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历史与文化综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历史与文化综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方历史与文化综述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张庆捷作了《云冈石窟窟顶挖掘情况》的报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云冈石窟窟顶考古发掘的详细过程及情况。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北朝研究会会长、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殷宪作了题为《燕国富贵瓦当证燕昌城之实》的报告,从史学实证的角度出发,剥茧抽丝,证据充分,逻辑严密,以一块小小的瓦当结合丰富的文献资料,证实了燕昌城的存在。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凌建英教授作了题为《人间佛教•云冈石窟•和谐美》的报告,从文化美学的角度阐明云冈石窟不仅仅体现了佛的教化众生,更表明了一种刚柔相济、壮美与优美共生、质朴与华贵互补的和谐美及人类社会共同的良知与追求,这种和谐精神的张扬是人间佛教与时代结合的价值体现。北魏研究所所长马志强教授作了《云冈石窟的佛龛造像类型研究》,从类型学的角度对云冈石窟佛像、菩萨、胁侍弟子、飞天、狮子、力士等佛龛复杂多样的种类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准确的描绘,条清缕晰,展示了石窟造像的丰硕内容。在第二版块的分组讨论中,与会学者紧紧围绕议题,分别就文化、艺术、宗教、宗族、信仰、军事及社会生活等方面展开了主题发言,并相互进行了精辟深入的点评。论坛学术气氛浓厚,讨论热烈,形成了观点的交锋与聚焦。现将具体情况分述如下:

一、关于平城文化

在平城文化方面,大同市古城保护和修复研究会宋志强的《北魏“平城时代”文化发展脉络》探讨了在4世纪末到5世纪末,平城作为北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经历了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交融共存,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碰撞融合,佛教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汇化合,形成了由无学术文化到以儒学为主的多元相济的文化发展脉络和基本面貌。刘美云的《论入居中原的女真人与汉族文化的融合》一文,对北方崛起的女真族势力扩张与汉族融合的过程进行了探究,认为有金一代入居中土的女真人从服饰、饮食与礼仪等各方面逐步与汉族趋于一致,融为一体,但是汉族地主阶级的腐败风气等负面习俗同时也影响着女真族,使其骁勇善射的的特点逐渐丧失。李耀丽的《古城大同街道的文化意义》从大同街道的命名来解读大同悠久的历史,认为大同街道的名称体现了大同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古都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民俗文化与和谐文化。

二、关于北魏辽金时期的艺术

对于北魏辽金以来的艺术研究也是本次论坛的一大热点。杨俊芳的《云冈石窟飞天服饰研究》一文,通过对云冈石窟飞天造像特点及演变脉络的考察,认为云冈飞天是印度歌舞形象与中国道教天仙及儒家礼教影响下的妇女形象相结合的中国式飞天,完成了由印度飞天向中国飞天的演变。佛教飞天的中国化、本土化、世俗化是由云冈石窟造像完成的,洛阳龙门石窟的飞天雕刻是该风格的延续。此外,该文的另一个亮点是通过大量的图像直观展示了飞天演变的路径。武建亭的《大同观音堂辽代雕像艺术考》是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完成的。该文将大同观音堂观音殿现存的17尊辽代佛教雕像的造型与佛教经典中的图像相比对,并结合佛教仪轨进行解读,认为从殿堂的建造到塑像的雕刻,无不体现了辽代皇家佛教思想对民间的影响和民间对佛教的信仰,揭示了辽代佛教文化的发展状况和造像特点。梁晨霞的《浅谈“二人台”艺术特色及其发展》则从“二人台”的历史沿革入手,对流行于内蒙、山西、陕西、河北、甘肃、宁夏六省区的戏曲剧种进行考察,认为它显著的艺术特点是在内容上表现为现实性、生动性和通俗性,并紧随时代的潮流;在语言上表现为方言土语的运用,具有民歌的艺术特点。程乃莲的《应县释迦塔的风铃》对世界现存最为古老的楼阁式纯木建筑应县释迦塔的风铃进行考察。研究显示,风铃不仅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它折射了时代的变迁。风铃不仅仅是释迦塔建筑的组成部分,它还是释迦塔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胡婷婷的《大同华严寺造像审美心理机制探析》认为,华严寺造像之美在于其蕴涵的艺术之美,在于其带给受众的心灵震撼。该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审美机制分析,通过对华严寺造像知其美、爱其美和品其美的探究,显示出该艺术作品对大众审美能力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关于区域文化及文化产业

