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文化发展途径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性文化发展途径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方性文化发展途径探索

作者:胡志毅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全球性和地方性是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尺度”。Cox(1998)提出,地方性与全球性从来都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矛盾。相反,本土性与全球性的互动形成了一个共生网络格式的地理空间和经济过程。换言之,这两个“尺度”都不是社会生活展开的静止舞台,而是不断地被社会行动主体重塑(赫罗德,2008)。基于上述认识,用嵌有“全球性”和“地方性”双层镜片的放大镜去审视特定的人文社会发展过程,是当前人文地理学者和文化学者的共同选择。例如,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即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地方文化资源是如何通过从资源开发、产品打造和品牌建设的过程,同时适应地方文化发展和特色文化消费的需要,在文化保护传承和文化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共赢。

赵心宪教授长期致力于渝东南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尤其针对以秀山花灯为代表、具有鲜明地方性和民族性的土家民俗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发表和出版了《秀山花灯文化生态的考察与思考》、《秀山花灯文化形态的定位》等著述。本书是其主持下的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民族文化资本化的两种路向: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品牌开发的调查》的最新成果。

渝东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在机制、资金、人才和管理等多方面面临诸多现实困难。近年来,在以旅游业为先导的产业发展背景下,渝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迎来了新机遇。如何把握机遇,一方面有效应对经济全球化冲击下的文化问题,一方面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的市场潜力,探寻该地区文化经济的可行路径和发展模式,显得殊为必要和迫切。因此,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出台和渝东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该书可谓是认识和指导渝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部应时力作,可以成为研读2011年10月获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文化经济重要参考书之一。该书以品牌塑造和文化产业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别针对黔江、酉阳、秀山、石柱和彭水的民族文化品牌开发进行了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总体而言,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调研深入实地,资料翔实丰富。课题组针对研究区域进行了先后六次、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通过横向多个调研区和纵向多个时间点的资料收集,通过对比方法把握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和诊断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翔实丰富的一手访谈资料和相关部门辅助资料,为该研究的分析和论证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也使该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第二,从实际到理论的归纳研究逻辑。该研究以一手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的宏观策略和步骤,形成了渝东南民族文化品牌开发符合时代需要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总结出更适用于特色地域(少数民族地区)、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民族文化开发理论。简言之,即一个核心观念、两种基本模式和“三步走”实践构想。该书提出,渝东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观念应是:在政府引导下,不同民族广泛动员和挖掘利用其社会文化资源,并合理转化为资本化的运用。两种基本模式是:民营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三步走”的实践构想是:(1)全面挖掘和展示具有区域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2)创建区域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形成产业链;(3)形成支柱产业规模,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三,紧密结合实际,分析针对性强。该书中的六个调查报告,分别针对不用研究区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例如,针对秀山,提出了两个转化,即“优势文化资源向优势产业资源的转化”和“文化品牌向文化产业品牌的转化”;针对石柱,提出了体制是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的主要障碍;针对彭水,对黔中文化、羁縻文化以及“赶苗夺业”的移民文化等特色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秀山“花灯寨”个案,提出规模化资金投入的不足是民营文化品牌塑造的关键困难,而区县级政府经营性文化事业政策的完善和创新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切入点。这些分析切中要害,具有突出的实践指导意义。

课题组的辛勤研究工作,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品牌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文化和经济效益,可喜可贺。更可期待的是,通过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分类认识,进一步上升到文化产业品牌和传播,将从文化经济的角度为渝东南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兼具操作性和前瞻性的指导,并为探索重庆“大城市大农村”统筹发展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思路。该书可供政府管理者、文化学者、旅游学者以及文化产业经营者和投资者、以及其他对区域文化发展问题的关注者阅读,无疑可为读者拓展视野,提供可资借鉴的数据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