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发展难点与应对方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科幻电影发展难点与应对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科幻电影发展难点与应对方法

 

陈楸帆谁能拯救中国科幻电影在龙年元宵节前的一天,北京五环外回龙观的一家酒楼的包厢内传出阵阵激烈的讨论声。这里有在北师大执教科幻的吴岩老师,在中央美院执教电影的西夏老师,也有写科幻小说的韩松、杨平和我,还有拍摄过科幻电影的著名民间导演及科幻评论家胤祥。是什么样的大事把这样一群人在一个大冬夜,从京城的东南西北召集到一起呢?答案是,中国科幻电影。   2011年是中国原创科幻大爆发的一年,《三体》《地铁》双星辉映,从市场到学界,纷纷感受到科幻的强大震撼力和号召力。   诸多杂志将眼光盯向科幻小说,各路出版力量强力介入,野心勃勃要在2012年推出过百部原创/译介科幻作品。一时间,似乎无人不读《三体》,无处不谈科幻。   科幻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标签,作者摩拳擦掌,似乎科幻一夜间登堂入室,从原来不受待见的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大红大紫指日可待。   事实是否这样呢?现实无疑是残酷的,即便是迄今为止最为畅销的《三体》三部曲,总销量加起来也不过是“青春残酷小说”作家销量的一个零头,更不要说其他作家的科幻作品。在科幻门类充分发展的欧美国家,畅销书排行榜上也很难看到纯正打着科幻标签的作品,相反,大量带有科幻元素的主流、言情、惊悚、侦探小说堂而皇之大卖特卖,如斯蒂芬•金去年的榜首新作《11/22/63》便是一部带着时间旅行元素的政治惊悚小说。   这正验证了我之前的一个论断:作为一种类型文学的科幻小说,其类型特征不断地被其他媒介(电视、电影、游戏……)移用泛化,所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科幻无处不在;而另一方面,科幻小说却在丧失其本身所应有的韵味。科幻小说区别于其他类型文学的特征变得稀薄,辨识性降低,但某些有意为之的“杂糅”亚文类却由此获得了主流文学读者的青睐,打破了类型的界限,赢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毫无疑问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科幻影视。与科幻图书的疲软不同,科幻影视几乎霸占了全球电影票房的前排,而且正在不断缔造新的奇迹。《阿凡达》《盗梦空间》《黑暗骑士》……所有这些现象级的作品无一不带有浓厚的科幻色彩、绚丽的视觉效果和深刻的技术、人性思考。   回过头来看中国电影市场,情况却恰恰相反。   我们擅于回顾甚于前瞻,擅于抒情甚于推理,擅于煽情甚于共情,几乎每部打着“中国原创科幻电影”标签的作品无一不遭受票房与评论的双重滑铁卢,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出评论:“中国人天生不适合拍科幻片。”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可以看到邻居韩国在放开电影业管制后,整体产业爆发出巨大生机和活力,他们拍出了《汉江怪物》这样融本土与国际、商业与深度兼具的佳作,没有任何生理、地理上的理由阻止同为东亚人种的中国人拍出优秀的科幻片,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自身。抛开我们无法控制的电影审查机制不说,从产业和创作者本身,最大的问题还是浮躁。   《三体》火爆之后,一时间所有影视公司的视线都突然发现了一个“盲点”———科幻片。在此之前,他们根本不会去考虑这样一个片种,一是投资风险高、技术难度大;二是缺乏合格优质的科幻剧本。   热钱涌动的行业最大的特点便是快进快出,所有人都希望趁着热潮,扎一笔钱,赚一笔走人,在这种心态下如何能踏实了解科幻片自身美学特点和思维特质,拍出水准之上的作品。   据我了解,欧美国家的科幻电影产业之所以发达,一方面是历史积累和成熟的行业配置,但密不可分的是对新人的培养,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便是各地的科幻短片电影节:西雅图、波士顿、伦敦、爱尔兰、悉尼、温哥华都有类似的电影节设置,每年向科幻爱好者们征集作品,评奖颁奖,顺便办一场大的Fans派对。比如2012年的科幻大片《钢铁苍穹》便是由一部导演DIY的短片开始,在电影节上获得业内人士青睐,进而获得更大的投资及进军大银幕的机会。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机械降神式的资本救世论,来一笔巨资,砸出一部大片,从此拯救中国科幻电影。这样的降临派论调我们已经听了太多太久,那些叫嚣“给我2亿美金我也能拍出《阿凡达》”的导演们最终还是只能在自己的乡村美学里打滚。我们需要自下而上的扶植和培养,让那些真正了解科幻、热爱科幻的人们有机会拿起机器、实现自己心目中或恢弘或细腻或惊奇的科幻场景,让他们成为中国未来科幻电影的生力军。   这便是我们所要做的。在2012年设置一个中国原创科幻短片电影节,挖掘有潜力有才华的新人,让他们闪光。我们深知第一步绝对会面临重重困难,包括资源、人力、资金、好的作品等等。我们需要更多有识之士加入,为中国科幻电影添上一簇薪火。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子孙能够在大银幕看到中国人自己对未来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