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餐饮文化创意开发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确,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直接把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到与国家其他支柱产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在中央一系列有关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规模和体量都有大幅度的增长,体制改革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亟待解决,这里针对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思路和对策建议,以期为切实把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提供决策参考。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规划的实施效果与设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2009年以来,已有29个省份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或纲要,但是大部分规划明显具有两个缺陷:第一,规划或纲要制定前的现状调查和分析不足,造成对本地区的文化产业资源、市场及优劣势等背景内容的认识比较肤浅,直接影响了规划的实际执行效果。第二,在规划或纲要的具体内容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论述性内容较多,对于文化产业的结构、布局等决定规划质量和可行性的内容相对比较少。部分省份的规划在实施效果的反馈和评价方面差强人意,一些城市的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与“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体制改革滞后,公益性与经营性界定不清 尽管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深入改革的空间。对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的管理、监督和运营体制如何改革,还存在着不同看法和做法,体制改革尚未迈出实质性步伐。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配套政策不完善,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缺乏动力,改革难度大,这导致民营文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文化经济的平稳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落差。此外,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界定不够清晰,传媒行业的深化改革和体制安排存在问题,集中表现为传媒文化产业集团“事业体制、产业化运营”的二元体制结构缺乏法律依据,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战略与事业性质的体质特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如果得不到调整,改革目标存在着落空的可能。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和电台、电视台的制播分离改革在实践中常常因为纠缠于公益性与经营性的似是而非的属性界定问题而裹足不前。 统计指标不健全,统计口径不一,年份断层现象严重 由于文化产业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多头管理,分属宣传、文化、出版、广电、体育、旅游等部门,缺乏文化产业统计协调机构,导致文化主管部门与统计部门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重视文化事业统计、轻视文化产业统计的问题,文化产业统计涉及部门较多,统计内容和统计标准不统一,统计范围不全面,缺乏基础统计数据的支撑,各部门的统计指标之间不衔接、不配套、不可比,总体上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统计指标体系。 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 由于受传统体制束缚,我国文化企事业单位普遍对文化市场的重视和调研不够,市场开拓意识不强,营销能力普遍较低,尚未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营销模式,导致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即使是优质产品也难以形成产业链,产品附加值未能得到有效挖掘。以动漫为例,动漫产业链包含了动漫作品的创意、制作、发行以及衍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目前我国动漫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各环节企业间尚未建立起良好的共赢经营模式,导致上下游诸多环节不能默契配合,由于主盈利模式不清,导致全国曾批准设立的20多家动漫基地中只有1家是完整运作的动漫基地,其他20多家由于各种原因,要么做房地产,要么做其他类型的产业园,即使仍有动漫企业留守,也只是产业链上的某个环节而已,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投融资渠道不畅,中小文化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 文化企业投融资的问题普遍存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各地文化产业投融资方面普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方面,部分地区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还存在一定障碍,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来源缺乏体制保障,投资主体单一,各级政府财政紧张,加之金融市场发育不充分,筹资渠道单一,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国内90%以上的动漫企业都是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这些小企业往往无力承担自主开发动漫产品,80%以上的中小动漫企业生存都比较艰难,资金不足是导致动漫企业难以为继的首要原因。另一方面,各地现有的文化基金主要为公益性文化项目提供资助,不具备投资功能和通过市场再造、放大的功能,有限的资金无法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项目给予长期的、持续性的扶持。 开发模式亟待转型,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目前文化产业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着单一性和同构化两个突出问题。一方面,产业功能过于单一。一些省份在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方面模式雷同、单一化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西北地区省份在开发文化资源方面仍然以民俗文化体验和民间工艺品为主,附加值较低。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呈现同构化趋势。各地基本都开发文化产业园区、动漫基地、主题公园等,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盲目发展、资源浪费、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已经出现。全国有几十个城市已开工或准备建设大型动漫主题公园或文化主题公园,不少风景区都拟上马大型实景演出,还有的文化产业项目以文化之名搞房地产开发,不仅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还存在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加大餐饮文化创意开发的建议 第一,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着力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有关部门应根据各地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研究产业“短腿”,加强上下游产业配套和人才配套建设,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吸引文化产业集聚。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打通并构建文化全产业链。转变文化产业的开发模式。要有选择地建立和完善若干个集创意研发、产业孵化、产品交易、人才培训为一体的示范园区,为文化企业提供交易、展示平台,为文化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完善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将文化产业统计纳入国家统计系统的工作重心,尽早完善我国的文化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文化管理部门。建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尽快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文化管理体制,统一协调、集中管理,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来促进行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p#分页标题#e# 第二,加大餐饮文化创意开发的建议 我们曾经对中国餐饮产业的发展做过分析,我们认为中国餐饮产业经历了如下发展阶段,初步起步——快速成长——规模化发展——品牌化提升,如今,在国际化的时代,中国餐饮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挖掘中国文化元素,提升中国餐饮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加大餐饮文化创意开发。餐饮创意产业的开发必须始终强调文化的延续性。以文化丰富创意产业的内涵,以文化提升创意产业的品味,同时,应以创意树立文化产业的形象,文化产品的品牌效应提醒我们在开发文化资源时一定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崭新的文化创意、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尚的文化品位。 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协调机制,打破餐饮企业封闭的产业界限。成立文化创意产业领导机构,组织由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的专门小组。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实际状况,根据已出台的相关政策,按照规划指导、资源整合、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制定推进餐饮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餐饮企业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对增加传统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构建文化产业链的形成,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完善园区的管理和运作机制,扶持餐饮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的形成,并建立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展示平台和交易平台。通过文化创意园区建设,发挥餐饮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集聚、辐射和推动作用。 加快餐饮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餐饮文化创意的源泉是人才的创造力、技能与才华。加快发展餐饮文化创意产业,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快培养、吸引一批富有创新精神、饱含创意理念的文化创意人才。加大投入,对餐饮文化创意产业的优秀人才给予奖励、提供资金支持,重点吸引一批在海外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既有浓厚传统文化底蕴,又有宽阔国际视野的海归人才。同时,通过在相关高等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大力培养餐饮文化创意产业的设计、策划和制作人才。 加强餐饮文化创意产业的品牌建设。品牌内涵的人文基础是文化创意、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化趋势,实现品牌与文化创意的完美结合,这是餐饮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的运行规律。因此,必须树立强烈的餐饮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经营理念;创造性地进行餐饮品牌策划,准确定位;以创意打造餐饮品牌产品的核心和形式;加强餐饮品牌宣传与保护,确保餐饮品牌的知名度。