票房吸引力上却难获成功。中国电影要走出国门,不仅意味着要在艺术电影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也要求在票房上有可观的战绩。因而中国电影走出国门首先要求的是要有大片。中国的一些名导演从来没停止过大片的创作以及冲击奥斯卡,如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 现在的海外市场普遍接受的是中国武侠类的大片。 “武侠类”大片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正如黄式宪教授所说:互为他者,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欣赏对方的艺术,往往有出乎意外的美感。[3] 然而,中国要成为“走出去”的电影强国,必须突破武侠片的羁绊,创新大片的类型,以民族的本土化的题材与全球化共同的全球化价值相结合,不断扩大反映中国文化的大片类型,将多元的中国文化展现给世界人民,培养国外观众的审美趣味。不断地创新和想象是拓宽国际化道路的必由之路。#p#分页标题#e# (二)提高电影质量,提升电影品味 许多学者在提及中国电影质量时,都指出中国电影缺乏格调,缺乏温情,缺乏文化。格调和文化品味是电影的生命之源,也是其他艺术创作的标杆。而中国电影的格调可以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当然格调并不意味着一味追求普通观众的“看不懂”,越是看不懂的电影越是有格调是一种异化观念。在电影《梅兰芳》中,京剧成为片中亮点,也提高了影片的文化品味。 中国电影的“格调要求”往往没有成为电影人的自觉,而商业投机和期盼得奖成为电影的主导力量。前者导致影片内容低俗,影片类型同质化。如曾经出现的“恶搞型”电影的潮流,带来了《天下第二》、《十全九美》等系列影片。后者往往导致影片脱离观众趣味,在奢华的奖项要求下情感和品味缺失。 中国电影要走出国门应该回归艺术本位,提高电影的质量,严格按照文化品味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是注重票房收入的商业片,还是旨在展现民族文化的文艺片,都不能缺少文化品味。即使是作为文化消费品的电影,也不能缺少格调。 (三)采取国际化的营销模式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际处李永全曾介绍说,中国电影目前主要依赖广电总局的海外推广中心,中国许多电影人还停留在为完成项目而拍摄的阶段,对国际化市场缺乏了解,甚至连符合国际惯例的宣传预告片也拿不出来。[4] 而电影的发行只是电影营销的一个阶段。中国电影人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电影的拍摄上,在伴随电影的营销上并不重视。中国电影的营销空间还很大,包括前期的招商引资、配套宣传和产业链的扩展等,中国电影都有长足的发展空间。《喜羊羊之一飞冲天》在海外市场的盈利方面,并不主要依赖票房收入,而是积极开阔电影的周边产品,并注意树立电影的品牌,成功地走出国门,将依赖电影主要角色的盈利成分提高,最终周边产品与电影相互促进,电影的票房收入也得到了提高。 电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出去”必然成为中国电影的未来方向。在此过程中,要明确中国电影应该以中国视角看待问题、中国题材展现人性意义,以中国特色和国际化价值观相结合,找准中国大片的类型,而不是追逐好莱坞的大片模式和宝莱坞的歌舞片模式,展现中国电影人的诚意,把握民族性和世界性,用足够的耐心和品味去要求电影,同时以积极的姿态走出去,应当成为中国电影的未来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