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化的非限定性及人的真善美,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袁杰 单位:贵阳医学院社会科学部
从古至今,文化概念没有定论,文化界定含义颇多,从词源学意义上看,文化乃“人文教化”之义。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最早见于《周易•贲卦•象传》的记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密切联系,“文化”本义即“以文教化”,意即通过对人伦礼仪、道德秩序的认识,来教化民众、治平天下。后来文化一词几经演变,成为一个多义概念。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这样说:“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息息相关,然而倾自己之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出文化是什么。”[1](P1)
但无论文化含义怎样嬗变,始终都没偏离人文教化的本义。概而言之,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活动的积淀物,其中经由人类社会实践升华而形成的世界观、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是文化的核心内容。由此可知,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我们知道限定的基本含义是“确定……的界线或范围”,相反,非限定性即具有“不确定……的界线或范围”。文化的非限定性是指文化作为一种世界观、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就其对人的“教化”的价值或意义而言具有不确定的界线或范围,即文化对于人的影响作用具有非量化性或非确定性,其对人的影响不像单纯的经济发展可以进行量化和发展目标的设定。这一点,从文化概念的多义界定就可以了解。如果从文化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来看,情况似乎更为复杂。这正如中国著名哲学家孙正聿先生所说:“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创造了把握世界的各种各样的文化方式,诸如经验的、常识的、神话的、宗教的、艺术的、伦理的、科学的、哲学的和实践的文化方式。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生不已的人的文化世界,诸如宗教的世界、艺术的世界、伦理的世界、科学的世界等等。文化是人的生活世界”。[2](P9)
由此可见,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即非限定性。如果说从静态的角度而言文化具有多义性的话,那么就文化的本义“人文教化”的动态而言,就恰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因为文化既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由于人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将恒久存在,“文化作为现实是既定的,而自我本身则是理想性的。自我的未规定性本性促使自我从未规定性向规定性过渡。相对于未规定性,规定性本身就是一种理想性,而理想的本性又是超越现实、否定现存事物的”。[3](P153)
因此,作为人类求生存、求发展和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动态的文化探求过程,文化的非限定性体现在整个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个人类创造文化、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从“既有世界”向“应有世界”转化的过程。因为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人所过的不只是一个自然人的生活,同时还是一个文化人的生活。人们存在于自然中,同时也存在于社会中,文化与社会是密切相关的,没有社会就不会有文化。文化与人相伴而生,离开文化的人与离开人的文化都是不存在的。人的行为要靠人自己获得的文化来支配,用属于文化的知识、价值、意义支配自己的行为。“人的感性也好,人的理性也好,都是一种有文化内涵的东西。不仅仅理性是文化的产物,被理性所规范的感性也是如此”。[4](P280)人用文化来充实自己,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不同于动物的社会历史现象,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二、文化的非限定性与人的真善美
文化的非限定性注定其发展的超越性,因为“人是超越其所是的存在”,人生活于现实之中,但人却总是不满足自己的现实生活,总是追求把现实变成自己所要求的理想的现实。这就是属人的文化的超越性的向度。人类文化所具有的超越性根源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超越性。人类实践的这种“超越”的指向性也就是一个文化超越的过程,它要求人们通过对现实不断地反思、批判和超越,建构一个理想的真善美的世界,维系并提升人的生命意义。人类文化植根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是以对理想的追求而去观照现实和以对真善美的渴求去反思人类现实的一种存在。正如米切尔•兰德曼所说:“如果没有人去充实理想,文化将不存在;但是,没有文化,人也就什么都不是。”[5](P208)
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要去探索世界“为何如此”———求真;去追寻世界“应当怎样”———向善;去实现“合规律性”(真)与“合目的性”(善)的统一———尚美。也就是以科学、道德、审美三者统一的全面尺度对现实世界进行反思、批判和超越,才能把世界变成对人类来说是真善美统一的世界。而真善美统一世界的理想的实现是具有超越性的人类实践活动。“这是因为:人创造了自己,并永远创造着自己,人永远是超越自身存在的未完成的存在;人创造了自己的世界,并永远创造着自己的世界,人的世界永远是超越既成状态的未完成的存在”。[6](P196)这恰恰证明作为人类存在方式的文化,在“教化”的实践过程中,具有其发展趋势和价值意义的非限定性的开放性的特质。这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恩斯特•卡西尔说,“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之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人是历史性的存在,因而人是创造性的存在,开放性的存在,理想性的存在”。[7](P166)列宁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8](P229)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9](P57)马克思认为,文化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文化的“教化”是一个人类为不断实现自身解放,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的文化探求过程。因此,人类对“真”的追求,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种“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从而对世界的多样性作出解释。人类求真的深层底蕴在于向善。人类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地以自己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去创造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世界。因而作为文化具体表征的真善美,就具了某种非限定性,即文化对于人的影响具有的非量化性或非确定性。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也只是讲,“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并没有作出具体的量化规定,就算我们在文化建设经费的支出中,在文化设施建设的数量上具有一些量化性的规定,但文化“教化”功能所产生的价值意义也是难以进行量化的。#p#分页标题#e#
