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史戏曲与史实的关系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涉史戏曲与史实的关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涉史戏曲与史实的关系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问题   涉史戏曲剧目有的取材于正史,也有的取材于野史、稗史,大部分为帝王将相生平,也有一些才子佳人事迹,人民群众的生活很少涉及。这是基本事实。我们今天研究它,应该尊重历史,在表现帝王将相的正面人物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评价其生平功过时,集中到一点: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时势玉成了他们。时代,这就是历史条件。不论创造者本身曾否意识到。没有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创造力,任何明君、贤相、良将的出现是不可能的。如唐朝李世民之所以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贞观之治”,关键的因素是他深刻认识和认真汲取了隋末农民大起义推翻暴君隋炀帝的教训,比较深切认识了君与民之间“载与覆”的关系。因而他为皇帝时,实行“均田制”,轻徭薄敛,重视农业生产,与民休养生息。在对待少数民族关系方面,比较注重政治上的争取、和好,不穷兵黩武,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即为这方面成功之举。这是值得肯定的。对这类剧目中明显贬损农民起义的剧情、词语,应做必要修改。   2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以及中国与外国的关系问题   中华民族是千百年来以汉民族为主体与中国境内(历史上的中国)诸多少数民族融合而形成的伟大民族。传统戏曲剧目中,颂扬汉民族反抗异族压迫,不屈不挠斗争的数量颇大,比如杨家将戏、岳家将戏。无疑,这种弘扬民族正气,光大爱国主义精神的风尚是十分必需的。对于这些剧目有两个重要观点,必须端正认识:   一是大汉族主义倾向:传统剧目中,视少数民族为“蛮”,为“夷”,为“番帮”,剧中少数民族人物不是青面獠牙,便是丑陋野蛮,很少正面形象,明显有歧视、贬损少数民族的倾向,必须坚决剔除。当然,我们并不主张历史人物现代化,要求岳飞分清压迫汉族人民的是女真族剥削阶级而不是女真族劳动人民,把岳飞所作传颂千古的《满江红》词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样的句子也改掉,而是说既保留古人的语言(因为这是历史),又把矛头集中于实行民族压迫的女真族剥削阶级,在剧目内容上加以加工、提高。   二是历史上的中国这个政治和地理两者兼而有之的概念和实体,是否包含少数民族在内。这不只是一个如何对待传统戏曲剧目内容涉及的汉民族与少数民族关系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处理这个问题的原则应该也必须是:立足今天,尊重历史,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历史上中国境内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与纷争,皆系国内矛盾,只区分正义与非正义(掠夺与反掠夺,侵扰与反侵扰),而不可把少数民族视为外国。当然,勾结外国侵略者,引狼入室,分裂祖国的人,又当别论。外国海盗、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侵略:如明朝中叶倭寇对我东南沿海地区的武装入侵,明中叶葡萄牙对澳门的侵占,明末荷兰强占台湾等等,尤其是沙俄在近代对我国西北和东北一百四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强占,这些都是对我国的侵略,同中国内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是性质完全不同的。   另一个问题,犹是如何对待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首领和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于前者,必须纠正长期以来统治这个领域的汉族大民族主义观念,确认少数民族涌现这一批杰出历史人物,吐蕃的松赞干布,契丹的耶律阿保机、肖银宗(肖太后),女真的完颜阿骨打,蒙古的成吉思汗、忽必烈,满洲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玄烨等等;远溯一些,还有北魏的拓跋宏(魏孝文帝)亦是。他们对于本族和中华民族都作了历史性的贡献。对于后者,即少数民族在中国境内建立的政权,按照历史实际,加以区分:一种是地区性的,如契丹建立了辽国,女真建立的金国;另一种是全国性政权,如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满洲人建立的清朝。与此相关的问题是要正确表现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性质:这种战争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利于祖国的统一。纵观中国历史,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即汉族政权的所谓“边患”,在通常情况下,多为政治、经济、文化落后的某一少数民族剥削阶级发动的对政治、经济、文化先进的汉族的掠夺性战争,秦汉之际的匈奴,隋唐时的突厥,宋代的契丹、女真、党项等等。即使像满洲族和蒙古族都统一中国,建立了一代强大的封建王朝,但在其从本族居住地进入汉族居住地广大中原地区过程中,对汉族人民的屠杀和残暴的民族压迫,也是众所周知的。因之,北宋之抗辽、抗金、抗西夏,南宋之抗金、抗元,明末的抗清斗争和在这些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如杨家将、岳家将以及文天祥、史可法等等,他们为保卫汉族人民的利益,反对异族压迫而英勇斗争的事迹,受到当代和后世人民的褒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3历史人物的地位与评价问题   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涉史戏曲传统剧目在艺术再现历史人物时,须正确评价其历史地位真实地表现。一是封建传统观念。这种观念突出表现在三国戏中的“尊汉抑曹”,它以刘家为正统,否定曹操,认为臣子不应专权,尤曾不应取君而代之,不论这种取代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其实,刘家的东汉末的统治腐败不堪,早已民怨沸腾,正如黄巾大起义所揭示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曹操的崛起,无疑与他镇压黄巾起义(主要是对青州黄巾)夺取农民起义胜利果实有重大关系,而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收拾中国北方割据势力,革除一些东汉末弊政,确是顺应历史要求(结束封建军阀割据、战乱,恢复和平统一)的进步之举。