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跨文化交流语用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赵惠 王红成 单位: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跨文化交流(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系统、不共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互动交往(Samovar,2004)。由于交际双方的社会制度、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流中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弥补语言模式、文化模式和交际模式的不匹配。在飞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各国间的跨文化交流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蓬勃发展,跨文化语境下的政治交流也随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学术界对跨文化政治交流中的引用现象的探讨还有待深入。纪玉华等学者着手建立英美领导人跨文化演讲语料库,并提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者应该更多的关注以下两个问题:(1)把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语境中的公开讲话纳入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围;(2)如何从批评的视角分析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英文演讲。本文对跨文化政治交流的公开讲话中引用对方语言文化的文字、诗词、谚语、名句进行语用分析,重点探讨跨文化政治交流中引用语篇(文字、诗词、谚语、名句均视为特殊的语篇类型)的动机、策略和效果,以及引用语篇与语境的关系和引用语篇功能与效果的实现。
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模式中,语境可分为三层: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语境与引用语篇的互相影响要从广义的语境层面上来考虑。“语用学是对在一种语言的结构中被语法化或编码的那些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语言这一种社会现象的使用和理解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即语境。它包括跨文化交际双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语用行为既受制于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又表达和体现一定的社会文化,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即跨文化差异必然影响到人们的语用行为。发言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是使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进行交际以传达意义或意图并获得一定效果的言语行为,由许多相辅相成的部分构成:情境、发言者和听众、信息、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感觉等。任何言语行为都以一定语境为条件,语境对语言的生成和理解具有制约作用。发言的时间和地点、听众和环境、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等构成了语境的客观因素,发言者的自身身份、素质和主体把握构成了语境的主观因素。发言人利用语境为的是顺利实现交流服务,他必须了解听众、熟悉环境,演讲的内容和语言必须适合于语境。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主体,发言者要具备较高的修养,利用一切手段,有效地驾驭现场气氛,使交流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一个国家或一种文化的语言文字蕴涵着多年来沉淀的集体智慧,发言人在引用时,于个人的声音之外加上了集体性的声音,无疑增加了说服力。若听众是本族语言文化接受者,则更添新意,使人留下深刻印象。肯尼迪在1959年4月竞选总统期间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了一个中文词汇给他的启示:WhenwritteninChinese,theword“crisis”iscomposedoftwocharacters.Onerepresentsdangerandtheotherrepresentsopportunity.在中文里crisis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一个是危(险),另一个是机(会)。
肯尼迪当时说这番话的背景是,前苏联刚刚发射了人造卫星,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所以肯尼迪用“危机”这个中文词给美国人打气。通过拆解“危机”二字对当时美国面临的世界发展新形势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巧妙解释:苏联的迅速崛起,一方面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美国面临的危险里也隐藏着机遇。纪玉华、吴建平等人指出,谚语能在语篇和认知层面上发挥以下作用:(1)使沟通变得简单。谚语让语境中的中国听众很容易接受,也很容易激活思维图式。(2)建立讲话者与听众之间的亲密关系。因为谚语代表着平民百姓的声音。(3)使听众更容易记住演讲的内容。在与中国的政治交流中,面对中国受众,西方领导人更是频频引用中国的诗词谚语来增进理解,加强说服力,提升亲切感,从而帮助交流。
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引用了的诗词:Chair-manMaohaswritten,“Somanydeedscryouttobedone,andalwaysurgently;theworldrollson,timepresses.Tenthousandyearsaretoolong,seizethehour!”(注意:曾写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紧接着尼克松总结道:“现在正是只争朝夕的时候了,是我们两国人民去攀登伟大事业的高峰,缔造一个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时候了。”从主席诗词自然过渡到两国人民共创美好未来的呼吁,引用强化了认知意义,增加了说服力。1984年4月26日,“伟大的沟通者”里根在访华时引用中国古诗:Althoughweresideinfarcornersoftheworld,havingagoodfriendisakintohavingagoodneighbor(.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第二天他又进一步引用《易经》:…letusbeofthesamemind.Andasasayingfrom“TheBookofChanges”goes“,Iftwopeopleareofthesamemind,theirsharp-nesscancutthroughmetal.”(让我们同心同德。正如《易经》中一句话说的那样“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高度凝练的引语触发中国文化中业已确立并经认可的心理图式,受众的大脑一旦听辨出引用的诗词,会立即触发相关的心理图式,而且在认知层面上还会产生拓展性的触发,可能在脑海中产生复杂的联想和相关的推论等。加框策略能有效地引导听众产生有效关联的联想和推理,正如Entman(1993:52)认为,“加框”可以阐释问题、解析缘因、提供补救方法等。“加框”的本质是阐释和评价。如《易经》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里根利用该引语包含的概念隐喻:“思想是工具”,强调中美两国统一思想比“任何武器”都要强大,中美两国人民寻求友谊与合作比起仇恨和暴力要好得多。对中美关系新发展立场提出鲜明的思路,同时有力批驳了其他恶意揣度中美关系的论点。里根引用这一引语的目的在紧跟其后的一段文字中进行了进一步明确的表达:“我已经看到我们两国之间关系的变化。过去有些时候,我们互怀敌意,互相否定。今天,我们终有机会使我们两国走上友好之路。将来我们的子孙就可以收获回报。”引用对方语言文化语篇建立起一个共同的文化语境,有利于激发受众的相关图式,唤起同感,使沟通变得简单。并且,发言人通过调整上下文语境,能进一步适应情景语境,加强引用语和发言目的内容的关联,使听众更容易接受、认同,从而记住发言内容。#p#分页标题#e#
在2009年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上,中美官员致词时将对方文化的谚语、俗语、流行语信手拈来,使人们感受到两国合作的决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魅力。希拉里率先致词时说,美中均面临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但whenpeopleareofonemindandheart,theycanmovemountainTai(.“人心齐,泰山移”),两国要找到共同点,合作应对21世纪的共同挑战。盖特纳在致词时表示,两国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双方,前所未有的合作“Atthismomentofcri-sis,weactedtogether.TouseaChinesephrase:风雨同舟。”戴秉国借用奥巴马参加总统竞选时提出的标志性口号Yes,Wecan(是的,我们能)。奥巴马在致词中引述孟子的话总结道“:Ourtaskistoforgeapathtothefutureweseekforourchil-dren,topreventmistrustorinevitabledifferencesofthemomentfromallowingthetrailtobeblockedbygrass.”(我们的任务就是开辟一条通向未来的路,避免猜疑和分歧的茅草将道路堵塞。)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领导人熟练引用对方文化的谚语、名言,显示了两国建交30年来关系日益深化,文化交融日益密切,引用的名言围绕“合作”,体现了两国应对金融危机时共同承担国际责任。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加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超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贸易、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跨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日渐扩展。深入研究跨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理论指导,促进文化的融合。国内学者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把跨文化交流分为种族间的交流、民族间的交流和国际交流三种形式。国际间的交流是指主权国家间的政府之间的交流,包括外交和宣传领域以及经贸、文化科技等的交流,同时它也是跨种族、跨民族的交流。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都受双方文化的深刻影响,正如跨文化交流学的创始人之一霍尔所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或者说,文化决定人们的存在,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以及情感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等。”通过对跨文化交流的研究,我们可以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与融合,减少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