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信教的心理成因及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近年来,宗教文化在大学校园中有一定程度的渗入和传播,这与大学教育、教学活动和社会联系的日益深入有关。①尽管宗教信仰是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私事,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宗教信仰状况不仅关乎自身的成长,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未来国民的精神价值走向。 一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大都围绕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维度展开,单从个体内心需求出发深入探讨这一现象的还鲜有论述。每逢平安夜,位于太原桥头街的基督教堂就成为大学生趋之若鹜的地方,其热闹场面绝不亚于中国传统的除夕夜;每逢暑假、国庆长假,作为佛教、道教圣地的五台山、绵山也会出现众多大学生的身影。基督教的“原罪”与“救赎”说、佛教的“生死轮回”说、基督教的“受洗”仪式、佛母洞“重新出生”的体验、“舍利子”与“真身”的真相……无一不强烈地吸引着喜欢求新求异的大学生的眼球。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接触宗教(如阅读宗教书籍、观瞻宗教礼仪、参加宗教活动等)的大学生多数最初皆源于好奇心的推动。其中,绝大多数为慕道者、望教者、宗教文化信仰者,真正的宗教信徒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求知欲望最为旺盛的阶段,对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充满浓厚的兴趣,对具有悠久历史的宗教文化也不例外。宗教经典教理内容、宗教文化历史传承、教堂寺庙活动仪式、宗教信徒生活方式等,都激发出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了解宗教思想的精华。近年来,《圣经故事》、《佛经故事》、《古兰经故事》,以及各种解读宗教经典的书籍备受青年读者的青睐,并逐渐成为大学生中流行的一种精神时尚,尽管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信仰某种具体的宗教。也就是说,面对宗教深邃的哲理、博大的内涵,作为高知群体的大学生,更多的是从文化而非皈依的层面来解读宗教。 大学生的智力发展已达到一定高度,渴望在思想上、行为上尽快走向独立,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但是,因为阅历有限、经验不足,容易感情用事、脱离实际、主观片面,在现实生活中碰壁后,极易引发逆反心理的产生。越是禁止的东西越感兴趣,越是不让做的事越要去做,常常表现出有意违拗的行为和放任不羁的倾向,不少大学生正是在这种逆反心态的驱使下走向宗教的。教育越对宗教讳莫如深,他们越对宗教活动充满好奇;宗教越不被主流意识形态所认可,他们越认为具有探寻的价值。逆反心理促使大学生把宗教信仰作为逆主流文化而行的前卫之举,表现出过多的情绪迸发和行为盲动。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对人际交往的需求比其他人群更为迫切。他们期盼认识更多的朋友,结识更多的同伴,拓展人际交往的空间,以达到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目的。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圈子一般都局限在校园内,以宿舍和班级为中心,这对渴望交往的大学生无疑筑了一堵高墙。尽管手机和网络交流非常普遍,但对许多大学生来说,这仅仅只是一种消遣方式,面对面的交流更让他们感觉亲切和真实。基督教的团契生活、佛教的生活禅夏令营等活动,恰恰满足了大学生扩大社交范围、增强深度沟通的内心需求,为大学生搭建了人际交流的新平台。少数大学生谈到,有共同信仰的同伴,能够真正读懂自己,理解自己的心灵诉求。 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伴随的是人际信任机制的相对滑坡,同伴之间的相互设防给大学生带来的只是强烈的孤独感、疏离感和冷漠感。尽管四年共处一隅,但自我中心、个人主义却导致内心的烦恼无处诉说,心灵上的落寞难以排遣。宗教团体内部却具有迥然不同的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一些大学生就是在主流组织中无法获得情感上的认同,从而逐渐步入宗教皈依的历程的。在访谈中了解到,不少望教者就是被这种特殊的温润氛围所吸引,他们发现团契内部真诚帮助、真心关爱,能够容忍对方的缺点,接纳对方的不足,没有太多的功利性色彩和世俗性需要。由于在青年团契中被尊重、接纳和认可,他们能够放下内心的沉重负荷,敢于分享自己的软弱和局限,平等感、安全感、归属感以及爱的需求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宗教信仰者基本上都经历过紧张经验的持续,如集体生活难以适应、考试成绩不佳、人际关系失调、恋爱关系中断、亲人意外亡故、前途难以把握等。尽管他们也尝试过走出心理困境的各种方式,如寻求教师的指导、家人的建议、同学的帮助、心理咨询的介入等,但效果都不大理想。宗教场所特有的庄严肃穆气氛、绘画雕刻的雄伟神圣、音乐的圣洁祥和,给他们的视觉和听觉带来强烈冲击。信奉佛教的大学生谈到,瑜伽、调息、坐禅等灵修方式可以达到冲淡烦恼、排遣忧愁、涤荡灵魂的效果。显然,“宗教热”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折射出大学生在社会转型期所面临的心理困惑和思想迷茫。 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承载着教师的期望、父母的盼望,在十余年的成长历程中,考上大学构成他们意义世界的全部。但是,如果把进入大学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等于人生没有目标。跳进龙门的大学生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白天逃课、晚上上网成为部分人群的真实写照。由于缺乏对人生远景的规划,部分学生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内心极度空虚,“郁闷”、“无聊”成为大学生流行的口头禅,更有甚者以对生命的漠视和亵渎而终结自己。前来咨询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各不相同,但不少问题的症结却是相似的,即找不到存在的价值,患上了“生命意义缺乏症”。“在海德格尔看来,信仰的真正的生存意义便是:信仰等于再生。也就是超越今生,得到来世。几乎所有宗教信仰都包含对有限生命的超越这样的内在追求。”