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休闲文化的兴起与背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李荣 张明聪 单位:空军空降兵学院
生产与消费是一对相依相随的矛盾,共同构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离开谁都不可能完成经济发展的任务。在生产力不够发达时,生产占主体,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消费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卖方市场往往处于支配地位,只要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和科学化管理,利润就会滚滚而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增强,两者的关系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转向消费—生产的模式。在消费—生产的新模式中,产品非常丰富,消费选择表现很充分,人们想消费什么,社会就会生产什么。因此,消费处于经济发展的中心,生产活动必须依据消费需求来进行安排。买方处于支配地位,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的变量关系、现代化指标体系、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的经济行为都将紧紧围绕着客户消费需求为中心进行新的企业设计,以满足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行为。
消费中心形成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迁,人们从偏重物质消费慢慢向偏重精神消费转变。有人常说传统的“吃饭”,后来变成了“吃健康”,再后来发展成“吃文化”。“吃饭”意味着“吃”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温饱“;吃健康”则说明“吃”不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且要“吃”出健康;而“吃文化”则偏重于精神需求“,吃”的境界一下子提高了许多。这个关于“吃”的变迁,形象地说明了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这种变迁虽然不能说全部是现实,但却是一种大趋势,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体会到这种发展趋势。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开展的“城市居民五年生活质量变化调查”表明,进入21世纪后,中国城市居民最向往的生活已从“经济富裕”转变为“身心幸福”,将更偏重“身体健康”,“心情舒畅”作为首选。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通过消费—生产模式,直接转化成了经济质量的进步。消费结构的变迁,其实也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变迁。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就演变为经济的发展趋势。人们把这种发展趋势称为休闲经济。
休闲文化兴起的理论诉求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的哲学家就开始关注和研究休闲问题,并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普遍认识到休闲不仅事关个人的幸福和发展,而且事关到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的解放问题,而且关系到生产力的解放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地指出自由时间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的根本条件,拉法格《悠闲的权利》直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居于统治地位的劳动意识形态,为劳苦大众的悠闲权利辩护。罗素《悠闲颂》则指出“运用闲暇的能力是检验人类文明的最后手段”。凡勃伦在《有闲阶段论》系统地提出了休闲对于经济的影响,被认为是休闲学诞生的标志。至20世纪中叶,里斯曼《孤独的人群》和伯格《闲暇社会学》将休闲引入到了社会学范畴。约翰•赫伊津哈《游戏的人》从游戏的角度阐述了游戏的文化本质及对现代文明的意义,认为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最自由、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葛拉齐亚在《关于时间、工作与休闲》一书指出,休闲是一种难得的使人崇高与成功的理想状态,人应该在休闲中实现工作的目的。查理斯•布莱特比尔出版了《休闲的挑战》和《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两本书,书中对休闲之于人类价值、情感以及知识结构等方面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现代教育应以休闲为中心的理念。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休闲研究进入世界范围,1970年联合国通过了著名的《休闲宪章》,并且从1988年开始,世界休闲代表大会定期举行。
中国休闲学术研究起步相当晚,1994年于光远院士才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开始从事休闲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著作,拉开了中国休闲学术研究的序幕。影响比较大的有于光远著的《论普遍有闲的社会》,作者在书中深刻地论述了休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认为休闲是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和动力之一,闲暇时间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和一种尺度。陈鲁直著的《民闲论》,从“闲”和“劳”的基本关系入手,紧紧围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思想,深刻地阐述了休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作者直接考察马克思主义原著,得出了不少新观点。作者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人们应该勇敢地休闲,真心地感悟生活的美好,自觉地减少物欲,提升自己的境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马惠娣、张景安主编的《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该书凝聚数十位学者近三年的调查成果,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整个国家目前的休闲状况。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应加强“以闲暇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的开发,应该加强国民的休闲生活教育,建立起科学、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方式。马惠娣著的《走向人文关怀的休闲经济》,该书从人文学科的角度观察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认为休闲经济将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文化资本将和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一起,共同构建经济,休闲经济将更加明显的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刘海春著的《生命与休闲教育》,该书从生命本体论的角度,对休闲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四、休闲文化兴起的文化诉求就世界范围来说,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文化思潮是消费主义文化。人们消费所追求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主义文化的关键是消费失去了理性成分,消费主体失去了作为主体的主体地位,看似拥有丰富的消费选择权,其实是失去自由的被选择。在这里把自由时间等同于无度的消费,似乎人在消费中完成了自我实现。人们欲望的无限膨胀和对消费的无节制追求,休闲被扭曲为对感官的满足,背离了人的真正本性。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资本主义文化的消极影响还相当深远。虽然中国主流文化一直都是社会主义文化,但是这些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中,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由此造成了信用鸿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无尽的苦恼,很多人衰叹“还能相信谁”。西方资本主义在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所暴露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当前的社会中都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社会深度转型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的无序和混乱,也必将给人们带来异化、焦虑、孤独之感觉。这些精神上的困扰,对社会休闲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有学者称,未来三十年应当是文化飞速发展的三十年,必须重视我们精神的高地。社会休闲文化的发展,必将是社会精神世界建设的重要方面。#p#分页标题#e#
正如美国学者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所说,“人类生存战略的变迁,将从最大限度地推进经济增长,转而通过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生存和幸福。”休闲文化,以其内在的人文性、社会性、创造性,紧紧地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相联,与人们的幸福追求相联在一起。休闲能使人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超越的生活方式,休闲能给人一种文化的底蕴,支撑起人的意义世界。甚至被誉为“是一种文化基础”、“是一种精神状态,是灵魂存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