与“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的人的本性相一致。人总是面临着“是”与“应当”的矛盾、“是如此”与“应如此”的矛盾。因此属人的文化便必然具有一种开放性,并在“是”与“应当”、“是如此”与“应如此”的矛盾中致力于解构“是”与“是如此”,而建构“应当”与“应如此”。文化对现存世界的超越,蕴涵着对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世界的渴望。文化对于世界“应如何”和人“应当是”问题的思维和行为指向是人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表现。反之,如果文化处于封闭、落后、缺乏创新的状态,以某种限定的方式去施加予文化发展和文化发展对人“教化”价值效果的量化目标设定,必然意味着文化的腐朽和死亡,也必然意味着文化失去了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人对真善美相统一理想世界的渴望。因此,文化要能得到自由发展,体现文化发展的开放性或非限定性,就需要有科学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要建立一个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真善美的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与真善美的辩证关系
“文化”与“实践”这两个概念都是指人的活动,文化是实践活动的内在特质。“依赫拉克利特,在世界上没有一件东西能够超过它的限度,而这些限度即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P61)然而在时空的经纬线里,文化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贯穿于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之中,是人类文明得以存续和绵延的内在动力。因此,实践即成为人类文化生发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础,而文化反过来又成为人类不满足于现实限定,而进一步推动实践发展的精神力量,人的理想的存在方式就是通过现实和理想冲突的解决途径,即马克思主义实践,在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自由和解放。文化发展的终极关怀就是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文化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世界的过程。文化史上对于文化价值争论不休,原因就在于忽略实践的价值意义,排斥实践而述诸于纯理论的思辩,用静止的眼光看待文化,从而把文化理解为某种限定性的结果,把文化仅仅视为某种稳定精神或稳定观念的存在,忽略了文化与实践关系的互动态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文化“教化”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个从现在走向未来的开放的过程。“人作为实践的存在,总是为自己悬设某种基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理想,否定自己的现实存在,把现实变为更为理想的现实。人类追求和实现理想的过程,就是创造生活意义的过程。哲学的辩证智慧引导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从而使人们在自己的全部活动中保持生机勃勃的求真意识、向善意识和审美意识,永远敞开创造生活意义的空间。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人的超越性的实践活动理解为人类解放的基础。属于人的文化现象,根源于实践,并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将文化理念或文化精神通过实践主体传达给客体,创造出真善美统一的物事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由此真善美这一人类文化发展的永恒命题便和人类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论是对客观世界关照的求“真”,还是对伦理境界提升的至“善”,还是对内在心性完善的达“美”,其最终的逻辑起点和现实归宿都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感性的实践活动。真善美是人类的现实需要和终极精神追求,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指向的文化现象,实践始终是人类这一价值追求的实现途径,是人生意义实现的必由之路。需要我们以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类以实践为逻辑起点和现实基础的对真、善、美的探索与追求,人的文化不是一种凝固性的东西,而是不断要求通过实践主体把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传达给客体的一种创造性行为,并在不断地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的真善美。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活动就是人的真善美的存在方式,人类文化的真善美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在人类的生存状态中,实践是人类文化真善美有机统一的现实依据。这正如列宁指出的那样:“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一方面人创造、生成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也创造、生成人,促进人的发展。总之,人就是人,人的存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和人的文化存在。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是文化生成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1](P88)实践与文化的动态辩证关系启示我们,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创造文化,同时也只有在创造文化的实践过程中,人才能成为真正文化的人。这或许就是文化发展的非限定性对于人类通过实践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世界具有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