②通过提供某种神圣或超自然的解释性框架,宗教教义为有限的生命、今世的生活赋予了意义与目标,为正在苦苦寻求人生价值与超越的大学生注入了一种存在的确定性,有助于他们去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二 在宗教世俗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只有正面应对大学生信教问题、理性审视大学生信教现象,才能积极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构建科学的信仰观,在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p#分页标题#e# 宗教存在的长期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1956年,就指出:“就是到了共产主义也还会有信仰宗教的。”③“”结束后,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文件,重新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在人类历史上,宗教终究是要消亡的,但是只有经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长期发展,在一切客观条件具备的时候,才会自然消亡。”④我们不能因为他们的信仰特殊就“另眼相看”,无端地把信仰上的差异等同于政治上的对立,更不能站在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高度,采用硬性灌输或行政命令的方法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信仰。⑤但是,高校应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引导大学生到经过登记的宗教场所参加宗教活动,禁止宗教信徒在大学校园内布道与传教。 有学者认为,如果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对不同于自己的东西不需要简单地予以限制,对大学生这个群体也是如此。⑥大学生中流行的“宗教热”现象与高校宗教文化课程的缺位,有着某种程度的相关。大多数大学生宗教知识匮乏,对宗教文化一知半解,主要通过宗教书籍、教会小册子、福音广播、宗教网站等渠道获取二手宗教信息,不但极易脱离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轨道,而且易被不法宗教势力所渗透和误导。堵不如疏,与其让大学生自主自发地寻求了解宗教的渠道,还不如为他们开辟一条正规的教育途径,澄清大学生对宗教文化的模糊认识,使之对宗教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理性。一旦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这部分学生对宗教的关注热情自然会消减乃至消退。 逆反心理是推动大学生走入宗教的又一诱因,正因为在宗教文化教育上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反而加速大学生滑向宗教信仰的轨道。随着大学生独立判断能力的提高、自主思考空间的扩大,简单的灌输教育不但对他们缺乏说服力,还可能导致排斥感的产生。有学者对信仰做了心理学分析,认为信仰“是一种复合的心态,本身包含有认知的、逻辑的、理性的,以及情感的、生命的、感伤的、非理性的成分。所有这些成分大致上可归结为认知、情感、意志三种因素。”⑦在这三者中,宗教情感是宗教信仰中最为本质和核心的内容。虽然认知是信仰的前提和条件,但认知并不一定必然导致信仰。把宗教教义内化为自身观念,并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靠的是意志因素。没有情感和意志层面的投入,仅停留在认知层面的个体,并不会以宗教教义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对宗教神学进行系统全面的深入分析和义理论证,可以削弱逆反心理导致的有意违拗、情绪迸发和行为盲动,不但有利于大学生对宗教文化形成客观的科学认识,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周围的宗教现象时,能冷静地做出判断和选择。 面对大学生群体异质性越来越高这一现实,高校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社团、协会为纽带,搭建人际沟通的良好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的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把流于形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为必修课,在适应发展、学会学习、自我意识、人际关系、情绪情感、恋爱心理、性心理、压力挫折、网络心理、人格塑造、生涯规划等方面,向大学生提供具体翔实的系统指导,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有效的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也可以起到心灵按摩和精神慰藉的作用。心理免疫能力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寻求宗教帮助的愿望,削弱大学生信仰皈依的张力。 庄子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⑧作为有限存在的人,对终极意义的解释、对终极价值的关怀,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探索的永恒课题。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当代文化的核心问题乃是信仰问题。信仰是对存在意义的关注和追求,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内核。“一个人可能没有宗教信仰,甚至也可能没有明确的政治信仰,但绝对需要也肯定存在一定的人生信仰。”⑨“弗兰克尔从人生与信仰关系角度进行阐述,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要揭示出自己生存的意义,而人生的意义离不开信仰。人能够献身于某一目的、某一理想或超越自身的力量,是人追求生命过程中完善的表现。”⑩人生信仰关系着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存在的状态,人生没有信仰犹如人生没有航标。无意义生活之痛苦是现代人面临的主要困境,因为内心没有根基,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流于表层,活得既肤浅又空虚。在某种程度上说,选择什么样的信仰,等于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信仰是人的灵魂支柱和精神家园,人生信仰教育的目标,“不是简单的教会人如何去适应生活,而是要教会人为何‘应当’去生活,即以一种理想的人格塑造人,使人成为信仰中的理想的人。”因此,“人生与信仰”应成为大学人生信仰教育的永恒主题,让大学生在深入思考存在的意义与目的的同时,最终能获得生命的完整、连续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