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西医文化差异的导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中西医文化差异的导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中西医文化差异的导入

作者:施卫萍 段英帅 丁年青 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

西医文化导入的必要性中西医学存在的文化差异,除在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方面有所体现,还在术语体系、医学理论、诊疗思想及技术等诸方面均有体现,所以教学中就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导入不同的医学文化成分,以便提高学生语言交际的共识与医学交流。如在医学英语学习时,隐含在语言形式下的希腊文化的导入即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希腊文化对英语医学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其中的术语体系。许多医学英语术语的词根直接来自希腊词源,而其中有一些词源与希腊神话密切相关,例如,Atlas是希腊神话中肩负天空的巨人,所以承载象征天空的头部第一颈椎(寰椎)即为atlas,派生的医学词汇还有atlasvertebra(颈椎)和atlodidymus(寰椎联胎)等,而从希腊文化衍生的医学精神(《希波克拉底誓言》)也是加强医学生道德修养的理论基石[4]。中医院校必然面临大学英语向中医专业英语的过渡。在大学英语阶段对中西医文化进行适当的导入,不仅对后期的专业英语学习十分有利,也符合语言教学的宗旨与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中西医文化存在诸多差异,所以在高等中医院校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以语言共核为中心内容,还要注重中西医文化导入,使两者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法上相辅相成、融会贯通,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语境进行中西医文化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艾伦(Allen)[5]在讨论语言教学的方法时指出了三种不同方法:结构分析法(structural-analytic)、功能分析法(functional-analytic)、非分析或经历法(non-analyticorexperiential),并认为这三种教学法代表交际能力的三个平面,如表1所示。表1语言交际能力的三个平面平面1(结构分析法)平面2(功能分析法)平面3(经历法)注重语言形式特征注重语言内容注重语言的使用把传统的语言教学和交际语言教学放在一个连续体上,就可以看出三个平面与教学形式的关系[6]:平面1侧重传统语言知识教学(包括语法、翻译法、直接法、结构-听说法等),平面2是“为交际而学”(learningforcommunication)的交际语言教学所侧重的,而平面3则是“通过交际而学”(learningthroughcommunication)所强调的。三种教学法作为一个连续体,尤其是平面2提升到平面3的过程,实际上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种内化过程,即从简单地传授课本中文化事实和交际规约到引导学生主观感受现实事物,“亲历”跨文化情境,进而“建构”自己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交际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必须注意交际情景具备真实性、实用性[7]。鉴于中医院校的专业性,外语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根据专业特性,适当导入中西医文化,利用语境或设置情境,通过有意义的任务,达到中西医文化导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新世纪研究生公共英语教材阅读Unit4———threekindsoffatigue,根据交际教学法的内涵,教学设计环节包括:①开启主题;②课文阅读和主旨归纳;③提出问题分组讨论;④教师总结。首先,开启主题部分:在多媒体环境下,播放慢性疲劳症患者分别与中西医医生的门诊对话,并用问题:“Whatarethedifferencesbetweenthesetwoclinicdialogues?”引出主题“fatigue”并引发学生对中西医就疲劳的不同认知的思考。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回答,教师补充,可总结出中西医文化对慢性疲劳的不同理解。例如,中医将疲劳归属于“虚劳”“郁证”“百合病”等范畴,将疲劳的病因病机精辟地概括为“精气夺则虚”、“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认为病位以肝、脾、肾为主,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因虚而郁。而西医文化对于“肝”“肾”“脾”等只做器官的微观理解,亦无“精气”等概念,对疲劳的发病机制有两种主要学说:即病毒感染和由感染直接介导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另外,与内分泌系统失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营养代谢障碍等因素密切相关。第二步,课文阅读和主旨归纳:读者在阅读中不断做出预测,并通过阅读不断确定或否定自己的预测,完成与作者的交际。第三步,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Whatkindsofsuggestionsdoyouhavetogetridoffatigue?”将学生分成5人一组进行讨论,学生运用常识和已有的医学知识用英语讨论,然后以头脑风暴法将各组的意见搜集起来。问题具有开放性,答案就有多元性,最后再通过组织门诊对话这一任务,设置特定情境,将前面所讨论的疲劳的发病机制、原因、可能的治疗意见等进行总结,重新组织到情境对话中。第四步,教师总结:对学生就问题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总结,对陈述过程中较为普遍的语言错误进行批正,以免再犯类似错误。通过设置情境,在情境中进行中西医文化导入,以及在情境中将文化和语言结合应用,通过学生-学生、学生-老师交际,可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利用比较学习法,深化学生对中西医文化的理解比较学习法是跨文化交际学习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对文化差异的详细甄别、辨析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中西医文化在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这就使比较学习法在中西医文化差异学习方面尤为有效,而且还对提高中医英译的接受度及准确性至关重要。如中西医在很多概念上大不相同,“肾”是西医里重要的脏器,属泌尿系统排泄器官,主调节酸碱平衡与尿液生成,病变以各解剖结构的炎症、变性坏死等为主,最严重时表现为肾衰竭尿毒症,肾脏完全丧失排泄功能。然而,中医的“肾”却是一组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概念统一体,肾为“先天之本”、“命门之脏”,藏“元阴、元阳”,主藏精、纳气,为“水火之脏”。这一系列来自道教的概念无不阐述了肾脏功能的重要性与广泛性,说明中医的“肾”是集生殖(藏精)、泌尿(主水液代谢)、呼吸(与肺脏合司呼吸)功能于一体,外连耳窍、前后二阴、骨髓的大体系。同一组词(肾与kidney)却因文化内涵不同,牵涉到各异的医学知识与体系。罗建平从五脏汉字字形、字义的文化底蕴探讨了其与医理的契合,可为上述比较做有力佐证[8]。教师还应根据围绕主题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方式对文化点进行导入,使学生沉浸在目的语文化氛围中,同英语母语使用者“亲自”接触[9],如直接阐述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都可在文化导入中发挥重要作用。#p#分页标题#e#

发挥多媒体优势,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英国认知心理学家FredricBartlett提出图示概念,认为“以往的事件或经验的功能性编组,总能在任何有机的相适应的交际应答中起作用”[10],一个人反复接触某人、某事或某物就会使他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概括形成一定的图示。文化图示的建构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作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语音、图像压缩处理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的统一体,若能有效利用,能使学生不断积累不同文化、不同层次的图示知识,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中西医文化导入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相比以前教学手段的单一化,多媒体可以让授课内容生动形象,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如结合比较学习法分析中西医文化差异,单纯的语言描述效果单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画(解剖图与示意图等)、文字以及视频相结合,从而给学生立体而全面的全息构化图示,极大地克服了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再比如医务题材的美剧如《HouseM.D》、《Grey’sAnatomy》以及《Scrubs》等,在医学背景下将美国的社会风情、人文百态完美地融为一体,既有医学专业的场景交际又可以领略地道的文化风味,其本身就是合格的医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样板。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选用多媒体信息资料时,要精心设计、明确目的,不能流于表面,要能体现文化差异的存在和具体表现;第二,选择的多媒体信息资料形式要多样化,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手段都应为我所用,触发学生多感官地感受语言文化知识,吸收海量的文化信息;第三,利用多媒体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课堂氛围,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知识,探索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提高高等中医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加强中西医文化导入,从而实现学生流利自如的医学对外交际,提高中医院校学生语用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