曹操是历史正面人物,绝非奸贼。二是封建迷信和宗教迷信的渲染。如楚汉相争戏中刘邦为赤帝子;唐戏中李世民为紫微星;魏征为文曲星,薛仁贵是武曲星;宋金战争中的岳飞是释迦牟尼处护佛法的大鹏金翅鸟,秦桧是被大鹏金翅鸟在释迦牟尼讲经大会上啄死的放臭屁的蝙蝠,如此等等。把人世间事幻变成神佛妖,宣扬迷信,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掩盖了杰出历史人物顺应历史潮流,及反动人物祸国殃民的真实。   4爱国与忠君问题  #p#分页标题#e# 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所处的时代,帝王是国家的代表,他们的爱国同忠君搅在一起,难舍难分。人民群众之所以拥护和支持他们,以及他们身后的流芳千古,并不在于他们的忠君,而在于他们抗击了异民族剥削阶级对本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抗击了外国侵略者;或者在反对异族压迫者的斗争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有的则是兼而有之。以杨业为代表的杨家将,以岳飞为代表的岳家将,以及韩世忠、文天祥、戚继光、史可法等就是。涉史传统戏曲剧目对民族英雄的歌颂,应该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对以下问题必须明确指出:一是臣下对君上的愚忠,甚至以身殉之,不足为训。二是有的民族英雄由于忠君而敌视甚至镇压农民起义,虽非一生活动的主流,也不能为之讳,必须功过分明。   5清官与贪官问题   所谓清官,他们为官公正廉明,刚直不阿,敢于严惩不法权贵、贪官污吏以及其他恶势力;他们敢于为民请命,关心人民疾苦。贪官指那些倚仗权势,枉法贪赃,鱼肉人民,庇护恶势力的官员。涉史传统戏曲剧目中艺术再现清官的剧目数量不少,尤其是包公戏更是集中塑造了一个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包青天形象,也把贪官污吏刻画得入木三分。这些颁扬清官的剧目,反映了千百年来人们的善恶观念,表达了人们追求光明、憎恨黑暗的正义要求,因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久演不衰。时至今日,人们依然热情称赞与推崇这些剧目所塑造的清官形象,痛恨和唾骂那些贪官污吏。时至今日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总有一些人经不起金钱、美女和物质的种种诱惑,腐化堕落。鉴于此,廉政建设将是长久性的历史任务。清官戏作为伸张正气,反对腐败有借鉴作用。我们努力把这类剧目加以提炼,赋予时代精神,让它在舞台上更加熠熠生辉。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封建社会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清官,既有为民兴利除弊的一面,同时他们的行为是从维护剥削统治,调整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关系这个大局出发的,不可把他们美化为人民利益的代表。   6艺术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的关系问题   首先要说明的是历史的真实包括史实和史的规律两方面,本专题即涉史传统戏曲剧目与历史的关系的研究,着重于史实同艺术的真实的关系,兼及历史发展规律。涉史戏曲传统剧目同所有文艺作品一样,可以虚构,允许它同史实有差异甚至出入很大。因为它不是历史教科书。综观涉史戏曲传统剧目,审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与史实一致或大体一致。如楚汉相争戏即是。究其原因在于剧目取材于《史记》。《史记》所具有的高度史学(信史)和文学价值,其史文并茂的特色,为艺术真实与历史的真实的统一,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文学和艺术创作得天独厚。另一类则与史实相距甚远,许多情节、人物于史无据,杨家将戏即属此类。这一类以史实为题材的戏,演义成份很大,而在塑造为抵御落后、野蛮的契丹铁骑侵犯,保卫中原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免遭蹂躏,一门忠烈的杨家四代群体英雄形象方面,具有高度的感染力。对于此种剧目与史实的差异,可不计较。不过,对于其中明显的、有据可查的问题,必须依据史实予以介绍。此如潘仁美(又名潘美)这个人,在北宋初并非大奸贼,也不是陷害杨业一家的罪魁祸首。杨业之死,直接责任人是那次北宋抗辽大军的监军王侁。此人拒绝杨业对战役(退却)的正确部署于前,又对杨业战败不救于后,致使杨业伤重被辽兵俘虏。潘仁美的责任在于不按约救援杨业。至于这次北宋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北宋一代,皇帝对武将尤其是名将的忌剋。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以后周禁军统帅发动政变起家,又以残唐五代武将频繁发动政变而改朝换找为深鉴,对武将控制甚严,连行军作战阵图也由皇帝制定,重内变轻外侮为有宋一代基本国策之一。北宋对辽、对金和南宋对金的关系,始终处于屈辱地位,根本原因亦在此。剧目创作者们未能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   还有一类与史实出入甚大,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真像,乃系封建正统观念的支配,为尊者讳,不加分析地接受了主上圣明,臣该万死的愚民思想。如破坏岳飞抗金,还我河山伟业的罪人中,秦桧固然是千古罪人,但赵构作为当时南宋朝的皇帝本是罪魁祸首。大量无可辩驳和史实证明,利用岳飞抗金以保存苟安江南的南宋小朝廷的是赵构,他根本无意恢复中原。所以,一旦岳飞和韩世忠以及其他抗金将帅遏制了金兵的匈焰,他就到此止步,甚至不惜向金国称臣纳贡。此其一。为了达到与金国妥协,对金国“先杀岳飞,而后可和”的要求惟命是从,决定以莫须有冤狱杀害岳飞、岳云、张宪等的也正是赵构本人。此其二。至于秦桧这个由金国在俘虏营有意放归南宋的汉奸,破坏抗金,制造冤狱,理所当然地应该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赵构有无可推脱的历史罪责。今后改编这曲戏,应还庐山真面目。这就是历史的真象。   涉史戏曲传统剧目与历史的关系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又复杂的题目,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作深入研究,本文所论及的六个问题只是其中一部分。作为这方面探索的一步,愿就正于专家学者和各方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