侯秀林的《明代藩刻书考》就明代山西代藩刻书的情况、特色及成因做了详实而细致的考证,认为明代的政治文化环境对明代藩刻书影响深远,藩禁政策对宗室成员的制约使得一部分宗室弟子移情于文章。刘慧芳的《文化记忆与文化变迁》由山西怀仁地区的民间社火作为问题的出发点,对文化记忆与文化变迁做出思考,说明以民间社火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沉淀了传统的文化记忆,又展现了在当代经济变迁中的新特色。徐建国的《云冈石窟“纪念碑性”造像意义探讨》一文,从后现代的视野出发,围绕云冈石窟造像的内在意义,即“纪念碑性”所蕴涵的礼仪祭祀性、政治内涵性和人的生命自觉性进行讨论,深化了对云冈石窟艺术的认识。赵琦的《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文,着眼区域,立足当下,并以本地实际情况为例,认为尽管县域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也面临着困境,提出要着力打造县域文化产业,应当转变观念,依靠科研,重点培育优势产业。

四、关于宗教及其他

本次论坛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与会学者的研究还聚焦在宗教、宗族、信仰、军事以及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在宗教方面,张守夫的《关于北朝佛教研究的断想》一文,以北朝佛教为切入点,对关涉北朝历史文化方面的七个论题进行了广泛的思考,认为中国古代史是两个文明的冲突史,即中原农业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冲突。佛化和汉化是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双动因,并提出了“大北朝”的构想。此外,该文还就北朝佛教研究给出了八个具体的方案,为进一步研究确立了基本框架性的构想。宫文华的《北魏宗教政策的变迁及其对当下的启示》,通过对北魏佛教和道教的考察,认为北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宗教管理体制,即昭玄系统和崇虚系统,分别管理道教和佛教。北魏的宗教政策首开政府管理宗教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杜成辉的《浅谈应县木塔秘藏中的辽代变文》,对应县木塔辽代秘藏中的变文进行了研究,重点就讲唱类变文、词说类变文、押作文和解座文作了细致的分析与论证,认为这些对于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发展及中国文学史和戏曲史意义重大。在宗族与信仰方面,李润民的《刘因“浑源孙公先茔碑铭”校勘及族谱初探》一文,是作者在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对读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寻根溯源,爬梳史料,纠正了《元史类编》与《山西通志》中对浑源孙氏族谱的讹舛,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郝春涛的《权力、伪道德与底层群体的精神苦难》一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作家王祥夫笔下底层人物的解读,认为权力与利益合力践踏底层人的尊严,伪道德与流言的合谋消噬着底层人的精神,王祥夫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与胆量,积淀了其作品沉甸甸的质感。薛文礼《浅谈大同人的财神信仰》则是重点探讨了大同民间所祭祀的财神以及迎接财神的仪式,揭示大同的财神崇拜及文化心理。在社会生活与军事方面,张月琴的《民国时期大同矿工的社会生活》一文,通过对民国时期大同矿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的考察,认为矿工是民国时期典型的弱势群体,其工资低、伤亡多、物质贫乏,存在赌博、、吸食鸦片等现象,交往圈相对封闭。李海林的《明代大同镇内五堡探讨》,对明代嘉靖年间在大同境内设置五堡的过程、发展变化及其历史地位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五堡是为了防御蒙古保障安全而设,建成之后,随着历史的变迁及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镇城周围防御体系的建设。何建国的《北魏置镇原因考析》一文,对北魏时期在州、郡、县三级行政体制之外出现的军镇进行了探究,认为它的设置除了出于巩固边防的军事诉求外,同为胡族政权的十六国时期的军事制度对其有直接影响,王朝的相继性承接制度的相承性。总体而言,本次论坛是与会学者对各自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从会议提交的论文来看,学者们不仅关注于对地方文献的挖掘,同时也重视对相关理论的运用,积极反思和吸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形成了经验研究与理论的双向互动,这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诸位学者的研究旨趣与今后的研究思路。#p#分页标题#e#

作者:何建国 单位: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