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传统黑白版画的艺术魅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黑与白是最直接而毫无犹疑的对比,在不同的节奏韵律中,通过画家灵动的刀法变化,在画面上以各种形式的点线面的巧妙处理,不同的疏密和组合变化达成黑、白、灰的千变万化,呈现出来的是超越黑与白的多重色彩感觉。正是黑白版画这种纯净、执着让它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强烈、内敛、明确,不会有茫然之感。
世界著名的版画家肯特对黑白木刻的理解是:版画最起点和最难点都是黑白木刻,如果有谁能攻克这一关,那他从事任何形式的创作都会感到容易得多。”
黑白版画是版画的根和版画的轴,承载着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叙述着千古故事,把着版画的发展方向,散发是永恒的艺术魅力。黑白版画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自成一完整的体系。在林林总总的教科书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个共性,其基础都以黑白木刻技法为基础。在用很大的篇幅和课时完全介绍黑白木刻的一套基础技法后,才对其他版种进行讲解。
从黑与白这一组对比关系来说,黑白版画具有生命力的决定因素在于这一对关系的概括性处理。黑白版画是经过了版画家高度提炼,忽略那些物象中不重要的造型元素,保留那些能触动画家心灵的东西,在经过艺术再加工后,赋予了新的生命。其中的木刻艺术语言来自刀、板、印,是一个复杂而带有创造性的小工程,工程中的道道工序,带着预料内外的变化、画家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以及奇妙变化,在通过转印的间接性艺术表现方式上,黑白版画的艺术语言不会像其他版种或其他画种那样随性随意、柔和,而是直白简明,具有冲击力,这种语言特点的发扬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黑白版画是对刀法印痕的高度纯化。刀法是木刻的生命,黑白版画将色彩简化到极致,突出的就是刀法及以此形成的印痕。黑、白以及黑白色块形成的多种层次的灰,有如中国的水墨画,简单确变化无穷。去了色彩,留存了刀法印痕,强调了刀与版经过反复对话后凝固于画面永恒的印迹。有如水墨画中的意韵和笔触。黑白木刻版画对刀法的强调使刀法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空间。画家手里的刀如笔随心所用,意念所及,刀法皆可实现。
曾经试着去探究黑白两者的色彩特性,发现它们并未出现在色环中。其实黑与白更多的是感情色彩特征和精神属性。人类对于黑和白,直接的心理反映是黑色给人虚无,暗无天日、沉闷、厚重、没有希望等,而白让人感觉亮、干净、光明、寒冷等。从科学的角度,黑与白是光作用在物质上的结果,黑色物体有如一个魔怪将所有光线都吸走无一遗漏,而白色物体正好相反,所有的光到它身上都被它全部反射出去,是一种无私的高洁的表现。中国传统的阴阳、八卦、太极都是黑与白的组合。这种人类一直承袭下来的对黑白的理解和感受,与黑白版画中这一对比关系形成的画面效果,竟然是如此心照不宣的统一。黑白版画的艺术魅力其实早已加注了人本身的感情,其永恒性也将跟随人文精神延续不绝。黑与白这一对比关系有如在“有”与“无”之间相互渗透,从而在画面上形成一个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有无相生的感受。在黑与白两个极端之间,把创作思想浓缩在经过黑与白的千变万化的组合中,可以抓住最主要的形象特征,删繁求简,高度提炼,塑造出明快强烈且节奏韵律明亮的视觉效果。
起源于黑白这一基本对比关系,黑白版画的艺术再创造过程中延伸为多种对比关系,如静与动、虚与实、明与暗、冷与暖,甚至扩展到主观精神层面的如悲与喜、昂扬与消极、积极与懈怠、善良与邪恶,这些对比或达成某种平衡,四平八稳地落在画面上,或是形成一种势差带来的能量形成视觉上的冲击。以两类常见的黑白版画中对比来说,以虚实来说,虚为疏,实为密,而疏为点线之间的空,间距的疏;实为点线之间的实,间距的密。从画面上看黑多为实、白多为虚,实虚之间为灰,虚实之间、疏密之间成为黑白灰,其间没有界限,纯粹的是对比关系、视觉关系,有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虚实是靠刀法在版上的组织刻画来实现。以冷暖来说,点线面等基本元素的大小、曲直、形状、距离、排列、长短、组合变化,而产生的画面艺术效果的变化,有的细腻、丰富给人暖意的感受,有的僵硬、呆板,给人冷的感觉。黑白来自于物象各种造型因素的提炼,成功运用黑白语言的概括,才有可能把简练和真实、力和美统一起来,使观众接受和理解,并引起共鸣。
这种共鸣总能打动观者的心,触人魂灵。既使今日回看数十年前的作品仍让人为之怦然,其艺术魅力与人类的心理感受息息相通,也就注定了黑白木刻版画的永恒性。黑白版画的生命力来自于版画家,是那些毕生孜孜不倦、执着坚守这一艰难艺术之路的艺术家,将本真的精神境界、艺术生命赋于画中,将对艺术追求的激情注入刀木之间,这样创造出来作品延续了艺术家的艺术生命,这样根植于肥沃土壤的、如此纯粹的艺术作品,将永远保持着艺术生命力,让后人汲取其艺术养分,代代传承。
本文作者:陈为云 单位:海南省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